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兴良
-
![](/images/user-pic.gif)
-
![](/images/index-lm-pic2.jpg)
- 所属机构: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四川省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 陈敏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654被引量:3,400H指数:26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精神分裂症 皮革 制革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抑郁症
- 江学勤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6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 研究主题:悬灸 针灸 灸法治疗 腓肠肌痉挛 阳明经
- 陈自学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2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市中心医院
- 研究主题:疗效观察 寻常性银屑病 窄谱中波紫外线 他克莫司软膏 他克莫司
- 陈利华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21被引量:117H指数:7
- 供职机构: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三阴交 电针百会 睡眠剥夺 治疗痤疮 电针
- 田小平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7被引量:197H指数:8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功能性消化不良 针灸 针灸研究 量表 痉挛型脑瘫患儿
- 逆行射精的诊治现状被引量:1
- 2004年
- 陈兴良陈自学王久源张蜀武常德贵
- 关键词:逆行射精病因
- 艾盒灸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42例
- 2013年
- 目的:观察艾盒灸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42例,采用针刺后艾盒灸翳风穴;对照组38例,单纯用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20次后对比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62%,对照组总有效率89.4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艾盒灸翳风穴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 陈兴良陈敏
- 关键词:周围性面瘫针刺翳风穴
- 试论翳风穴在面瘫治疗中的地位被引量:11
- 2009年
- 针灸治疗面瘫,历史悠久,疗效确切。然而,在临床工作中,仍有部分面瘫患者经治疗后因疗效不佳而遗留后遗症。同时,文献报道各家治疗选穴不一,影响疗效评价。因此,有必要对针灸所选各穴的作用进行分析,以期提高针灸治疗面瘫的疗效,防止后遗症的发生。根据文献、现代研究和临床观察,笔者认为翳风穴在面瘫的治疗中具有重要地位,如中药方剂组成中有君、臣、佐、使一样,翳风穴在面瘫的针灸治疗中,处于“君”的位置。
- 陈兴良
- 关键词:面瘫翳风穴临证心得
- 风池穴刺法探析
- 风池穴(GB20)出自《灵枢·寒热》,属足少阳胆经,为足少阳、阳维脉的交会穴。本文介绍了风池穴的针刺方法、凤池穴的临床应用现状以及风池穴的针刺深度研究。
- 陈兴良陈敏
- 关键词:风池穴针刺疗法形态学
- 文献传递
- 风池穴刺法探析
- 2013年
- 通过临床实践,发现现有资料所述风池穴针剌方向,临床实际操作无法完成。认为注重针剌深度是可行的,并且是保证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关键,其针剌安全深度为35mm以内。
- 陈兴良陈敏
- 关键词:风池穴针刺针刺方向针刺深度
- 灸法治疗腓肠肌痉挛166例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观察悬灸和温针灸治疗腓肠肌痉挛的疗效。方法:用灸条悬灸或温针灸足三里。结果: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灸法治疗腓肠肌痉挛是方便、快捷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 江学勤陈兴良陈敏
- 关键词:腓肠肌痉挛穴位灸法悬灸温针灸
-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麻痹性斜视5例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悬灸、推拿治疗麻痹性斜视的疗效。方法:选择麻痹性斜视患者5例,采用相应穴位针刺,配合悬灸阳白、瞳子,推拿眼眶周围,对治疗前后斜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5例全部有效。结论:针、灸、推拿配合对麻痹性斜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陈兴良江学勤刘晓林
- 关键词:悬灸推拿斜视
- 一种拔火罐点火器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拔火罐点火器。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对拔火罐点火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拔火罐点火器,其包括点火棒,所述点火棒的一端设置有火焰出口,点火棒的另一端设置有手柄,所述点火棒...
- 陈兴良陈兴春陈杨陈敏徐春芳
-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探讨
-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是青壮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均有较大的影响。该病临床症状表现多样,易于反复发作,但由于病因复杂,导致临床分类、疗效令患者和医者均不满意。本文...
- 陈兴良
-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学发病机制
- 文献传递
- 颈6、7椎旁压痛点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观察针刺颈6、7椎旁压痛点对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1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以颈6、7椎旁压痛点为主穴,对照组以颈3、4、5夹脊穴为主穴,两组均采用电针治疗,于治疗前、治疗10次、治疗20次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程度进行评定,用症状、体征评价表对相关症状及体征进行综合评定。结果:治疗10次、20次后两组的VAS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下降更显著,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综合作用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以颈6、7椎旁压痛点为主治疗疼痛性颈椎病,疼痛的缓解和综合疗效均优于对照组,且取穴简便,对颈椎病的诊治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陈兴良陈敏
- 关键词:颈椎病电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