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强
-

-

- 所属机构: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所在地区:湖南省 长沙市
- 研究方向:金属学及工艺
相关作者
- 袁武华

- 作品数:126被引量:475H指数:11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
- 研究主题:残余应力 多层喷射沉积 快速凝固 SIC 耐热铝合金
- 余刚

- 作品数:2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合金成分 连铸工艺优化 连铸工艺 高温塑性 连铸坯
- 刘泽亚

- 作品数:26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湖南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
- 研究主题:台架试验 胶合 转炉 淬透性 精炼技术
- 周恒

- 作品数:2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本构方程 流变应力 热压缩变形 钢组织 微合金化
- 预热温度对5CrNiMo钢表面堆焊Stellite6涂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20年
- 通过在5CrNiMo模具基材上用等离子弧堆焊Stellite6涂层,研究了预热温度对Stellite6涂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堆焊层组织主要由树枝状晶体的Co固溶体和枝晶间的Co-Cr与碳化物形成的共晶组织组成,预热温度的提高延缓了堆焊层冷却过程,导致堆焊层中部的晶粒大小随预热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预热温度的提高改变了碳化物的形貌,预热温度为300℃时,碳化物分布最为均匀,柱状晶晶粒最小,是较为理想的组织。随预热温度的升高,热影响区针状马氏体减少且变细。热影响区马氏体的形成是其硬度偏高的原因,当预热温度为300℃时,热影响区的硬度最为均匀。
- 张鹏崔明亮傅强袁武华
- 关键词:预热温度堆焊
- 预热温度对微弧等离子弧单道焊残余应力和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20年
- 文中通过数值模拟建立了微弧等离子弧焊的模型,研究了不同预热温度对微弧等离子弧单道焊残余应力的影响规律,通过X射线残余应力仪测量了焊后件的残余应力,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等离子弧堆焊过程中的预热提高了热输入,使焊接熔池变深,热影响区变宽;焊后最大残余应力发生在热影响区内,最大残余应力在y方向上,最大值为1022 MPa,且为拉应力。随着预热温度的提高,最大残余应力逐步下降,最大残余应力区域逐步向外扩展,趋势与热影响区的一致。最大显微硬度值在热影响区,随着预热温度的提高,硬度逐步在提高。热影响区内产生的马氏体组织是硬度提高的根本原因。
- 张鹏崔明亮傅强袁武华
- 关键词:预热温度残余应力
- 微合金中碳钢的热压缩变形流变行为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为了对冷镦钢的生产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优化其生产工艺,在MMT-200热模拟机上进行热压缩变形实验,研究了微合金中碳钢热变形流变应力行为,试验温度为800~950℃,应变速率为0.01~20 s-1.结果表明:真应力随变形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应变速率的增大而增大,表现出正的应变速率敏感性;材料热变形过程中伴随着铁素体动态再结晶并超量析出.获得了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来描述的微合金中碳钢的本构方程,其变形激活能为306.79 kJ/mol.
- 袁武华周恒傅强
- 关键词:热压缩变形本构方程流变应力
- 10B15冷镦钢连铸坯的高温塑性被引量:3
- 2011年
- 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机研究了10B15冷镦钢(%:0.17C、0.16Si、0.46Mn、0.017P、0.025S、0.0002Ti、0.000 8Als、0.001 4B)150 mm×150 mm连铸坯应变速率0.0005~0.001s^(-1)在700~1 000℃的热塑性。结果表明,10B15冷镦钢连铸坯在850~900℃有高温脆性;应变速率的降低促进动态再结晶的发生,可以提高高温塑性;细小的B、Ti和Al的氮化物在晶界的析出起晶界钉扎作用,阻碍了晶界的滑移和动态再结晶的发生,从而使钢的高温塑性降低。
- 余刚袁武华刘泽亚傅强
- 关键词:高温塑性动态再结晶
- 控轧控冷工艺参数对B微合金化中碳钢组织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机的热压缩实验,研究了在760~820℃变形、750~840℃初始冷却并控轧控冷的微合金中碳钢(%:0.32~0.38C、0.001~0.010B、≤0.05Als)组织演变。结果表明,铁素体平均晶粒度随变形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随初始冷却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变形温度的降低,铁素体百分含量增加,珠光体球化趋势更明显;790℃变形时,初始冷却温度840℃为最佳工艺条件,此时能获得最大铁素体含量64.5%,远高于同类型普通中碳钢的54%;在晶界处存在一定数量的BN颗粒,有利于改善B钢塑性变形性能。
- 袁武华周恒傅强
- 关键词:热压缩试验
- 10B06冷镦钢连铸坯的热压缩流变行为
- 2012年
- 利用MMS-200型热力模拟试验机研究了10B06冷镦钢连铸坯在750~1 100℃、应变速率为0.01~20s-1条件下的热压缩流变行为,并且通过线性回归确定了该钢的应变硬化指数以及热激活能,获得了其在变形条件下的流变应力本构方程。结果表明:该钢在热压缩变形时的流变软化行为是动态再结晶、动态回复与加工硬化联合作用的结果;当变形温度较低、应变速率较小时,软化效应以动态再结晶为主;而当变形温度较高、应变速率较大时,软化效应是动态再结晶和动态回复共同作用的结果;该钢的流变应力可采用Zener-Hollomon参数的函数来描述,其热激活能为220.132 3kJ.mol-1。
- 袁武华傅强
- 关键词:热压缩变形流变应力本构方程
- 10B21冷镦钢连铸工艺优化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针对华菱湘钢生产的10B21冷镦钢,通过调整合金成分和优化连铸生产工艺,获得了良好的连铸坯表面质量,以及满足冷镦力学性能要求的盘条。研究表明,连铸坯的表面质量和材料的高温脆性密切相关,通过降低拉坯速度、减少二冷配水比水量,以及降低Al含量、Mn/S比,添加Ti元素,可以提高材料的高温塑性,明显改善10B21连铸坯表面质量,提高冷镦合格率。
- 余刚袁武华刘泽亚傅强
- 关键词:连铸工艺优化合金成分
- 微合金元素对10B21冷镦力学性能的影响
- 本文研究了三种不同微合金元素对10B21冷镦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只加入B和Al的10B21连铸时容易产生表面横向裂纹,高线轧制时表面结疤严重,强度偏高,冷镦性能合格率低;通过降低Al含量、B含量,以及添加Ti元素,...
- 傅强袁武华
- 关键词:金属材料微合金元素冷镦性能高温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