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玉连
-

-

- 所属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所在地区:天津市
- 研究方向:医药卫生
-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
相关作者
- 张文艺

- 作品数:155被引量:269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电子顺磁共振 剂量学 电子自旋共振 辐射防护 牙釉质
- 焦玲

- 作品数:112被引量:217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电子顺磁共振 剂量学 电子自旋共振 牙釉质 指甲
- 王芳

- 作品数:7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辐射防护 职业健康管理 核医学 应急资源 应急
- 刘强

- 作品数:505被引量:579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
- 研究主题:电离辐射 E838 DNA损伤 单细胞凝胶电泳 编码基因
- 庞新新

- 作品数:15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天津市辐射环境管理所
- 研究主题:辐射环境 放射源 环境现状 电磁辐射 辐射防护
- 大剂量照射对热释光探测器的影响分析
- 2019年
- 目的通过对大剂量照射后的热释光探测器(LiF:Mg,Cu,P)进行研究,探讨热释光探测器性能是否发生改变.方法采用热释光退火炉对大剂量辐照后的热释光探测器进行退火,直至完全退火,然后用137Cs辐照仪照射固定剂量(0.5 Gy),验证热释光探测器的准确性.结果大剂量照射后的热释光探测器在常规240℃条件下不能完全退火,在400℃高温条件下可以完全退火;退火后的热释光探测器经137Cs辐照仪辐照0.5 Gy后测量结果明显偏小,探测器的剂量响应和分散性也发生了明显改变.结论经过大于5 Gy电子辐照场照射后,热释光探测器的晶体结构发生了改变,出现了240℃以上高温峰,导致常规温度下不能完全退火.因此,大剂量照射后的热释光探测器不能再用于剂量测定.
- 阮书州赵徵鑫张文艺苏锴骏庞新新王芳刘玉连霍梦慧阎长鑫焦玲
- 关键词:热释光探测器大剂量退火
- 一种牙釉质辐射剂量的预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
- 本发明属于辐射剂量估算分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牙釉质辐射剂量的预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选择与已准备的BGS基底和RIS基底一样的采样点,求得待预测样本对应点上的EPR谱图值;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对当前的待预测样本的...
- 刘玉连 冯端宇 焦玲 胡兵 张文艺 张世全 胡晨晨 林军平 景鹏伟
- 文献传递
- 一种辐射剂量的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辐射剂量的分析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至少两个已知辐射剂量得到的测试文件和未受辐射的标准文件,以及各测试文件的图谱和所述标准文件的图谱;其中,所述测试文件和所述标准文件包括辐...
- 阎长鑫苏锴骏阮书州刘玉连王海云李孟阳林军平胡晨晨张文艺焦玲
- 文献传递
- 一种pH值响应聚偕胺肟基铀酰螯合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H值响应聚偕胺肟基铀酰螯合剂、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在聚乙烯醇(PvA)主链上引入聚偕胺肟短支链,利用聚乙烯醇良好的水溶性和聚偕胺肟pH两亲特性,制备具有良好水溶性和pH值响应特性的聚偕胺肟基铀酰螯合...
- 董伟苏锴骏魏超阮书州刘玉连王海云周巍刘强
- 窗玻璃电子顺磁共振辐射特性的研究
- 玻璃具有廉价、化学惰性、刚度好、易于处理、普遍易得等特点,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剂量估算剂量计材料。当发生核事故或突发辐射意外时,可以通过对受照人员随身携带的物品或事故区域内的玻璃进行EPR测量,快速估算事故剂量,评价事故的严...
- 刘玉连
- 一种便于拆卸的双路复合供压探测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拆卸的双路复合供压探测器,包括:由上盖板和下壳体构成的外壳;外壳内设有腔室,腔室内从上到下设有导电组织等效材料阴极层、组织等效材料绝缘层、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和接收板;组织等效材料绝缘层上设有若干个...
- 王海云阮书州刘玉连刘强张文艺刘庆芬胡晨晨
- 外照射辐射防护实用量的新变化被引量:3
- 2022年
- 国际辐射单位与测量委员会(ICRU)第95号报告提出了一套用于外照射辐射防护的新实用量。该实用量的设计是为了克服现有实用量在概念和技术上的缺点,实现对防护量更佳的估算。本文介绍了外照射实用量的发展过程、定义的变化、计算模体的变化和适用范围的变化,从而全面了解实用量变化的意义,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 刘玉连刘强阮书州王海云张文艺
- 关键词:辐射防护
- 核医学工作人员内照射剂量监测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21年
- 随着核医学应用的广泛开展和相关工作人员的增多,潜在的职业健康问题也应该受到足够重视。目前,大多核医学放射工作人员的个人剂量监测主要是通过热释光剂量计等提供的外照射信息,并未全面开展常规内照射的监测,这可能会低估他们的年有效剂量。全面的个人剂量监测是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分析了核医学内照射的特点,介绍了核素的监测技术和剂量估算方法,列出了几种常用软件,从而全面客观了解和认识当前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内照射相关内容,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监管政策及防护要求提供参考。
- 刘玉连张文艺
- 关键词:核医学内照射
- 位置和质量对玻璃电子顺磁共振测量的影响
- 2018年
- 检测相同质量玻璃样品在谐振腔不同位置的电子顺磁共振(EPR)信号强度和Q因子,以及EPR信号强度和Q因子随质量增加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随着距谐振腔中心长度的变化,EPR信号强度的变化呈正态曲线型:样品在谐振腔中心位置时,EPR信号强度最强,并以此为轴,两侧距离中心越远,信号敏感度逐渐下降,EPR信号强度则越小;谐振腔≥4 mm或≤-4 mm处的EPR信号开始严重失真;相比正向位置的EPR信号强度和Q因子,负向对称位置的结果均偏高;质量增加,EPR信号强随之增加,单位质量EPR信号强度也缓慢增加,但100 mg左右达到饱和;Q因子随质量增加而减小,随不同位置、不同方向而有所变化。兼顾信号强度、信噪比最大化与质量效应、位置效应最小化,得出最优检测位置为谐振腔中心(±2 mm),最佳样本质量则应≤100 mg。
- 刘玉连霍梦慧庞新新阎长鑫张文艺焦玲
- 关键词:信噪比信号强度谐振腔Q因子
- 玻璃电子自旋共振剂量学特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8年
- 辐照后的玻璃可经电子自旋共振(ESR)波谱仪检测出ESR信号,包括本底信号、机械信号和辐射信号。ESR信号的大小与受照剂量基本成正比。当发生核事故或突发辐射意外时,可以通过对受照人员随身携带物品或事故区域内的玻璃进行ESR测量,快速估算事故剂量,评价事故的严重程度,并对受照人员进行及时的医学救治。玻璃具有廉价、化学惰性、刚度好、易于处理、普遍易得等特点,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剂量估算物理剂量计。笔者主要对玻璃构成、剂量估算原理、ESR信号组成及其剂量学特性进行了探讨。
- 刘玉连赵徵鑫张文艺焦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