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举庆
-

-

- 所属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 所在地区:山西省 晋中市
- 研究方向:农业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张晓军

- 作品数:96被引量:300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中间偃麦草 白粉病抗性 小偃麦 抗白粉病基因
- 李欣

- 作品数:75被引量:215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中间偃麦草 小偃麦 白粉病抗性 分子标记
- 畅志坚

- 作品数:110被引量:426H指数:11
-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中间偃麦草 小偃麦 白粉病抗性 偃麦草
- 郭慧娟

- 作品数:57被引量:125H指数:6
-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中间偃麦草 白粉病抗性 抗白粉病基因 分子标记
- 乔麟轶

- 作品数:82被引量:221H指数:8
- 供职机构: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小麦 中间偃麦草 白粉病抗性 分子标记 小偃麦
- 小麦抗条锈病基因<I>Yr69</I>及其连锁的SSR分子标记以及使用方法
- 本发明涉及植物遗传学和小麦育种领域,特别涉及小麦抗条锈病形状的分子标记,具体为小麦抗条锈病基因<I>Yr69</I>及其连锁的SSR分子标记以及使用方法,解决现有的分子标记与抗条锈病基因<I>Yr69</I>的遗传距离远...
- 张晓军畅志坚贾举庆郭慧娟李欣詹海仙乔麟轶阎晓涛任永康张立生李晓华朱艳
- 文献传递
- 藜麦WRKY基因的进化与多胁迫条件下的转录应答被引量:1
- 2022年
- WRKY转录因子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多种胁迫应答,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植物转录因子。为解析藜麦WRKY基因的进化特征及挖掘响应胁迫的WRKY基因,本研究利用系统的生物信息学方法在全基因组水平对WRKY基因进行了鉴定,并对其染色体定位、分组、系统进化、共线性分析以及多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模式进行了分析。藜麦基因组中鉴定得到90个WRKY基因;划分为3组:Ⅰ组(18个)、Ⅱ组(46个)和Ⅲ组(12个),其中Ⅱ组成员进一步被划分为5个亚组:Ⅱ-a(9个),Ⅱ-b(4个),Ⅱ-c(13个),Ⅱ-d(10个)和Ⅱ-e(10个)。另外,14个WRKY成员因为WRKYGQK短肽的缺失,以及锌指结构变异较大而未划分到任何分组。本研究分组与藜麦WRKY基因进化树中家族成员的聚类结果完全一致,进一步支持了成员分组的可靠性。此外,不同分组的WRKY成员的蛋白序列呈现出小组特异的氨基酸保守域组成。藜麦和祖先二倍体苍白茎藜、瑞典藜的同源基因组模块分析表明,藜麦WRKY基因数目的增加主要来自全基因组倍增。在干旱、高温、盐、低磷胁迫和花生褪绿扇形斑病毒(GCFSV)侵染下,大量WRKY基因的表达水平被显著性诱导或抑制,说明这些WRKY基因很可能参与了调控藜麦的逆境应答反应。研究结果可为藜麦的抗逆研究提供优良的候选WRKY基因,为藜麦的抗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 侯丽媛贾举庆姜晓东王育川赵菁陈禺怀黄胜雄吴慎杰董艳辉
- 关键词:WRKY进化胁迫
- 低温和常温下萌发的青霉菌孢子比较转录组研究
- 2023年
- 扩展青霉菌是一种自然界中分布广泛的常见植物病原真菌,其侵染采后果实,造成腐烂和霉变.为了发掘低温和常温下孢子萌发过程中差异的分子机制和参与孢子萌发的重要基因,分别对4℃和25℃下培养的扩展青霉菌孢子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比较转录组分析方法进行基因表达数据的挖掘和比较分析.形态学观察表明,25℃培养8 h后,孢子呈现凸起,开始萌发;12 h后,大部分孢子萌发形成细长菌丝,完成萌发过程.而4℃培养12 h后,孢子的萌发仍然被抑制.对4℃和25℃下分别培养8、12 h的孢子取样,进行转录组测序.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表明:4℃和25℃下,不同的细胞生长和分裂相关基因在孢子萌发过程中差异表达;同时挖掘得到608个温度调控孢子萌发的核心基因.此外,萌发过程中,与扩展青霉菌毒力相关的部分过氧化物酶编码基因、效应因子基因和棒曲霉素合成途径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响应了温度的变化;参与了不同温度下孢子萌发的调控.效应因子基因PeHsp70_1被鉴定为是一个参与低温调控孢子萌发且涉及多个通路的重要基因;其在4℃下培养的孢子中明显被下调表达,与其他效应因子的蛋白互作网络分析表明其处于网络的核心中央节点.本研究结果可为扩展青霉菌的防治研究提供优良的候选基因.(图9表3参39)
