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振斌
-

-

- 所属机构: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 所在地区:湖南省 长沙市
- 研究方向:建筑科学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彭文祥

- 作品数:104被引量:684H指数:16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 研究主题:稳定性 安全系数 钻孔灌注桩 锚杆 抗拔试验
- 何忠明

- 作品数:289被引量:1,690H指数:22
-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粗粒土 边坡 路堤 降雨入渗 稳定性
- 陈安

- 作品数:52被引量:301H指数:8
-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高速公路 地质灾害 注浆 风化 岩溶
- 刘铁雄

- 作品数:29被引量:19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
- 研究主题:岩溶地区 岩溶 嵌岩深度 岩溶顶板 桩基
- 吴启红

- 作品数:55被引量:355H指数:8
- 供职机构:成都大学
- 研究主题:稳定性 采空区 边坡 实例分析 安全系数
- 面向21世纪地质工程人才培养
- 了地质工程学科应包括的业务范围和地质工程人才培养的素质要求、主攻方向等。
- 彭振斌匡立新熊湘君
- 关键词:地质工程探矿工程
- 弹性波检测法在岩土测试中的应用
- 利用弹性波法检测了水泥石膏模拟试件的纵波与横波波速,得出了试件的动弹性模量和动泊松比.结合试验数据,分析了纵波波速、横波波速、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动弹性模量之间的关系,证明纵波波速较横波波速能更好地反映模拟试样的抗压强度...
- 刘铁雄曹华先彭振斌
- 关键词:弹性波法岩土测试横波波速纵波波速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塑性功和突变理论的边坡临界状态确定方法被引量:15
- 2016年
- 基于当前强度折减法的临界状态判据各有优缺点,结合塑性应变能理论和突变理论,提出一种新的反映边坡的临界状态失稳判据。该方法以塑性功作为评价边坡整体稳定性状态的评价指标,以尖点突变模型作为判断边坡失稳与否的理论依据。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通过不断调整强度折减系数,记录每个折减系系数下对应的计算模型整体塑性功,建立"整体塑性功-折减系数"曲线,并通过突变理论找出整体塑性功发生突变时对应的折减系数,此时的折减系数即为边坡的安全系数,此折减系数下对应的边坡状态即为临界状态。对单台阶边坡、多台阶边坡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法得到的安全系数与极限平衡法得到的安全系数较接近,尤其与满足力平衡条件和力矩平衡条件的修正简布法所得结果最接近,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
- 李志平彭振斌何忠明唐佳
- 关键词:强度折减法边坡稳定性安全系数突变理论
- 灰色系统理论在单桩静载荷试验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5年
- 为了通过预测单桩沉降量去估算其极限承载力,基于静载荷试验所得的桩基沉降量具有灰指数律特征,将荷载Q看作广义的时间,建立了荷载序列的等步长及非等步长GM(1,1)预测模型。工程实例证明,所建立的灰色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 陈科平彭振斌何忠明
- 关键词:桩基测试灰色系统GM(1,1)模型
- 静压注浆结合树根桩复合地基加固机理及其工程应用被引量:3
- 2007年
- 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探讨了复合地基在地基加固中的应用机理,指出对于该加固工程,可采用静压注浆及树根桩相结合形成的复合地基进行加固。工程实践表明,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复合地基进行地基加固处理能取得良好的加固效果。
- 卢敦华彭振斌何忠明陈科平
- 关键词:静压注浆树根桩复合地基地基承载力
- 综合托换技术在某大楼基础加固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4年
-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综合托换技术在房屋地基基础加固工程中的应用,文中介绍其具体设计过程及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 胡建平彭振斌彭文祥何忠明韩金田
- 关键词:地基基础静压注浆人工挖孔桩砖混结构
- 深基坑复合支护结构监测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某商业广场深基坑支护采用人工挖孔、排桩加锚杆及钢支撑联合支护结构形式。文章较详细地介绍了本次监测项目、运用的监测装备及其监测进程,并对支护桩水平位移、桩身内力、桩侧土压力及孔隙水压力的监测数据进行了科学分析。
- 胡贺松彭振斌张玉池郑海中
- 关键词:深基坑复合支护结构监测分析
- 砂砾石层旋喷成孔冲洗液的研究与应用
- 彭振斌
- 关键词:软土地基钻孔灌浆加固洗孔
- 应用反射波法进行桩底探岩
- 分析研究表明,反射波探岩的原理类似于测桩,通过分析激振波在介质中传播时遇到波阻抗不同介质形成的波阻抗界面产生的反射波,从而判断桩底有无溶洞、破碎带或软弱夹层。笔者论述了如何辨别反射波来自桩底或桩周的依据和方法。工程实例表...
- 胡二中彭振斌黎超群
- 关键词:反射波法溶洞破碎带
- 文献传递
- 广州市RJ-1地铁上盖基坑及其周边环境监测研究
- 2007年
- 广州市RJ-1地铁上盖基坑围护结构采用地下连续墙及密排的人工挖孔桩作支护,内设一层混凝土支撑的支护方案。通过对该基坑挡土桩及地下连续墙水平位移监测(测斜)、支撑轴力监测、地下水水位观测、角点桩水平位移观测以及周围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确保了基坑施工安全,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
- 胡贺松彭振斌罗大生陈伟杨庆光
- 关键词:地铁基坑信息化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