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敏
作品数: 23被引量:72H指数:6
  • 所属机构: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四川省 成都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贺勇
作品数:153被引量:674H指数:1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肝肾综合征 冠心病 肝硬化 肝性脑病 血氨
祝烨
作品数:46被引量:213H指数:8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心力衰竭 冠心病 GENSINI评分 心脏磁共振 高血压
张静
作品数:37被引量:267H指数:10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检查 硬膜外镇痛 超声表现 早期康复 脑卒中
汪克纯
作品数:30被引量:137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变程度 OX40L 冠心病患者 原发性高血压
黄鹤
作品数:92被引量:325H指数:9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超声心动图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 心室功能 恒河猴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脏磁共振灌注成像在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6
2017年
心肌微循环功能不全被认为是冠心病以及不同类型心血管疾病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侵入性冠状动脉(冠脉)造影被认为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该项检查并不能很好地对冠脉病变严重性进行功能评估。非侵入性心肌灌注成像技术能够评估冠脉微血管的功能,帮助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及协助指导临床治疗决策,其中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灌注成像是一种可靠且稳定的检查方式,能够为局部心肌灌注提供准确的定量评估。由于具有多参数、多方位成像,空间分辨率高,非侵入性,无电离辐射等优点,CMR已经用于临床相关冠心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本文综述CMR灌注成像在冠脉血管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马敏祝烨贺勇
关键词:微血管阻塞
心血管合并症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死亡风险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1年内急性加重及死亡风险,探讨心血管疾病对老年COPD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COPD患者,依据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分为A、B组,A组合并心血管疾病100例,B组无心血管疾病合并症31例,A组根据不同心血管疾病分为四个亚组A1冠心病组(n=27)、A2心力衰竭组(n=24)、A3心律失常组(n=20)、A4高血压组(n=29),均随访1年,观察记录随访期间患者死亡率及急性加重次数,分析死亡相关危险因素。结果:A合并心血管疾病组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死亡率均明显高于B未合并心血管疾病组(t=9.574,χ~2=4.165 5,P<0.05);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死亡率在A组四个亚组间比较A2组>A1组>A3组>A4组(F=11.129,χ~2=8.042,P<0.05),淋巴细胞计数、合并心血管疾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为老年COP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心血管疾病为老年COP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COPD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1年内死亡风险增加,尤其合并心力衰竭老年患者。
张文书易英马敏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磁共振对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的预后评估被引量:2
2019年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有近一半的患者会发生微循环功能障碍或阻塞,临床上称为'low-reflow'或'no-reflow',均导致不良的临床预后。近年来心血管磁共振在评估心肌梗死的临床治疗策略和预防心肌梗死后不良左心室重构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阐述心血管磁共振在STEMI行再灌注治疗中的临床应用及争议,并探讨其未来的应用前景。
马敏贺勇
关键词:微血管阻塞心血管磁共振冠状动脉介入无复流
左卡尼汀治疗高龄慢性心力衰竭55例被引量:4
2014年
左卡尼汀是心肌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组织缺血缺氧时,左卡尼汀通过三羧酸循环氧化增加能量产生而提高组织器官的功能,提高心肌耐缺血缺氧的能力,防止心肌损伤〔1〕。本研究旨在探讨左卡尼汀对高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疗效和用药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病例资料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CHF住院患者110例,均为男性,年龄80~95〔平均(87±9)〕岁。
马敏汪克纯
关键词:左卡尼汀慢性心力衰竭脑钠素
2型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与左心室充盈压的相关性
马敏贺勇
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率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在急诊PCI术后冠脉无复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率(RDW)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预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冠脉无复流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于我院行急诊PCI手术治疗的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检测其治疗前的RDW和NLR,统计其急诊PCI术后冠脉无复流现象的发生情况,比较冠脉无复流和正常血流患者的RDW和NLR,分析患者RDW和NLR与其冠脉无复流的关系及其对冠脉无复流的预测价值。结果:66例患者急诊PCI术后冠脉无复流发生率为30.30%(20/66)。与正常血流患者比较,冠脉无复流患者RDW和NLR均升高(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RDW和NLR与其冠脉无复流均呈正相关(r=0.826,0.878,P<0.05)。进一步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急诊PCI术前RDW和NLR联合预测其术后冠脉无复流的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二者单独预测。结论:急诊PCI患者RDW和NLR与其术后冠脉无复流密切相关且两者联合预测患者术后冠脉无复流的价值良好,可能作为急诊PCI术后冠脉无复流评估的参考指标。
孙淋霞马敏金腊梅佘琼华晏娟贺勇
关键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冠状动脉无复流
AECGs-MTWA技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源性猝死的预测价值分析
2023年
目的探究24 h动态心电图微伏级T波电交替(AECGs-MTWA)技术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源性猝死(SC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7月期间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CHF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动态心电图(AECGs)检查,并借助时域分析法移动平均修正技术分析24 h AECGs-MTWA,测量V1导联及V5导联中的MTWAmax及8∶00amMTWA;随访1年,主要终点为SCD,次要终点为CHF死亡,根据患者结局将其分为存活组、SCD组、非SCD组,比较3组基线资料、V1导联及V5导联MTWA最大值及8∶00amMTW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对CHF患者SCD的预测效能。结果3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组V1导联及V5导联中的MTWAmax及8∶00amMTW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D组V1导联及V5导联中的MTWAmax及8∶00amMTWA均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活组、非SCD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分析,V1导联MTWAmax预测SCD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65、76.00%、88.50%;V5导联MTWAmax预测SCD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51、72.00%、92.30%;V1导联8∶00amMTWA预测SCD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46、80.00%、88.50%;V5导联8∶00amMTWA预测SCD的曲线下面积、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61、80.00%、90.04%。结论AECGs-MTWA技术对CHF患者发生SCD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
匡春元袁维姝石文海马敏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源性猝死动态心电图微伏级T波电交替
誓言无声
2020年
马敏
冠心病介入影像技术研究新进展被引量:6
2017年
近年来,冠心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仍然是人类生命和健康最大的威胁。由于其发病的普遍性,故早期、准确的诊断成为冠心病目前关注的焦点。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技术在冠心病临床诊疗中的价值也日益凸显。先进的影像学技术对冠心病患者的诊疗、预后、危险分层、功能评价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医学影像学的进步表现在影像诊断、介入治疗和网络技术等方面。展望未来,伴随着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超声斑点追踪技术、心脏磁共振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使更多的冠心病患者从中获益。
马敏贺勇
关键词:冠心病影像技术血管内超声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心脏磁共振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在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被引量:3
2022年
心力衰竭(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期阶段,是最常见、致残和致命的疾病之一。射血分数保留性心力衰竭(HFpEF)占总心衰人数的50%,其治疗较为特殊,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尤为重要。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CMR-FT)可以提供心肌的力学信息,在HFpEF相关疾病的功能评价、早期诊断、鉴别诊断以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的优势,本文综述了CMR-FT在HFpEF相关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梁士楚马敏贺勇
关键词:心脏磁共振成像心力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