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彦
-
![](/images/user-pic.gif)
-
![](/images/index-lm-pic2.jpg)
- 所属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所在地区:江苏省 南京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相关作者
- 刘嘉茵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544被引量:2,853H指数:23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体外受精 多囊卵巢综合征 子宫内膜异位症 辅助生殖技术 自然周期
- 冒韵东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156被引量:678H指数:13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子宫内膜异位症 体外受精 自然周期 IVF/ICSI 微刺激
- 钱晓乔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34被引量:150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自然周期 微刺激 结局分析 IVF/ICSI 妊娠率
- 黄洁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40被引量:189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IVF/ICSI 体外受精 自然周期 微刺激 结局分析
- 王媁
![](/images/user-pic.gif)
- 作品数:60被引量:256H指数:9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自然周期 体外受精 IVF/ICSI 微刺激 结局分析
- 一种新型经皮肤高位卵巢压迫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经皮肤高位卵巢压迫器,包括:滚轴和固定手柄;其中所述滚轴呈中空圆柱体状,滚轴分为三层,最外层为橡胶层,中间为加热层,最内层为支撑层;所述固定手柄包括中心轴、弯杆和手柄;所述中心轴穿过滚轴中心,中心...
- 袁纯高彦李梅钱易蒋春艳张园刘嘉茵
- 文献传递
- 卵巢/输卵管手术后合并卵巢功能减退患者自然周期/微刺激方案IVF/ICSI-ET助孕结局分析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探讨卵巢/输卵管手术后合并卵巢功能减退(DOR)患者行自然周期/微刺激方案IVF/ICSI-ET助孕的临床结局。方法本研究纳入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中心接受自然周期/微刺激方案IVF/ICSI-ET助孕治疗的DOR患者,共7862个周期。根据既往病史分为卵巢/输卵管手术组(A组)和未手术组(B组)两组,统计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促排卵及胚胎移植结局;并将A组患者根据手术类型进一步分为卵巢手术组(A1组)、输卵管手术组(A2组)及卵巢+输卵管手术组(A3组),比较3组间的助孕结局。结果(1)B组患者年龄显著高于A组[(42.34±0.09)vs.(40.33±0.04)岁,P=0.000],而两组间抗苗勒管激素(AMH)水平、基础FSH水平及体质量指数(BM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每周期获卵数、受精数、可移植胚胎数、未获可移植胚胎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鲜胚移植妊娠结局(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活产率显著升高(17.38%vs.13.62%,P=0.033)。(2)手术史分类比较:A1、A2、A3组间年龄、BMI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1组的基础FSH水平较其他两组显著升高(P<0.05);鲜胚移植周期结局分析中,A1组活产率较A2组显著降低(4.34%vs.9.33%,P=0.007),而3组间FET周期的临床结局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卵巢/输卵管手术虽然对卵巢储备功能以及在微刺激/自然周期IVF/ICSI-ET的药物反应性影响较大,但并未显著影响其IVF/ICSI-ET的最终结局;年龄因素与妊娠结局密切相关,手术诱发卵巢功能减退的年轻患者接受微刺激/自然周期方案的IVF-ET助孕结局较好。
- 袁纯蒋春艳王菁刁飞扬马翔刘嘉茵高彦
- 关键词:卵巢功能减退微刺激自然周期手术损伤
- HCG注射日不同卵泡直径比例分布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分析HCG注射日直径≥16mm的卵泡占≥14mm卵泡群的比例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探讨HCG扳机的最佳时机。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本中心接受短效长方案促排卵的IVF/ICSI治疗周期,符合纳入标准的共2 391周期。根据HCG日卵泡群直径分布的不同,以直径≥16mm的卵泡占直径≥14mm卵泡群的比例分为三组:高比例组(>75%)、中比例组(50%~75%)、低比例组(≤50%),比较三组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结果三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基础FS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窦卵泡数(AFC,双侧)在高比例组[(14.65±4.07)]显著低于低比例组[(16.10±4.38)]及中比例组[(15.26±4.22)](P<0.05);高比例组获卵数[(9.43±4.36)]显著低于低比例组[(12.62±5.28)]和中比例组[(11.00±4.28)](P<0.05),且全胚冷冻率(39.73%)也显著低于低、中比例组(分别为57.88%和43.38%)(P<0.05);三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和中重度OHSS的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流产率在低比例组(1.61%)显著低于中、高比例组(分别为10.48%和15.17%)(P<0.05)。结论 HCG日直径≥16mm的卵泡占≥14mm卵泡群不同的比例分布并不显著影响IVF/ICSI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妊娠率。
- 张婷吴春香刁飞扬马翔张园钱易高彦王炜冒韵东刘嘉茵
- 关键词:HCG注射日临床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
- 不同分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促排卵的妊娠结局比较被引量:13
- 2018年
-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分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行IVF/ICSI-ET时使用长方案和拮抗剂方案促排卵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经腹腔镜或经腹手术分期、行IVF/ICSI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共583个周期,根据促排卵方案不同分为超长方案组、短效长方案组和拮抗剂方案组,比较3组不同方案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结果 (1)Ⅰ、Ⅱ期和Ⅲ、Ⅳ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不同促排卵方案的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和种植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2)不同分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超长方案组促性腺激素(Gn)使用总量和刺激天数均显著高于短效长方案组和拮抗剂方案组(P<0.05);拮抗剂方案组的受精率高于短效长方案组和超长方案组;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拮抗剂方案组IVF的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均高于超长方案组和短效长方案组(P<0.05);(3)Ⅰ、Ⅱ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使用3种不同促排卵方案的获卵数均显著高于Ⅲ、Ⅳ期患者(P<0.05)。结论拮抗剂方案可以用于不同分期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促排卵,其可获得与长方案相似的妊娠结局,还能减少药物治疗的费用和时间。
