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亮
作品数: 19被引量:55H指数:5
  • 所属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研究方向:天文地球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

相关作者

张亚军
作品数:69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断层 测井数据 断层封闭性 渗透率 测井曲线
代寒松
作品数:29被引量:26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研究主题:四川盆地 塔里木盆地 阿克库勒凸起 油气运移 滨里海盆地
郝晋进
作品数:26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测井曲线 储层预测 准噶尔盆地南缘 测井数据 井段
张静
作品数:57被引量:708H指数:1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研究主题:白云岩 四川盆地 储层预测 碳酸盐岩 储集层
刘雄志
作品数:70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研究主题:测井曲线 油藏 孔隙度 地震数据体 粗化
油田开发阶段地震波形解释及应用
2022年
目前的精细地震预测技术很大程度上是勘探阶段地震解释技术的延伸,受研究方法与复杂地质条件影响,在解决油田开发阶段小尺度储层描述时仍具有较大局限性。针对开发阶段小层解释与储层预测的要求与难点,建立了不同于勘探阶段地震资料解释的思路,提出了开发阶段地震波形解释工作流程,将地震资料解释从原有的大尺度波组特征分析细化至波形特征分析。具体包括3个步骤:(1)建立地震波形与岩性/储层结构的关系,统计层面顶界地震相位变化特征;(2)基于岩性组合与地震波形变化关系,分区带变相位解释开发小层;(3)开展深度域地震波形指示高精度储层定量预测。在上述研究步骤中均充分考虑地震波形特征。以哈法亚油田Hartha油藏为研究对象,利用地震波形刻画生屑滩、约束开发小层解释、指示储层反演,研究成果符合开发阶段高精度储层预测要求。
郝晋进石兰亭张亚军洪亮
关键词:地震波形油田开发
滨里海盆地东南缘石炭系MKT组“反向前积”构型的性质被引量:2
2018年
"前积"是油气勘探中常见的沉积构型,多为沉积物由物源区向卸载区逐步堆积叠加而成,其倾向指向卸载区。滨里海盆地东南缘中区块MKT组泥岩内部由一系列向西(早期隆起物源区)倾斜的"反向前积层"构成,由于其成因存在较大的争议,导致了研究区石炭系沉积演化规律缺乏统一认识,制约了后续勘探工作的开展。文章以区域背景、钻井、地震资料为基础,通过沉积作用、岩性、古地理位置、形态与规模等要素分析比较,对"反向前积"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提出MKT组属于深水牵引流沉积而非水进退积楔,"反向前积"是其沉积物在深水牵引流作用下向陆迁移而形成的特殊沉积构型。最终,文章尝试对MKT组沉积演化进行分析总结,并将其划分为:初始形成、强烈作用、晚期衰退和后期调整4个阶段。MKT组深水牵引流沉积的发现不仅完善了宾里海盆地东南缘石炭系沉积演化规律,为后期工作扫清了障碍,丰富了盆地的沉积类型,更为全球古生界深水牵引流研究提供了宝贵实例。
代寒松陈彬滔郝晋进刘雄志洪亮赵旭邓国鑫
关键词:深水牵引流沉积石炭系滨里海盆地
