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涛
作品数: 52被引量:38H指数:3
  • 所属机构: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 所在地区:北京市
  • 研究方向:金属学及工艺

相关作者

陈利华
作品数:99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履带板 淬火 锻件 液态模锻 特种车辆
任雁
作品数:90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特种车辆 定位装置 车体 涂装 车辆使用
李永梅
作品数:39被引量:12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履带板 淬火 耐磨性 高频感应加热 关键部位
闫晓红
作品数:39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淬火 耐磨性 零部件 高频感应加热 关键部位
刘勇涛
作品数:31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研究主题:履带板 锻件 锻造成形 液态模锻 车辆使用
左/右前附板定位焊接工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左/右前附板定位焊接工具,属于涉及装甲车体定位焊接技术领域,该工具包括支撑架、螺栓;通过支撑架1加上螺栓2实现左/右前附板的关联,保证相关尺寸要求,实现左/右前附板在车体甲板的定位焊接。通过对于左前附板、...
耿景刚李凤军郭殿军王洪臣任雁王思涛王亮
文献传递
主动轮齿盘毛坯的铸造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轮齿盘毛坯的铸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砂芯上下方向叠加的方式进行铸造,包括以下步骤:铸件在一个砂芯内成型;将砂芯组合, 使铸件的内浇口联通成一体;采用一个直浇口一次性浇注成型;对浇注后的组合锻件进行型...
刘勇涛陈利华王长顺李宏伟邓咏梅王思涛肖林林邬晓颖任雁
文献传递
一种端联器的四工位式感应淬火机构及方法
本发明一种端联器的的四工位式感应淬火机构及方法,属于钢制件感应淬火热处理技术领域,能够提高批量性端联器连续感应淬火生产效率和质量。该机构和方法采用圆形转盘结构形式,工作转盘上部安装有上料位(下料位)、工件姿态检测位、淬火...
李永梅王亮闫晓红葛军陈利华王思涛邬晓颖翟新晁孙波何中永
文献传递
一种高频感应加热局部热处理装置
本发明属于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提高履带板着地筋耐磨性的高频感应加热局部热处理装置。能够对履带板着地筋等零部件进行局部热处理,通过执行局部高频感应加热淬火和冷却等热处理步骤,在保证基体性能不变的情况下,提高...
闫晓红葛军翟新晁陈利华王思涛邬晓颖李永梅
一种履带板用高强钢热处理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履带板用高强钢热处理方法,包括模锻成型、预先热处理和二次热处理。通过锻造成形方法获得毛坯,经过预先热处理细化组织晶粒,消除锻造后的组织缺陷,降低硬度,再经二次热处理获得整体更高强度、更高韧性以及更好的延伸率...
赵慧陈利华王延龙邬晓颖李永梅王思涛孔晓华王攀利刘勇涛
双联齿轮的感应加热高频热处理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联齿轮的感应加热高频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高频设备输出端将具有双向感应环的仿形成磁环流感应器装卡到位,调节高频设备的屏压:12±0.5KV,屏流:4.5A,栅流:1.2A,回压:7...
毕泗元李顺葛军王延龙闫晓红张静陈利华王思涛吴晓颖李宁
文献传递
挤压铸造SiCp/2A50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研究了在常规铸造工艺下使用挤压铸造方法制备SiC颗粒增强2A50的复合材料,分析了复合材料及增强相的微观组织,检测复合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并探讨复合材料中SiC的强韧化机理以及SiC颗粒体积分数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使用挤压铸造工艺制备的材料力学性能明显高于铝合金基体;SiCp/2A50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提高是位错强化、界面强化和时效强化等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SiCp颗粒的体积分数应控制在20%左右,才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张新姚莎莎王长顺白洁张宝东隋国生王思涛
关键词:力学性能
一种高强钢扭力轴防氧化脱碳热处理工艺方法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强钢扭力轴防氧化脱碳热处理工艺方法,该方法在扭力轴两端花键处涂抹抗高温防氧化脱碳涂料,采用抗高温氧化脱碳涂料保护花键部位,两端进行涂料保护后在氮气保护气氛下进行热处理,通过调整控制炉内气氛比例,使得加热过...
李永梅陈利华邬晓颖任雁赵慧王延春闫晓红王思涛翟新晁齐然高植赵元春
高性能铝合金结构件液态模锻技术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介绍了液态模锻成形技术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国内外液态模锻成形技术和成形设备的发展现状,并介绍了铝合金及其复合材料液态模锻成形零部件的实例;指出了液态模锻在成形技术方面存在的难点,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对液态模锻成形技术和成形设备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李顺李宏伟张新王长顺胡锦川王思涛杜之明王成
关键词:液态模锻铝合金
间隔环亚温淬火工艺研究
2016年
装甲车辆用间隔环材质为45钢,探讨了采用亚温淬火工艺对装甲车辆用间隔环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780℃亚温淬火,其内部组织为细小马氏体,其强韧性好,亚温淬火后残留铁素体呈细小针状,且钢的强度、硬度降低不多。与传统的淬火工艺相比,亚温淬火能够有效避免间隔环淬火裂纹的产生,大大降低淬火变形。对于尺寸较小、结构复杂的零件,亚温淬火工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闫晓红邬哓颖葛军王思涛张国振魏敏林灿祝国荣闫徳媛
关键词:亚温淬火金相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