-
刘岩松
-

-

- 所属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
- 所在地区:山东省 济南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 左文述

- 作品数:207被引量:1,309H指数:20
-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可手术乳腺癌 外科手术 乳腺
- 于志勇

- 作品数:111被引量:729H指数:16
-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乳房 乳腺 三阴性乳腺癌
- 王永胜

- 作品数:209被引量:1,300H指数:22
-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活检 前哨淋巴结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 郑刚

- 作品数:29被引量:24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肿瘤 乳腺癌 乳腺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 前哨淋巴结活组织检查
- 李永清

- 作品数:33被引量:198H指数:9
- 供职机构:山东省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乳腺癌 乳腺肿瘤 前哨淋巴结 前哨淋巴结活检 前哨淋巴结活检术
- 大肠癌p53抑癌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p53基因突变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 :应用PCR SSCP技术检测 135例大肠癌患者p53基因第 5、6、7、8外显子的突变。结果 :153例大肠癌患者p53基因的突变率为54 0 7% ,p53基因突变与大肠癌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年龄均有关。结论 :p53基因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均有明显的关系。检测p53基因突变既可作为大肠癌的诊断方法 ,也可作为大肠癌预后的判定指标。
- 马恒王磊孙现军胡德蓉刘岩松李永清
- 关键词:大肠肿瘤P53基因病理学大肠癌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周围组织取样病检对降低前哨淋巴结活检假阴性率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探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lymphnode,SLN)周围组织取样病检对降低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i—opsy,SLNB)假阴性率的意义,同时探讨“跳跃转移”现象对SLNB假阴性率的影响。方法对2012-03—01—2015-06—30山东省肿瘤医院596例乳腺癌患者采用染料核素联合法示踪SLN,取出SLN后,在不破坏组织解剖结构的情况下,钝性分离并摘除以SLN为中心,直径3~5cm范围肉眼可见的淋巴结及疑似的淋巴结,并将其定义为SLN周围淋巴结,最后行腋窝淋巴结清除术(axillarylymphnodedissection,ALND),将SLN、SLN周围淋巴结和腋窝其余的淋巴结送病理检查,分析SLN、SLN周围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axillarylymphnode,ALN)转移的相关性。结果596例患者SLN示踪成功率为95.1%(567/596),ALN转移率为33.7%(191/567),单纯SLNB假阴性率为9.9%(19/191),将SLN与SLN周围淋巴结合并,其假阴性率为4.2%(8/191),合并后假阴性率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按SLN检出个数(n)将入组患者分为n=1,2,3和≥4共4组,假阴性率分别为19.6%、9.8%、7.3%和2.3%,4组之间假阴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对于SLN检出个数≤3枚的患者,通过SLN周围淋巴结清除后假阴性率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2%vs4.7%,P=0.021),而SLN检出个数≥4枚的患者,假阴性率的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入组患者“跳跃转移”发生率为2.52%(15/596),由“跳跃转移”引起的假阴性率占2.09%(4/i91)。结论SLNB的假阴性率与SLN的检出数目相关,对于检出≤3枚SLN的患者,摘除SLN周围组织内淋巴结可将SLNB的假阴性率降至5%以下的可接受水平;由于“跳跃转移”及“转移个体化现象”的存在,SLNB假阴性率不可能完全消除。
- 韩超杨奔左文述刘岩松郑刚杨莉郑美珠
-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活检假阴性率
- 绝经前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回顾与思考
- 刘岩松
-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引流区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通过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引流区域的临床研究验证乳腺癌SLN不仅仪足ljl流乳腺原发肿蝌区域的SI.N,而可能足引流整个乳腺器官的SLN。方法选取2004年4月至2008年12月收治的有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指征而不同意行SLNB替代腋清扫术的103例乳腺癌患者进入该研究。所有患卉均以"'rr(-.硫胶体("。n—sc)注射于乳腺肿瘤表l丽皮下,染料示踪剂分别注射于乳晕区皮下(73例)或肿瘤对角线部位皮下(30例)。SLNB后施行腋f肯扫术。结果核素染料联合法、核素法与染料法SLNB成功率分别为100%、97.1%和95.1%(P=0.286),SLNB的似阴性率分别为7.9%、8.1%和8.1%(P=0.999)。同时获得染料与核素法SLN定位的95例患者,至少有1个SLN被2种方法同时定佗,不同部位注射不同示踪剂SLN定位的符合率为100%,有显著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O.695,P<0.01)。结论肿瘤表面、乳晕区、对侧象限的不同部位皮下注射不同的示踪剂可以引流到同一SLN;支持乳腺癌SLN不仅是乳腺肿瘤的SLN,而且是整个乳腺器官的SLN;乳腺癌SLN的新理念有助于l临床实践中示踪剂注射部位的个体化和SLNB适应证的扩大。
