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雅琴
-

-

- 所属机构:渭南师范学院
- 所在地区:陕西省 渭南市
- 研究方向:文学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 刘小霞

- 作品数:14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孔子 《论语》 教育思想 启迪 高职教育
- 丁德科

- 作品数:86被引量:218H指数:7
- 供职机构:渭南师范学院
- 研究主题:史记 司马迁 《史记》 人物传记 中华文化
- 梁建邦

- 作品数:31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渭南师范学院人文学院
- 研究主题:《史记》 司马迁 李陵之祸 艺术 司马谈
- 成荣强

- 作品数:8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司马迁 数学分析 辩证思维 故土情结 考古学研究
- 欧阳修与司马迁被引量:3
- 2002年
- 在我国历史上 ,欧阳修是继承司马迁最有成就的文史大家。在人格精神方面 ,欧阳修继承了司马迁硬骨头精神 ,不屈不挠从事史书写作 ;在史书修撰上 ,继承了司马迁的史学思想 ;在文学思想方面 ,既继承发展了司马迁“发愤著书”说 ,提出“穷而后工”理论 。
- 马雅琴
- 关键词:司马迁人格精神文学思想史学思想
- 论司马迁精神被引量:8
- 2016年
- 司马迁精神,或言之《史记》精神,核心是礼义一统。基本内涵有四:"铁肩担道义",反映了司马迁《史记》强烈的历史使命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体现了司马迁作为史圣的崇高致世信仰;"妙笔著文章",是司马迁实现礼义一统社会政治理想的重要途径,体现了司马迁作为文人的处事作为;"理性并辩证",概括的是司马迁《史记》认识分析事物的思维品质与方法,体现了司马迁作为哲人的思维特质;"尚古更崇实",反映了司马迁《史记》以历史的经验教训警世醒世,唤醒人们的切实追求,体现了司马迁作为学者的人文风范。研究传承司马迁精神,是弘扬中华人文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举。
- 丁德科马雅琴梁建邦
-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
- 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究的盛会——纪念司马迁诞辰2160周年学术会议暨中国史记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综述被引量:2
- 2015年
- 2015年10月24日至26日,"《史记》与人文精神——纪念司马迁诞辰2160周年学术会议暨中国史记研究会第十四届年会"在司马迁故里渭南师范学院隆重召开。这是司马迁与《史记》学术研究的一次盛会,主要体现出五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具有国际学术会议的规格;二是规模空前;三是形式别开生面;四是成果丰硕;五是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和现实意义。与会代表高度评价本届年会的主办方,认为"渭南师范学院已经成为《史记》研究的一个重镇"。
- 马雅琴
-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学术研究盛会
- 孔子的人格魅力对高校教师美德培养的启示被引量:4
- 2006年
- 文章主要通过《论语》研究孔子的人格魅力,分析孔子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谦逊温和、热爱学生、坦率真诚等人格魅力对高校教师美德培养的启示,进一步探讨在当前高校教育改革中,高校教师应该具有的美德。
- 马雅琴
- 关键词:孔子人格魅力
- 《史记》研究的新领域——评池万兴先生的《史记与民族精神》
- 2009年
- 《史记与民族精神》一书,溯源探流,纵横开拓,从哲学与民族学的角度对司马迁的民族思想与《史记》所体现的民族精神做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填补了我国史学界在《史记》研究领域中的空白,开拓了《史记》研究的新领域。
- 刘小霞马雅琴
- 《论语》人生珍言对提升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当代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一、《论语》人生珍言对提升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当代意义
“人格是个体在先天生物遗传素质的基础上,通过与后天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独特的心理行为模式。”丰子恺先生曾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就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这三者的和谐统一,就是圆满健全的人格。提升中学生的健康人格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
- 马雅琴
- 关键词:健康人格《论语》中学生构建和谐社会
- 两千年史记学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纵观史记学研究两千多年来的进程与成就,可概括为"本""注""评""著""歌""戏""传""人""台""质"等十个方面。"本",即关于《史记》的各种版本,包括写本、刻本、全本、选本等,《史记》各种版本的兴盛与司马迁和《史记》研究的深入、广泛传播密切相关。"注",即对《史记》文本的考证、注释与研究,古今中外学者对《史记》文本研究呈现出从微观的文献史料研究到宏观的全本文献研究的飞跃。"评",即对司马迁与《史记》的评论,包括对《史记》编纂体例、实录精神、《史记》人物、文章风格等方面富有真知灼见的评论。"著",即对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的论著,这些论著呈现出诠释性、辨析性、普及性、理论性等特征。"歌",即传诵司马迁与《史记》的诗歌,用诗歌形式品评司马迁与《史记》,或在诗歌中运用《史记》典故作为比喻,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戏",即以戏剧形式反映司马迁、传播《史记》的史记戏,具有内容与形式的时代性、虚实相生的艺术构思、寓教于乐的教化功能等特点。"传",即以多种形式使《史记》故事、语句、人文观念广为流传颂扬,熏陶滋润人们的心田。"人",即研究司马迁与《史记》的学人,在他们身上体现出《史记》研究家与《史记》人文精神践行者两方面的特征。"台",即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平台,具有众多、学术、教化等特点,是司马迁人文精神与《史记》研究、传承与普及的载体。"质"即司马迁精神,或曰《史记》精神,为历代研究者探索、提炼、概括,为仁人志士、有责匹夫的人们所遵循。
- 丁德科马雅琴
- 关键词:史记学
- 蒙恬功过论说——基于《史记》的辨证考说
- 2014年
- 蒙恬是大秦的忠臣、名将,他为秦朝建立的功业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抗击匈奴、修筑长城、修筑直道,镇守边关十多年。关于其过失,蒙恬解剖为"绝地脉",司马迁批评为"不强谏"。可以认为,蒙恬"绝地脉"是在当时情境下一种无可奈何的自责,而司马迁"不强谏"的批评,未免有点强人所难的味道。即使"绝地脉"和"不强谏"成立,蒙恬也罪不至死。其悲剧在于他无意中卷入了秦朝宫廷争夺皇位继承人的政治斗争中。
- 马雅琴
- 关键词:《史记》功业辨证考说
- 论司马迁对屈骚传统的接受被引量:1
- 2008年
- 司马迁写作《史记》时,明显接受了屈原及其作品的传统。他不仅接受了屈原浓郁的抒情色彩,而且接受了屈原的文艺思想和其独具魅力的人格。
- 马雅琴
- 关键词:司马迁
- 试论司马迁与《史记》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策略——以陕西省关中地区为视阈
- 2010年
- 《史记》对中国文化的构建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对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有着深刻广泛的影响。《史记》蕴含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这些资源丰富多彩,蕴涵深厚,只有通过合理的开发与整合,才能使其在当今的旅游业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从而带动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同时使司马迁与《史记》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 马雅琴成荣强
-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旅游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