- 杨宇若蒋礼玲陈诗佳张真真陈思宇刘洋王琳超王明雪贾举庆刘永胜黄胜雄
- 关键词:孢子萌发
- 小麦盐胁迫响应相关ERF基因的分离和初步验证被引量:4
- 2021年
- 隶属于AP2/ERF超家族的乙烯响应因子(ERF)是植物抵御盐胁迫过程中的一类重要基因,为了减轻盐渍土地对小麦产量的负面影响,本研究从小麦全基因组中分离了AP2/ERF超家族,根据聚类结果和结构特征从中鉴定出96个ERF家族成员,在A、B、D基因组中共有229个拷贝序列;通过聚类分析和转录组数据分析筛选出13个与已克隆耐盐ERF基因相似性高或受NaCl诱导的TaERF成员,随后利用小麦抗感材料验证13个TaERF成员在受250 mmol·L^(-1)NaCl处理后的表达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显示,TaERF27、TaERF35、TaERF55和TaERF64在耐盐材料CH7034中受NaCl胁迫后显著上调,而在盐敏感品种SY95-71中无明显变化,推测其可能为盐胁迫响应基因;组织特异表达和启动子调控元件分析结果显示这4个基因在CH7034苗期根和叶中均具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并且每个基因起始密码子前2000 bp区域内包含脱落酸、水杨酸和茉莉酸等多种植物激素响应元件,推测它们可能参与植物多种非生物胁迫信号转导通路。本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植株应对非生物胁迫的分子机制,并为小麦品种耐盐性改良提供了参考基因。
- 李世姣张晓军乔麟轶贾举庆常利芳张树伟畅志坚李欣
- 关键词:小麦盐胁迫
- 苗期冷冻法快速鉴定小偃麦衍生系的抗寒性
- 2022年
- 小麦是一种喜凉作物,但也容易受到寒害的威胁,利用近缘物种进行抗寒性改良是拓宽小麦遗传基础的有效方法。为了建立一种室内快速鉴定小麦苗期抗寒性强弱的方法,为小麦抗寒种质筛选服务,也为小麦抗寒育种及遗传研究提供新的种质资源,试验以苗期冷冻成活率为指标,结合田间越冬性调查,对29份源于中间偃麦草或长穗偃麦草的小偃麦衍生种质进行了抗寒性鉴定。结果表明,采用室内冷冻法可获得具有显著差异的抗寒性结果,试验材料的抗寒系数在0.77%~100%均有分布,其中有4份材料的苗期抗寒系数大于90%,分别为16W16-1、CH15132、CH7034、CH1677,其具有优良的苗期抗寒性。越冬性鉴定结果表明,田间冻害等级最大为6级,最小为2级,变异系数为31.04%;对田间冻害等级与室内冷冻成活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二者的相关系数为-0.906,呈极显著负相关,表明采用室内冷冻法可有效鉴定小麦品种的抗寒性。抗寒系数与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抗寒系数可显著影响品种的产量及其相关性状,且与产量呈正相关。
- 郭慧娟常利芳乔麟轶李欣李欣陈芳贾举庆贾举庆张晓军
- 关键词:抗寒性苗期偃麦草
- 叶面喷硒对燕麦品种硒积累的影响及品种综合性状评价被引量:2
- 2023年
- 为揭示喷硒对燕麦硒积累的影响,并评价筛选喷硒后燕麦产量和品质综合性状优良燕麦品种,以24份燕麦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喷施浓度(亚硒酸钠用量为0、80、160g/hm^(2)),抽穗期进行叶面喷硒。结果表明,燕麦成熟期叶片硒含量随喷硒浓度提高增幅最大,其次为籽粒。喷硒降低24份燕麦籽粒硒含量变异水平。喷硒下,籽粒硒含量差异最大,根硒含量差异最小。叶面喷施80g/hm^(2)的亚硒酸钠时,籽粒硒含量最高的品种可达0.30mg/kg;喷施160g/hm^(2)亚硒酸钠时,24份燕麦品种籽粒硒含量均超多数文献提到的食物或可食材料硒限量标准(0.300mg/kg)。喷硒也会影响籽粒蛋白质、脂肪和β-葡聚糖含量的变异程度。在叶面喷施80g/hm^(2)亚硒酸钠时,燕麦产量与未喷硒均无显著差异;燕麦籽粒硒含量与脂肪、β-葡聚糖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3和0.42;GYT双标图基于产量,兼顾硒、蛋白质、脂肪和β-葡聚糖含量,24份燕麦品种综合值排名前5位的依次为品燕1号、Banner、OA1576-4、白燕10号和品燕2号。
- 李越宁丹吕玉峰张斌薛志强贾举庆冯美臣宋晓彦张美俊杨武德
- 关键词:燕麦叶面喷硒综合性状评价