- 张朝蓬王永胜左文述郑刚刘岩松王春建
-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
- 中国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验证阶段研究结果的系统评价被引量:36
- 2011年
- 目的通过对国内近年来有关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文献的统计与分析,了解国内前哨淋巴结活检术在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方法以国内公开发行的期刊为依据,以“乳腺肿瘤(breasttumor)”、“前哨淋巴结(SLN)”、前哨淋巴结活检术(SLNB)“为关键词,文献截取时间为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通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CNKI检索系统进行检索。对检出的文献进行筛选,共人选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相关的88篇论著类文献,增加2篇新近与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研究相关文献。采用SPSS10.0统计学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前哨淋巴结活检的成功率,准确性,假阴性率及灵敏度等指标。结果所有患者(共6282例)SLNB检出成功率为90.82%(5705/6282),总体假阴性率为9.69%(259/2671)。前哨淋巴结对腋窝淋巴结状况预测的总体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准确性、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30%、99.64%、0.41%、86.52%、92.11%及99.55%。结论SLNB能够准确预测腋窝淋巴结的转移状况;SLNB检出率与患者年龄和肿瘤部位有相关性,检出率和假阴性率均与示踪剂注射部位无关,联合法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和较低的假阴性率;SLN更有可能是乳房整个器官的SLN,而非乳房某个具体部位的SLN,SLN的解剖学定位是固定的,与示踪剂注射的部位无关,也即与原发肿瘤的部位无关。
- 郑刚杨靖左文述于志勇刘岩松郑美珠王圣芳
- 关键词:乳腺肿瘤前哨淋巴结活检
- 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远期疗效的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临床Ⅰ、Ⅱ期乳腺癌选择性行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BCT)的远期生存、同侧乳腺复发(IBR)、美容效果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1985年10月至2000年12月收治的27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进行BCT远期疗效的临床研究。乳腺癌保乳手术先后采用乳腺象限/区段切除术及肿瘤扩大切除术,联合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放射治疗先后采用60Co及加速器全乳放射治疗及瘤床缩野照射。结果在10年的中位随访时间内,270例BCT患者10年总生存率83.7%、IBR8.5%、远处转移率23.7%。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组织学类型、腋窝淋巴结转移状况等临床病理因素对BCT后IBR无显著性影响(均P>0.05),切缘阳性、术后未行全乳照射的患者IBR显著升高(均P=0.000)。在确保切缘阴性的前提下,不同切除范围的手术方式对IBR无显著性影响(P=0.799),但切除范围较大的区段/象限切除术对BCT后乳房美容效果有显著不良影响(优秀P=0.043,优秀+良好P=0.005)。结论①临床Ⅰ、Ⅱ期乳腺癌选择性行BCT有较高的远期疗效、较好的美容效果和较低的IBR,可以安全地替代乳房切除性手术。②确保切缘阴性及接受术后全乳放射治疗仍是现阶段乳腺癌BCT的金标准。③在确保切缘阴性的前提下,切除范围较小的肿瘤扩大切除术有较好的美容效果和相同的治疗效果。
- 王永胜孙敏刘岩松周正波李永清王磊刘雁冰李济宇赵桐陈鹏
- 关键词: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美容效果
- 乳腺癌穿刺活检对HR和HER-2及Ki-67评价可靠性以及化疗对其影响研究被引量:24
- 2014年
- 目的:研究乳腺癌空芯针穿刺活检(core needle biopsy,CNB)对激素受体(hormone receptor,HR)、HER-2及Ki-67表达状况评价的可靠性,探讨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对乳腺癌分子生物学信息表达的影响,分析上述生物学指标对NAC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2-03-01-2013-01-31山东省肿瘤医院外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77例,其中行NAC者95例作为NAC组,未行NAC者82例作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两组患者CNB和治疗性手术切除标本中ER、PR、HER-2及Ki-67的表达状况,依据Miller-Payne分级系统评价化疗后病理反应,依据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RECIST)进行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CNB和手术切除标本ER表达一致率为97.6%(80/82),PR为95.1%(78/82),HER-2为97.6%(80/82),Ki-67为92.7%(76/82),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均>0.8,P均<0.05。