南图尔盖盆地Doshan地区底辟构造的发现及勘探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Doshan地区新发现的底辟构造具有典型的双重性,其浅层碳酸盐岩底辟在叠加于下伏深部底辟构造上的同时,还保持与下部底辟构造形态的一致性。底辟构造规模普遍较小,平面多呈NW-SE向展布。综合区域应力背景、塑性层形变、裂解气显示等相关要素分析,认为底辟构造属深源型底辟,其形成发育主要受控于晚白垩世。南图尔盖盆地大规模走滑、抬升变形过程中,基底深部古断裂再次活动导致深部物质沿断层小规模上拱。此类构造的发现在为构造研究提供全新模式的同时,也为南图尔盖盆地油气勘探提供了一个新的领域。在位于斜坡-潜山带的底辟构造,有着良好的油气成藏条件,是寻找相关构造、岩性油气藏的理想区域,应作为后期油气勘探的重点。
代寒松洪亮张明军张静张亚军王鑫
关键词:底辟构造
断陷湖盆陡坡带扇三角洲—滑塌扇复合扇体的沉积演化及油气地质意义——以中非地区Melut盆地A凹陷白垩系为例
2024年
【目的】扇三角洲—深水滑塌扇组成的复合扇体作为断陷盆地陡坡带重要的粗粒沉积体系和油气储层,其展布范围、演化期次、成藏模式等一直是湖盆沉积和成藏研究的热点。【方法】以中非地区Melut盆地A凹陷高精度三维地震和钻测井资料为基础,采用岩心观察、层序划分、地震反射特征与地震属性分析等方法,对扇三角洲—滑塌扇复合扇体的沉积特征与演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与结论】发现研究区复合扇体的沉积相类型包括扇三角洲和重力流成因的滑塌扇,滑塌扇具有两类形貌特征,第一类为受坡折控制的线状供源滑塌扇,第二类为受较陡地形坡度控制的单点供源多级滑塌扇。白垩系研究层段刻画出五期扇体,单期复合扇体内部具有退积特征,多期复合扇体具有“先进积、后退积”的垂向演化特征,其中下白垩统Renk组沉积末期复合扇体规模最大,达到148 km^(2)。复合扇体演化主要受幕式构造活动、古地貌和物源供给,以及相对湖平面变化的影响,构造活动强烈、物源供给充足、短轴构造隆升幅度大的时期,复合扇体规模更大,相对湖平面下降初期和上升初期滑塌扇最为发育。提出A凹陷早白垩世和晚白垩世发生沉积格局转换的新认识,明确了断陷期陡坡带扇三角洲-滑塌扇复合扇体的勘探潜力,指导了勘探部署。
陈彬滔马轮洪亮史忠生庞文珠薛罗王磊代寒松赵艳军
关键词:白垩系扇三角洲成藏模式
滨里海盆地中区块晚石炭世MKT层"反向前积"沉积现象成因分析
洪亮代寒松李国斌张亚军
伊拉克H油田上白垩统Hartha组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成岩相特征及地质建模被引量:1
2022年
孔隙性生物碎屑灰岩是中东地区主要储层类型之一,具有非均质性强、孔隙类型差异显著且微观孔隙结构复杂等特征。成岩作用是造成上述特征的重要原因,成岩相研究是综合分析成岩作用对储层影响的重要方法。针对伊拉克H油田上白垩统Hartha组缓坡相生物碎屑灰岩,开展了岩心成岩作用表征、成岩相划分及孔喉特征分析、成岩相测井响应及神经网络学习、成岩相空间约束条件分析及地质建模等研究工作。结果表明,研究区Hartha组顶部HA层发育孔隙型碳酸盐岩储层,对储层质量造成影响的成岩作用主要为海水胶结作用、埋藏胶结作用、准同生溶蚀作用、埋藏溶蚀作用、压实作用和白云石化作用。依据成岩作用差异和孔隙类型差异,划分出5种岩心成岩相类型,分别为原生孔隙型、溶孔型、体腔孔型、晶间孔型和微孔型。将岩心成岩相及测井曲线特征进行标定,划分出3种差异较为明显的测井成岩相,通过基于岩心标定的常规测井曲线进行神经网络学习,对非取心井进行测井成岩相识别。以单井成岩相为基础,铀/钍钾比、层序界面距离、纵波时差3种属性为空间约束,建立了研究区三维成岩相模型。研究成果为孔隙性生物碎屑灰岩成岩相表征与建模提供了方法与实例。
吕洲杜潇王友净张杰李楠王鼐王君洪亮郝晋进
关键词:孔喉结构成岩作用成岩相地质建模碳酸盐岩
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基岩储集层流体作用机制与成岩改造被引量:2
