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炜
作品数: 39被引量:102H指数:6
  • 所属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徐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徐为
作品数:102被引量:299H指数:8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胃癌组织 表达及临床意义 直肠肿瘤 肝移植
宋军
作品数:66被引量:214H指数:7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胃癌组织 肝移植 表达及临床意义 直肠肿瘤
宋虎
作品数:36被引量:224H指数:6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META分析 腹腔镜 肛提肌 腹会阴联合
徐溢新
作品数:25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微小RNA 胃癌组织 腹腔镜 肛提肌
付海啸
作品数:32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胃癌 胃癌组织 表达及临床意义 结肠癌组织 腹腔镜
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7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统计2011年1月至2015年7月期间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74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发病数逐年增加。共有74例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男47例,女27例,男女比例为1.74:1;年龄24~82岁,中位年龄57.5岁。肿瘤位于胃部最多(38例),其次是直肠(23例),结肠和十二指肠分别有12例和1例。肿瘤位于胃结肠者均无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位于直肠者中有腹泻表现者3例,即有功能性症状者占4.1%(3/74),非功能性症状者占95.9%(71/74)。74例患者中行根治性手术者34例,内镜下切除者23例,共占77.0%(57/74);另外行局部切除者8例,姑息性手术切除者4例,保守治疗者5例。淋巴结转移与患者性别以及肿瘤大小、浸润深度和分类相关(P〈0.05),与肿瘤发生部位无关(P〉0.05)。术前远处转移与肿瘤大小和浸润深度相关(P〈0.05)。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中,Syn检出阳性率为96.1%(49/51),Cg A检出阳性率为72.9%(35/48),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数逐年增加,主要的治疗方案为根治性手术和内镜下治疗,Syn和Cg A的检测有利于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
牛露伟刘浩王凯付海啸符炜
关键词: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道外科手术
表达白细胞介素-18的结肠癌瘤苗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
2008年
目的观察表达人白细胞介素(hIL)-18的结肠癌移植瘤新生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方法0.1ml单克隆化的人结肠癌sw480细胞、携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质粒的pEGFP—sw480细胞、携有hIL-18基因表达质粒的hIL-18-pEGFP-sw480细胞(1×10^8个/ml)分别注射裸鼠,每组5只。ELASA法检测裸鼠血清IL-18含量;记录成瘤时间及瘤体大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VEGF、MMP-9及微血管密度(CD34表达);TUNEL法检测移植瘤组织凋亡。结果hIL-18-pEGFP—sw480组成瘤时间为(26.2±1.8)d,而pEGFP—sw480、sw480组分别为(14.8±2.8)d和(14.6±1.9)d。注射42d后,hIL-18-pEGFP—sw48组裸鼠血中IL-18含量为(63.58±13.75)ng/L。hIL-18-pEGFP—sw480、pEGFP—sw480、sw480组肿瘤平均体积(mm^3)分别为:336.39±28.50、1029.08±114.84、957.96±91.55。hIL-18-pEGFP-sw480组肿瘤明显小于sw480组和pEGFP-sw480组(P〈0.01)。微血管密度(CD34)分别为(9.08±4.01)、(32.48±8.84)、(33.32±3.39),MMP-9灰度值分别为143.2±6.8、114.6±5.4、110.2±5.9;VEGF灰度值分别为140.8±9.2、108.5±8.7、107.3±4.9,hIL-18-pEGFP-sw480组血管生成及促血管生成因子表达明显减少;hIL-18-pEGFP—sw480组凋亡细胞阳性率(30.32±7.23)%明显高于pEGFP—sw480组(6.32±1.18)%和sw480组(5.80±2.28)%(P〈0.01)。结论IL-18可明显减少裸鼠结肠癌sw480细胞移植瘤的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生长。
徐为符炜薛亮裴锐锋郭贞吾木扎克刘俊杰韩东裴冬生郑骏年
关键词:结肠癌白细胞介素18基因治疗
胃癌患者胃组织和血清中葡萄糖代谢产物的变化
2013年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胃组织和血清中糖代谢相关产物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联合质谱分析技术对40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和血清中糖代谢相关产物进行定量分析,并与配对的胃癌患者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和健康体检者血清进行对照,对胃癌组织和血清的代谢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胃组织中发现5种代谢物,分别为琥珀酸、延胡索酸、L-(+)-乳酸、α-酮戊二酸和D-葡萄糖,其中延胡索酸、L-(+)-乳酸和α-酮戊二酸在胃癌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分别为(0.332±0.136)%和(0.276±0.095)%、(0.606±0.254)%和(0.408±0.184)%、(0.856±0.583)%和(0.534±0.421)%,3种代谢物在胃癌组织中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3、0.033、0.022);琥珀酸和D-葡萄糖在两种组织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中发现6种代谢物参与糖代谢,分别为L-(+)-乳酸、延胡索酸、2-氧-甲磺酰基阿拉伯糖、D-吡喃葡萄糖苷、D-吡喃果糖、D-葡萄糖,其中延胡索酸和2-氧-甲磺酰基阿拉伯糖在胃癌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分别为(0.165±0.329)%和(0.307±0.205)%、(0.152±0.172)%和(0.250±0.217)%,胃癌组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0、0.049);其余4种代谢物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胃癌患者的组织和血清中均检测到L-(+)-乳酸、延胡索酸和D-葡萄糖,相关性分析显示胃癌组织和血清中L-(+)-乳酸(r=-0.095,P=0.617)、延胡索酸(r=-0.056,P=0.768)和D-葡萄糖(r=-0.088,P=0.725)均无相关性。