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霞
作品数: 32被引量:121H指数:6
  • 所属机构: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苏州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李璐寰
作品数:46被引量:258H指数:9
供职机构: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急危重症护理 急救 情景模拟教学 外科护理 教师标准化病人
丛小玲
作品数:79被引量:479H指数:12
供职机构: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急危重症护理 外科护理 外科护理学 急救 护生
杨艺
作品数:71被引量:452H指数:12
供职机构: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急危重症护理 外科护理 外科护理学 急救 实验教学
沈娟
作品数:44被引量:280H指数:10
供职机构: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急救 外科护理学 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 教学情境 护理教育
江春燕
作品数:17被引量:78H指数:4
供职机构: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急危重症护理 情景模拟教学 情景教学 护生 急救医疗服务体系
在线开放课程助学群组对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在线开放课程助学群组对学生深度学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1月学校选修《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课程的1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名。观察组组建助学群组,制定并实施深度学习助学策略,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践结束后,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成绩比较,以及认知、情感、动作技能、合作学习4个维度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认知、情感、合作学习3个维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作技能维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线开放课程助学群组以及深度学习助学策略能有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邹霞丛小玲杨艺李璐寰沈娟
“四位一体”产教融合模式在高职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探索“四位一体”产教融合模式在高职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构建“四位一体”产教融合模式,将2021年2月至2022年7月,在我院进行急危重症护理课程学习的99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021年2—7月(2019级)的50名学生为对照组,2022年2—7月(2020级)的49名学生为实验组。实验组应用“四位一体”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即组建教学团队、重构教学内容、开展校企实训教学、实施人文思政渗透。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理论、技能考核,急救核心能力调查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护生理论、技能成绩及急救核心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位一体”产教融合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生急救核心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符合临床实际需求。
邹霞李璐寰丛小玲杨艺王进
关键词:急危重症护理护理专业
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调查研究——以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课程教学为例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了解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为提升慕课教学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取自愿参加本研究的选修急救基本知识与技术课程的200名学生,采用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条目均分为3.50分,其中信息交互效能感得分最低。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互动交流、缺乏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缺乏有效的助学管理和学习策略、不能熟练使用办公软件等是大学生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构建包括学习目标设计、学习资源提供、学习策略引导、学习过程管理、学习评价与反馈等在内的完善的网络学习服务支持体系,提高学生网络学习效果。
邹霞
关键词:网络学习自我效能感
基于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框架的案例情景教学提升护生急危重症护理职业素质的教学设计与实践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在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中提高护生急危重症护理职业素质的教学方法。方法选取224名护理专业大专生为研究对象,实施基于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框架的案例情景教学,即“依托案例—情景设计、线上线下—以点带面”,对护生进行职业素质培养。结果护生对本次教学改革效果较满意。结论在急危重症护理课程教学中,实施基于EMSS框架的案例情景教学,有利于培养护生急危重症护理职业素质。
杨艺丛小玲李璐寰邹霞
关键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急危重症护理
基于急救社团的大学生急救能力培养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观察急救社团对大学生急救能力的培养效果,总结经验,为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提供经验和参考。方法:利用互联网平台与急救现场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基于大学生社团,对某高职院校的61名急救社团的大学生进行现场急救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采用调查问卷检验干预后效果。结果:培训后大学生急救原则、心肺复苏、止血包扎、骨折固定等急救能力得分和急救素养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急救社团对大学生急救能力培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急救能力的传播。(2)线上线下结合的急救培训形式,能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有利于急救知识和技术的传播。
杨淑寒唐萌邹霞
关键词:大学生社团急救知识急救技能
一种防针刺伤输液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针刺伤输液针,包括:输液管,所述输液管的出液端嵌套有输液针管;保护管,其设置在所述输液针管的外部,所述保护管的内部开设有针管槽;输液针柄,其固定连接在所述保护管的一侧;防滑胶垫,其对称设置在所述输液...
孙佳佳王蕊琪王进邹霞
应用职场体验式教学提高大专护生急救能力的研究被引量:2
2021年
探讨职场体验式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生学习效果和综合急救能力。
王进杨艺沈娟丛小玲邹霞李璐寰江春燕刘玮玮
关键词:急危重症护理实践教学急救能力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护生急救护理能力培养研究
2023年
目的:探索产教融合教学改革在高职“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0级4个班19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个班97名学生为实验组,2个班96名学生为对照组。实验组应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包括整合教学内容、实施校内校外实训、开展急救志愿者项目三个方面,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理论讲授、操作示教练习和实训模拟练习。结果:实验组学生的课程成绩、急救护理能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教融合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护生急救能力。
邹霞李璐寰丛小玲杨艺王进
关键词:急危重症护理急救能力校企合作
规范化疼痛护理对骨科脊柱病人的作用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规范化疼痛护理措施应用于骨科脊柱患者的效果。方法:我院60例骨科脊柱住院疼痛患者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运用规范化疼痛护理措施,对照采用常规护理,3天后采用自制疼痛护理调查表评价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实验组疼痛、睡眠、康复锻炼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疼痛护理可以有效缓解骨科脊柱病人疼痛,增加病人的睡眠时间、康复锻炼总量,促进其早期康复。
邹霞陆秀珍
关键词:脊柱骨科疼痛睡眠康复锻炼
高职护生临床思维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4年
目的:调查护理大专生临床思维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护理专业一、二、三年级学生356人作为调查对象,并采用临床思维能力调查问卷进行测量。结果:护理大专生临床思维能力总分为(50.12±12.70)分,处于一般水平;临床思维能力与不同年级、性别、是否实习或见习、是否听说过临床思维、对临床思维的了解程度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级和是否实习或见习是影响因素。结论:各院校和护理教育管理部门可通过优化各途径,提高临床思维能力。
王进李璐寰邹霞刘玮玮
关键词:护理临床思维能力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