- 吴春香丁卫王琳刁飞扬高彦孟艳王炜钱易侯振冒韵东刘嘉茵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长方案拮抗剂方案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心理状态评估和心理治疗被引量:5
- 2023年
-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排卵障碍性疾病,在内分泌及代谢紊乱、体形外貌不满、不孕等多方面因素的协同作用下,PCOS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抑郁、焦虑等心理疾患高发。PCOS母体高雄激素水平及代谢紊乱造成的不良子宫内环境可能导致其子代下丘脑神经内分泌发育异常,引发子代远期发生行为、认知及情感障碍的风险增加。总结PCOS患者的心理特点,分析其心境障碍形成的原因,论述PCOS心理状态评估的方法,并就PCOS子代心境障碍相关研究进行汇总分析,最后对PCOS心境障碍的治疗手段进行总结。建议患者在明确PCOS诊断的同时进行焦虑、抑郁筛查,对筛查阳性者及时进行诊疗及随访管理,通过心理治疗、生活方式干预、代谢调节、调整月经周期、促排卵治疗,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 徐嗣亮马翔刘嘉茵高彦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心理测定学心理疗法
- 卵巢功能减退患者采用自然周期/微刺激方案治疗策略
- 高彦冒韵东
- GnRH-a对卵巢黄体期生殖激素水平及卵泡募集的影响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黄体期垂体生理性抑制的情况下,应用GnRH-a后对于垂体和卵巢激素分泌水平及卵泡发育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体外受精(IVF)或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CSI)治疗的不孕妇女,给予常规长方案促排卵,并随机分为短效达菲林组(14人)及长效达菲林组(6人),两组分别于黄体中期开始给予每日短效达菲林0.05mg皮下注射或长效达菲林1/3支(1.25mg)单次注射处理。测定患者注射0、2、4日(对应于排卵后第7、9、11日)以及下一月经周期第2日外周血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及孕酮(P)水平。结果:两组FSH,LH水平在用药后第2天均达到最高值,随后呈现逐渐下降趋势,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E2水平在用药后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是不同时间点间差异无显著性。短效达菲林组P水平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长效达菲林组P水平在用药后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但是各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自然周期黄体期或服用短效避孕药周期应用GnRH-a是否能使FSH及LH升调节,从而使得卵泡过早募集。
- 高彦冒韵东王炜马翔钱晓乔刘嘉茵
- 关键词:GNRH-A黄体期FSHLH
- 自然周期卵泡早排的预测及提前取卵价值评估
- 2024年
- 目的探究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患者采用自然周期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助孕中影响卵母细胞提前排逸的因素,比较患者扳机后提前及正常取卵的治疗结局,评价提前取卵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4月期间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采用自然周期IVF/ICSI-ET助孕的815名DOR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取卵日卵母细胞是否提前排逸分为取卵日卵母细胞未早排组(A组,n=712)和取卵日卵母细胞早排组(B组,n=103)。再依据扳机后取卵时间分别将A、B两组细分:扳机后36 h取卵(A1组和B1组,扳机日血LH<20 U/L)和扳机后24 h取卵(A2组和B2组,扳机日血LH≥20 U/L),分析比较4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及妊娠结局。结果各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抗苗勒管激素水平及月经情况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促排卵情况比较:取卵时间相同时,未早排患者与早排组相比(即A1组与B1组、A2组与B2组相比),取卵周期起始第3天最大卵泡直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水平及扳机药物种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1组患者扳机日E_(2)、LH及孕酮(P)水平均显著低于B1组(P均<0.05)。卵母细胞未早排两组间实验室及临床结局比较:正常取卵A1组的受精率及卵裂率均较提前取卵的A2组显著提高,而A2组无可移植胚胎率显著高于A1组(P均<0.05);两组间的未获卵率、胚胎形成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率、鲜胚移植率、全胚冷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鲜胚移植周期中,两组间的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1组的累积HCG阳性率、累积临床妊娠率、累积活产率均显著高于A2组(P均<0.05)。结论在自然周期卵泡发育过程中,若LH峰提前出现,相比正常时间收集卵母细胞,采�
- 徐嗣亮夏心如蒋春艳钱易李梅马翔刁飞扬刘嘉茵高彦
- 关键词:自然周期辅助生殖卵巢功能减退
- 微刺激和自然周期中IVF和ICSI的结局分析
- 2014年
- 目的 :探讨高龄、因卵巢功能减退、有诱导排卵禁忌证等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采用克罗米芬微刺激或自然周期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治疗,分析关于卵母细胞质量及胚胎发育潜能的数据。方法:分析微刺激周期和自然周期不同受精方式下的实验室数据,包括获卵率、卵子成熟率、正常受精率、正常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结果:2010年1月~2012年11月,共完成IVF/ICSI治疗周期2 565个,其中克罗米芬微刺激周期1 752个,自然周期813个。随着周期数的增加,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妊娠率及临床妊娠率呈上升趋势。结论:对于卵巢功能减退、高龄、有诱导排卵禁忌证等卵巢低反应的患者,优质胚胎率低下和(或)反复移植失败的低生育力患者,使用微刺激或自然周期方案是优先选择的方案。
- 冯婷钱晓乔高彦王媁刘嘉茵
- 关键词:自然周期微刺激胚胎发育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自然周期或微刺激IVF/ICSI治疗结局分析
-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用自然周期体或微刺激促排卵体外受精(IVF/ICSI)方案临床结局,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在降低用药剂量和缩短治疗时间的相关指标.
方法:实施自然周期或微刺激IVF/ICSI的子宫...
- 高彦王媁黄洁钱晓乔刘嘉茵冒韵东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自然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