结论 胃癌组织和血清的糖代谢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但两者无相关性。
宋虎徐为宋军徐溢新符炜郑骏年王华摄彭俊生
关键词:胃癌胃黏膜血清糖代谢
改良腹腔镜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评价改良腹腔镜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8月至2015年2月为21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施行腹腔镜经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术中根据肿瘤浸润程度行侧方完全或不完全切除肛提肌,尽可能使腹会阴手术交汇平面下移,无需改变患者体位,通过会阴部切口去除标本,腹腔镜下缝合关闭盆底腹膜,以预防肠管下坠造成内疝。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获取数量、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操作均成功完成,无中转手术及术中并发症、腹腔镜相关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186.1±32.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49.6±26.7)ml;淋巴结获取数量(15.3±6.4)枚;标本上的肛提肌个体化地附着在直肠系膜上,环周切缘均阴性。结论:术中不更换患者体位,在腹腔镜下完成柱状腹会阴联合切除术是可行的,且具有肿瘤学效果好、并发症少的优点。
徐溢新刘佳宋虎符炜徐为宋军
肝细胞癌中Ki-67的表达和MVD的相互关系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中Ki 6 7和CD34的表达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癌切除标本中CD34和Ki 6 7的表达 ,分别计数MVD和Ki 6 7标记指数 (KI) ,分析它们与临床因素 ,复发时间和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MVD在肝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分别为4 0 5± 13 4 (13- 72 )个 /视野和 13 4± 7 2 (4- 33)个 /视野(P =0 0 0 1)。肝癌组织中的微血管有三种形态 :毛细血管型 (n =32 )、血窦型 (n =2 1)和混合型 (n =4 ) ,其中毛细血管型多见于低分化肝癌中 (P =0 0 2 7)。肝癌组织中KI显著高于癌旁组织 (P =0 0 0 1) ,其在低分化肝癌中表达高于高分化癌 ;在术后早期复发病例中也显著高于晚期复发病例(P =0 0 0 1)。Ki 6 7阳性细胞和肿瘤新生血管常密集于同一区域 ,两者呈显著正相关 (P =0 0 0 2 )。结论 肝癌组织中新生血管形态与肝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 ,血管生成是肿瘤发生发展的基础并与细胞增殖活性有关 ,KI和MVD水平关系密切。
符炜穆毅路逵阳
关键词:肝肿瘤KI-67抗原微血管密度
依达拉奉减轻大鼠小体积肝移植物缺血再灌注损伤
2010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减轻大鼠小体积肝移植物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成年雄性SD大鼠作为肝移植的供、受者,随机将受者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依达拉奉组受者移植前30min经阴茎背静脉注射依达拉奉3mg/kg,对照组受者仅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采用改良的二袖套法建立大鼠40%(供肝重量与受者全肝重量比)小体积供肝肝移植模型。术后6h时,处死两组受者,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移植肝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a(TNF-α)含量,使用相应的检测试剂盒检测移植肝组织中MDA含量以及SOD和MPO的活性。同时,取移植肝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观察肝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结果术后6h,依达拉奉组受者血清AST和ALT水平分别为(825.50±72.87)U/L和(687.40±72.21)U/L,对照组分别为(1188.03±124.04)U/L和(988.66±91.07)U/L,依达拉奉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依达拉奉组受者移植肝组织中MDA和TNF-α含量明显下降,MPO活性也明显下降,而SOD活性则明显增加,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移植肝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对照组肝细胞发生明显的空泡样变性伴局部坏死灶,肝小叶结构破坏,门脉周围水肿、充血,炎症细胞浸润明显;依达拉奉组肝损伤明显减轻,小叶结构保存完整,肝细胞变性、坏死轻微,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结论依达拉奉能够明显减轻大鼠小体积肝移植物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增强抗氧化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以及减轻炎症反应密切相关。
宋军徐为符炜华志元姚爱华俞悦李向农王学浩
关键词:肝移植依达拉奉移植物再灌注损伤
