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平
所属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所在地区: 北京市 研究方向: 文化科学 发文基金: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相关作者
韩龙淑 作品数:82 被引量:376 H指数:11 供职机构:太原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数学教学 数学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 教学 刘长红 作品数:6 被引量:11 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数学评价 TIMSS 初中生 数学认知 数学认识 汪秉彝 作品数:32 被引量:1,070 H指数:20 供职机构:贵州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数学情境 数学教学 数学情境与提出问题 数学问题 数学教育 祝玉兰 作品数:6 被引量:45 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市第十一中学 研究主题:数学教学 创设情境 数学情境 中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郑雪静 作品数:44 被引量:150 H指数:6 供职机构:泉州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高等数学 高中生 高等数学教学 数学 高中数学
TIMSS 2015高中数学评价框架 被引量:2 2015年 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趋势研究(The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简称TIMSS),是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简称IEA)组织的大型国际教育评价研究项目.该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各国中小学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的发展趋势,研究各国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同文化背景、教育制度等影响因素的关系,帮助各国提升数学和科学教育质量. 曾小平 洪小辉关键词:数学评价 国际教育 TIMSS 中小学数学 数学思考 例谈数学中的反直觉现象 2019年 培养学生直觉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运用直觉思维得出的结论一定正确吗?小学数学课程内容中存在很多与学生的直觉认识相违背的现象,正因此,学生往往会得出错误的结论.“反直觉”现象作为学生犯错的一个原因值得被作为教学资源加以研究与利用. 贾轩 曾小平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 教学资源 直觉思维能力 学生犯错 学习动机与数学教学 2005年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努力学习、追求学业成就的驱策力量,它是将学习愿望、理想、意志转化为学习行动的内在力量.学习动机作为学习活动的一种内部动力,具有三种功能:第一,激发功能,它能引起和发动个体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的原动力:第二,指向功能,它能指引学习活动向某一目标进行; 曾小平 祝玉兰关键词:学习动机 数学教学 学业成就 学习愿望 内部动力 数学“情境—问题”教学对数学探究学习的思考 被引量:27 2009年 数学"情境—问题"教学认为:有效的数学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有效的启发指引下进行自主建构的数学探究学习,它以获取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维能力为主要目标.数学"情境—问题"教学实践探索出的探究学习模式有"质疑—挑战"、"猜想—论证"、"感悟—发现"、"探索—讨论"等.发挥探究学习作用的途径主要有:结合数学学科内容,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与发现;不急于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留给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与空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坚持以鼓励为主的积极评价方式. 曾小平 汪秉彝 吕传汉关键词:数学探究 数学情境 以问题驱动数学教学 2006年 “以问题驱动数学教学”的基本程序
“课例(一)”让学生在探索“相似多边形的性质”的活动中经历了数学的“再发现”和“再创造”,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方法的理解和思想的领悟.这节课条理清晰,步步深入,体现了“以问题驱动数学教学”的四个基本程序。 曾小平关键词:数学教学 数学知识 多边形 对一类开放性探索规律问题的研究 2021年 规律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向发展"(出自《现代汉语词典》)。可见,规律是稳定存在的、普遍的、多样化的、有条件的联系。某一事物的规律虽然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并不唯一,一旦条件发生变化,规律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如果从探索方法和结果两个方面来看,小学数学中的探索规律问题可以归为三种类型,一是探索方法不同结果不同,二是探索方法不同结果相同,三是探索方法相同结果不同。 唐盼盼 宋绍萱 曾小平关键词:小学数学 开放性 《现代汉语词典》 TIMSS 2015对初中生数学认知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2 2019年 TIMSS 2015高度重视对初中生数学认知的评价,将数学认知分为"知道""运用"和"推理"三个维度,划分为"较低""中等""较高"和"高级"四个国际基准。TIMSS 2015对39个国家和地区的27余万初中学生的研究表明,学生的数学认知存在性别差异,存在不平衡性和发展上的地域差异,这对优化我们的数学教育评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曾小平 刘长红关键词:TIMSS 数学认识 数学评价 七年级学生“数感”的调查与分析——兼谈与国际比较 被引量:9 2008年 新课程改革高度关注发展学生的数感,将其作为促进学生数学理解和数学思考的重要方式.我国七年级学生数感的发展特点有:强于准确计算,并能有效理解数的意义和大小,善于借助对小数意义的理解来认识分数;不能充分理解分数运算的意义和作用,数的等量表征方式比较单一,不会合理地选择度量的基准,不会灵活地进行合理估算.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教师应重视对数的含义的理解,重视对估算意义和作用的理解,重视问题解决活动. 夏小刚 曾小平关键词:数感 数学理解 TIMSS2015小学数学评价:框架、结果与启示 被引量:5 2017年 TIMSS2015小学数学评价发现,国际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成就正在逐渐提高,东亚学生的表现优异,早期数学启蒙活动、学校文化氛围与师资力量、学习态度和教学参与度等因素影响数学学习成绩。鉴于此,为了促进我国数学教育的健康发展,我们要继承数学教育传统吸收先进教育理念,改善数学教育评价关注儿童思维发展,并重视培养优秀教师和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态度。 曾小平初中数学评价TIMSS 2015框架 被引量:1 2017年 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成就趋势研究(The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简称TIMSS),是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简称IEA)组织的大型国际教育评价研究项目.该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各国中小学数学和科学教育成就的发展趋势,研究各国数学和科学教育成就与文化背景、教育制度等的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帮助各国提升数学和科学教育质量. 郑雪静 曾小平关键词:数学评价 TIMSS 中小学数学 国际教育 影响因素 数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