- 高粱基因组DCL家族的系统进化与表达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从高粱转录组数据筛选获得SbDCLs基因全长序列,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在高粱的全基因组中鉴定出了6个SbDCLs基因,分布于SBI-01,SBI-03和SBI-06上。其中,SbDCL2a和SbDCL2b在SBI-01上串联重复排列,比较二者基因结构和蛋白质结构域推测SbDCL2a很可能是由SbDCL2b小范围复制所致。SbDCLs蛋白质均为两性蛋白且没有信号肽,亚细胞定位均在细胞核上,二级结构以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为主。通过对高粱、水稻、玉米、拟南芥、大豆、小麦、藜麦、甜菜、谷子的DCL蛋白质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DCL存在4个分枝:DCL1,DCL2,DCL3和DCL4;DCL在进化上出现了单双子叶的分化;DCL蛋白编码基因进化具有纯化效应。对SbDCLs基因进行表达分析,结果显示,SbDCLs在高粱穗部、茎节中部、花梗和旗叶茎节表达都比较强烈;SbDCL2a,SbDCL1和SbDCL3a是高度表达基因,而且在生殖器官或组织中相对于营养器官具有更高的表达水平,说明SbDCLs基因对高粱营养生长和生殖发育具有调控作用。SbDCL2b在高粱的整个生育期表达水平均较低,但是在胚珠和花粉中拥有较高的表达水平,可能参与生殖发育调控。
- 张腾尹梦娇郭红媛姜晓东贾举庆王艳胜温贺梁月秀赵立松赵威军吕晋慧李艳锋张春来
- 关键词:高粱系统进化分析
- 燕麦EST-SSR标记的开发和利用被引量:6
- 2014年
- 为拓展分子标记在燕麦种质资源分析与鉴定中的应用,利用公共数据库中的25376条EST(expressed sequence tags)序列,开展了燕麦EST-SSR功能性标记的开发和利用研究。25376条EST序列经拼接去冗余后获得了11618条序列,从中筛选出含有不同重复基元的SSR且重复次数较多、长度较长的556条EST序列进行引物设计,开发了50对燕麦EST-SSR引物,通过筛选得到40对有效的EST-SSR引物。选取其中4对引物对5个燕麦种质资源进行了PCR扩增及产物测序,结果表明扩增条带多态性是由SSR差异造成的。利用40对ESTSSR引物对15个六倍体燕麦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共扩增出89个等位基因,平均每对引物产生2.23个等位基因;UPGMA聚类分析表明,15个六倍体燕麦种质资源在Dice系数为0.93处聚为3支,基本上是按照不同种进行聚类的,在相同种中又根据地理来源分别聚集成支。利用40对EST-SSR引物对31个遗传背景不清的燕麦种质资源进行基因组倍性鉴定,发现这些种质中可能存在有四倍体和二倍体的燕麦新资源。本研究开发的燕麦EST-SSR功能性标记将在燕麦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及燕麦属内种间基因组鉴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 郭红媛贾举庆张仙红剌士潇杨武德
- 关键词:燕麦属引物开发
- 抗条锈小麦-非洲黑麦渐渗系的分子细胞学鉴定被引量:1
- 2012年
- 非洲黑麦(Secale africanumStapf)具有矮杆、异花授粉、抗多种小麦病害等优异性状,在小麦可持续性抗病遗传育种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分子细胞生物学的方法对小麦与非洲黑麦育成的渐渗系材料进行鉴定,发现了抗条锈病的新的代换系和易位系材料,为进一步在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中开展非洲黑麦基因资源的利用提供很好的遗传材料。
- 贾举庆郭红媛李倩冉董娟杨武德杨足君
- 关键词:抗条锈C-分带荧光原位杂交
- 藜麦及其祖先二倍体NAC基因的进化与胁迫应答被引量:1
- 2022年
- NAC是一类广泛参与调控植物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下防御应答的转录因子.基于系统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方法,对藜麦Chenopodium quinoa的NAC基因进行进化与多个生物和非生物逆境下的应答研究.在藜麦C.quinoa、祖先二倍体Chenopodium pallidicaule和Chenopodium suecicum基因组中分别共鉴定得到106、54和54个NAC基因.染色体定位数据表明藜麦基因组中18个NAC基因涉及串联倍增事件.3个物种NAC基因的系统进化树证明藜麦基因组中存在NAC基因的倍增与丢失.藜麦分别和C.pallidicaule和C.suecicum之间同源基因组模块的对应数目关系进一步证明藜麦保留了相当数量的祖先二倍体NAC基因,是其NAC基因倍增的主要动力.此外,藜麦NAC基因在干旱、高温、盐、低磷胁迫和GCFSV侵染下的表达模式被阐明;大量NAC基因被显著地诱导表达,推测其参与了藜麦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下的防御应答反应.本研究结果为藜麦的遗传育种提供了优良的候选NAC基因.(图7参26)
- 陈诗佳侯丽媛蒋礼玲陈思宇王琳超张戎金蕾贾举庆王明雪黄胜雄
- 关键词:NAC进化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