NAC组和对照组CNB和手术切除标本比较,ER表达状况改变率分别为12.4%(10/79)和3.9%(2/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PR表达状况改变率分别为24.0%(19/79)和2.4%(4/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ER-2表达状况改变率分别为5.1%(4/79)和2.4%(2/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9;Ki-67表达状况改变率分别为38.0%(30/79)和7.3%(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NAC前后ER阳性率分别为64.6%和5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6;PR阳性率分别为63.3%和4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Ki-67高表达率分别为45.6%和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化疗反应分级与ER、PR、HER-2表达变化无相关性,P均>0.05;与Ki-67表达变化明显相关,P=0.008。ER和PR表达状况与NAC疗效无相关性,P均>0.05;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NAC有效率为81.8%,阴性者有效率为5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0;Ki-67高表达乳腺癌患者NAC有效率为70.2%,低表达者有效率为4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结论:CNB与手术切除标本在判断HR、HER-2和Ki-67表达状
- 葛文凯杨奔左文述于志勇刘岩松郑刚郑美珠杨莉
- 关键词: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HER-2KI-67
- 术前淋巴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作用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术前淋巴显像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716例联合术前淋巴显像与术中γ探测仪和蓝染料检测乳腺癌SLNB的结果。结果全组SLNB成功率98.2%(703/716),验证组SLNB的假阴性率16.0%(15/94)。淋巴显像共成功地确定出620例患者(86.6%)的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node,SLN),并在36例患者(5.0%)中发现了腋窝以外的前哨淋巴结。淋巴显像确定SLN的失败率与原发肿瘤的部位、肿瘤的病理类型和注射同位素到显像的时间无显著相关性(均P>0.05)。注射示踪剂前已进行肿瘤切除活检的患者,其淋巴显像成功率低于未行肿瘤切除活检者;淋巴结转移患者淋巴显像的成功率低于淋巴结阴性患者。术中确定SLN的成功率在术前淋巴显像成功组和失败组之间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99.5%vs91.0%,P<0.01)。术前淋巴显像是否成功确定SLN与SLNB的假阴性率无显著相关性(P=0.731)。结论乳腺癌SLN术前淋巴显像可以预测术中SLNB的成功率,同时术前淋巴显像有助于确定腋窝以外的SLN,但术前淋巴显像并非乳腺癌SLNB所必需。
- 王磊胡旭东李济宇陈鸣陆杨国仁刘岩松周正波李永清刘雁冰赵桐陈鹏左文述王永胜
- 关键词:乳腺肿瘤前哨淋巴结活检淋巴显像
- 由鸡蛋提取免疫球蛋白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1995年
- <正> 我们发现给鸡注射疫苗,能大大提高鸡蛋中Ig的活性,并有抑制4种肠道菌的作用。 鸡的免疫:肠素Ecoli(ETEC)菌株H1047在37℃培养18小时后,加入0.4%的甲醛溶液48小时后灭活,离心,沉淀用PBS洗涤,重复3~4次后,把收集的菌体冻干并储存于同样的缓冲液中。上述的抗原悬浮液(2×10~9个菌体/ml)与等体积的不完全Freund's佐剂相混匀,即为注射试剂。用8只25周龄的蛋鸡,在每只鸡的翼处4个不同处注射,每隔2周注射1次、共3次,每日收集鸡蛋备用。
- 马培松刘岩松
- 关键词:鸡蛋免疫球蛋白药品食品
- 浸润性乳腺癌组织MTS1和COX-2基因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06年
- 目的探讨多肿瘤抑制基因1(MTS1)和环氧合酶-2(COX-2)基因在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定量分析66例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中MTS1和COX-2的表达。结果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MTS1和COX-2蛋白表达的相对荧光强度(RFI)中位数分别为0.84和10.54,而相应癌旁组织分别为1.61和4.00,癌组织MTS1和COX-2蛋白表达与相应癌旁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S1和COX-2在不同年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间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MTS1和COX-2表达中位数分别为1.12和5.94,无淋巴结转移患者分别为0.79和13.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S1和COX-2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与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可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指标。
- 左文述魏玲王兴武王永胜于志勇毕晔刘岩松周正波
- 关键词:环氧合酶-2流式细胞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