2020年
基于岩心观察与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等分析,结合稳定碳氧同位素组成、元素含量、流体包裹体、地层水等地球化学测试,研究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浅变质火山碎屑岩基岩缝-洞型储集层流体作用机制与成岩改造。得到以下几点认识:①基岩发育风化段、内幕段两套储集层,内幕段存在优质储集层发育带,达到Ⅰ类储集层门限;②次生孔隙为碳酸盐矿物、长石、凝灰质等溶蚀形成;③成岩流体包括大气淡水、深部岩浆热液、有机酸以及含烃流体;④储集层成岩改造分为初始固结成岩、早期表生风化淋滤、中期构造破裂-胶结-溶蚀并存、晚期有机酸-岩浆热液叠加溶蚀等4个阶段,其中第2与第4阶段分别为基岩风化壳与内幕溶孔-溶洞型储集层的主要成因阶段。
李娟卫平生卫平生石兰亭陈广坡彭威孙松领张斌洪亮
关键词: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
海拉尔盆地浅变质岩潜山岩性控储特征及储层岩性序列识别被引量:15
2018年
岩性识别是变质基岩储层评价的核心与难点,以海拉尔盆地贝尔凹陷布达特群浅变质基岩潜山为例,应用岩心、薄片、测井、地震资料,通过测井交会和地震相等方法,识别与建立主要岩性的测井-地震响应标准。从风化淋滤和断裂对储层的改造程度上,分析岩性对构造裂缝、溶蚀孔隙等主要储集空间发育的控制作用。通过岩性、物性、油产量的定量统计方法,建立不同级别储层与岩性序列的对应关系,应用地震频谱聚类、多属性神经网络聚类等物探技术对储层岩性序列进行平面预测。结果表明:布达特群复杂浅变质基岩发育5类9种主要岩性,它们具备不同的测井响应值与地震反射特征。不同岩性的矿物成分、含量、岩石强度、抗风化能力差异性控制储层发育程度及类型。储层岩性序列分为4类,Ⅰ类岩性序列为含火山碎屑沉积岩、正常沉积岩的中—细粒岩,为好储层,日产油大于15 t;Ⅱ类岩性序列为火山碎屑岩,为较好储层,日产油1~15 t;Ⅲ类岩性序列为沉积火山碎屑岩和正常沉积岩中的泥质岩,为中等储层,日产油小于1 t;Ⅳ类岩性序列为中基性火成岩类,为差储层,试油为干层。研究区优质储层发育区主要分布于贝15、贝38、贝32井区和塔拉汗构造带东部与中部地区。
李娟李娟陈广坡孙松领陈广坡张斌
关键词:岩性预测布达特群海拉尔盆地
Muglad盆地Kaikang槽西斜坡沉积演化及其油气地质意义被引量:4
2019年
Muglad盆地Kaikang槽西斜坡为富油气区带,但一直未获得重大勘探发现。为研究其油气成藏条件和多期构造运动的控藏机理,开展了精细地震解释、沉积相分析和沉积演化研究。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经历了3期重要的构造运动,形成了2套主力含油气系统,分别为上部的Nayil组上段湖相泥岩盖层-Nayil组下段三角洲相砂岩储层组合和下部的Aradeiba组湖相泥岩盖层-Bentiu组河流相砂岩储层组合;②早白垩世第Ⅰ裂陷-坳陷期控制了斜坡区AG组烃源岩的展布范围,晚白垩世第Ⅱ裂陷-坳陷期控制了下部储盖组合的圈闭形成,古近纪第Ⅲ裂陷-坳陷期对应于研究区的主力生排烃期。上述3期构造运动造就了研究区"断层-盖层控藏、多层系差异聚集"的油气富集模式。
洪亮陈彬滔刘雄志惠学智房乃珍苏玉平
关键词:油气成藏
油田开发阶段地震波形解释及应用
目前的精细地震预测技术很大程度上是勘探阶段地震解释技术的延伸,受研究方法与复杂地质条件影响,在解决油田开发阶段小尺度储层描述时仍具有较大局限性。针对开发阶段小层解释与储层预测的要求与难点,建立了不同于勘探阶段地震资料解释...
郝晋进石兰亭张亚军洪亮
关键词:地震波形油田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