CCX-CKR与VEGF-C在人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人直肠癌中ChemoCentryx趋化因子受体(CCX-CK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的蛋白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人正常直肠黏膜组织(距肿瘤2 cm以上)、癌组织和局域淋巴结中CCX-CKR和VEGF-C的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其血清中CCL21的浓度,并以此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直肠癌组织和转移淋巴结中VEGF-C于胞膜和胞质显色;CCX-CKR蛋白在癌组织细胞的胞膜和胞质呈棕黄色。直肠癌伴淋巴结转移组中CCX-CKR表达的阳性率为25.7%,VEGF-C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85.7%,与无淋巴结转移组比较,CCX-CKR和VEGF-C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CX-CKR表达阳性患者血清中CCL21的浓度低于CCX-CKR表达阴性的患者(P<0.01)。结论 CCX-CKR可降低CCL21的浓度,CCX-CKR和VEGF-C在直肠癌中的表达呈负相关,CCX-CKR可能对直肠癌肿瘤的发生和转移有抑制作用。
符炜李爱娜王玉兰
关键词:直肠癌VEGF-C
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大鼠海马基质细胞诱导因子1α和趋化因子受体4的表达变化
2012年
目的:研究脑缺血损伤后大鼠海马基质细胞诱导因子1α(SDF-1α)和CXCR4蛋白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印迹检测SDF-1α和CXCR4的表达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显示,大鼠海马CA区和DG区均可见SDF-1α和CXCR4表达阳性的细胞,其胞质呈棕黄色,DG区主要表达于齿状回颗粒细胞下层。表达SDF-1α和CXCR4的阳性细胞数均随时间推移而增多。免疫印迹检测进一步表明,脑缺血/再灌后1、3、7d和1个月均可见SDF-1α及CXCR4蛋白表达条带,且SDF-1α的表达随时间而增高,与1d比较,复灌7d、1个月时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XCR4蛋白表达也随复灌时间延长而增加,但各组之间的表达无差异。结论:缺血/再灌脑损伤后SDF-1α蛋白表达具有时间差异性,提示SDF-1α在缺血性脑损伤过程中可生成、释放,其与缺血性脑损伤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王玉兰符炜李爱娜徐红刘志安高殿帅
关键词:趋化因子受体4缺血再灌注海马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手术和开腹手术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NKI和万方数据库等有关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比较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截至2013年8月。数据提取由2名评价员独立进行,采用RevMan 4.3.1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2项随机对照研究纳入分析,病例总数638例,其中腹腔镜组307例,开腹组331例。合并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术后24 h内血液C反应蛋白(CRP)水平(P=0.40)、术后1~3 d和术后4~7 d血浆淋巴细胞数量(P=0.92;P=0.64)、术后1~7 d血浆CD4+T细胞水平(P=0.63)、术后4~7 d血浆CD8+T细胞水平(P=0.09)和术后1~7 d血浆自然杀伤(NK)细胞水平(P=0.2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腹腔镜组术后24 h血清IL-6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WMD=-25.03,95%CI:-34.06~-15.99,P=0.000),术后1~3 d血浆CD8+T细胞水平腹腔镜组明显高于开腹组(WMD=0.05,95%CI:0.01~0.08,P=0.004)。结论相对于开腹结直肠癌根治手术,腹腔镜手术患者在术后急性炎性反应期内可能具有改善术后体液免疫的趋势,但急性反应期后,两者对机体免疫影响的差别不大。
宋虎宋军梁勇符炜徐溢新郑骏年徐为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腹腔镜免疫功能META分析
腹腔镜下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与腹会阴联合切除术的比较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比较改良腹腔镜下肛提肌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IELAPE)与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术(APE)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安全性和短期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2例因末段直肠癌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46例患者接受APE(APE组),26例患者接受IELAPE(IELAPE组)。采用SPSS16.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术中、术后计量数据以±s表示,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会阴部切口感染发生率、术中标本穿孔率比较使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IELAPE组患者较传统APE组术中出血量减少[(119.6±26.7)ml比(220.7±21.8)ml,t=4.752],手术时间短[(176.1±32.5)min比(214.6±58.7)min,t=6.304],术中穿孔率低[(3.85%)比(8.70%),χ~2=4.891],术后排气时间缩短[(2.5±1.7)d比(4.7±2.6)d,t=4.3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会阴引流拔出时间、会阴切口感染发生率、淋巴结获取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经过短期随访,术后无肠管膨出和盆底疝发生,无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至今无死亡病例。结论相较于经典APE手术,IELAPE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术中穿孔率较低,术后排气时间恢复较快,手术安全性高,短期疗效良好。
徐溢新刘佳宋虎许腾符炜徐为宋军
关键词:直肠肿瘤腹腔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