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重点攻关基金(B30502)

作品数:13 被引量:73H指数:7
相关作者:封志纯尹晓娟杜江巨容朱德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重点攻关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2篇细胞
  • 11篇干细胞
  • 9篇神经干
  • 9篇神经干细胞
  • 5篇分化
  • 3篇新生鼠
  • 3篇增殖
  • 3篇增殖分化
  • 3篇细胞培养
  • 2篇形态学
  • 2篇人脐
  • 2篇人脐带
  • 2篇人脐带血
  • 2篇人脐带血间充...
  • 2篇神经科
  • 2篇神经科学
  • 2篇神经系
  • 2篇神经系统
  • 2篇神经元
  • 2篇胎龄

机构

  • 9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封志纯
  • 11篇尹晓娟
  • 5篇杜江
  • 3篇巨容
  • 2篇洪小杨
  • 2篇王斌
  • 2篇朱德新
  • 1篇田兆方

传媒

  • 5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实用儿科临床...
  • 3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年份

  • 3篇2006
  • 5篇2005
  • 5篇200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影响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因素被引量:1
2004年
迄今为止 ,已经采用无血清培养、单克隆技术及免疫荧光化学技术对神经干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和纯化。深入研究脑发育过程中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机制 ,阐明神经干细胞在脑内增殖、分化的影响因素 ,可以有目的地诱导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或通过体外干细胞培养后再植入的方法代替退化和死亡的神经细胞 ,从而为进一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依据。
尹晓娟封志纯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
建立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的一种简单可靠的方法被引量:13
2005年
目的探讨建立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动物模型快速可靠的方法。方法新生7 d SD乳鼠21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缺氧组及缺氧缺血组。每组7只。每组又根据处死时间点随机分成3,6 h,1,3,7,14,21 d时7个小组。缺氧缺血组:结扎新生7 d SD大鼠左颈总动脉,置于8%浓度的低氧环境中2.5 h。单纯缺氧组缺氧2.5 h。采用HE染色及光镜技术观察3组SD大鼠脑组织结构改变。结果缺氧缺血组3 h出现轻度脑损伤,d1病变最严重,d3出现胶质细胞增生,142、1 d出现神经元大量丢失,皮层、纹状体、海马丘脑等部位形成胶质瘢痕,病灶中心仍可见大量固缩核和核碎片,7 d病灶中心仅见少量固缩核,周围增生的星形胶质细胞较3 d时增多。结论左颈总动脉结扎后置8%浓度低氧环境是简单、快速、可靠制备HIE模型的方法,且重复性好。
尹晓娟巨容封志纯
关键词:动物模型
不同胎龄脑纹状体神经干细胞的发育规律研究(英文)被引量:16
2004年
背景:神经干细胞在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的疗效日益得到肯定,但人不同胚龄神经干细胞的发育规律评估较少。目的:探讨不同胎龄人纹状体神经干细胞的发育规律,为拓展神经干细胞在儿科领域的应用打下基础。设计:非随机对照的实验研究。地点、材料和干预:本研究在全军儿科中心实验室进行。30例水囊引产的胎儿经家属及胎儿母亲同意后由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妇产科提供,并按胎龄24,26,28,30,32周分为5组,每组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光镜观察技术进行实验。主要观测指标:人不同胎脑纹状体神经干细胞的形态及其生长方式。结果:不同胎龄纹状体组织均存在神经干细胞,细胞呈圆形、椭圆形及三角形,以圆形和椭圆形多见,三角形细胞仅出现在30,24周的胎脑纹状体。各型细胞有大有小,0~3个突起,核呈圆形及椭圆形,大部分细胞染色质疏松,少部分细胞染色质致密,1~4个核仁不等。5个胎龄的大多数神经干细胞以单个细胞形式生长;30周神经干细胞偶见对称性分裂的集落样生长方式;28周神经干细胞可见对称分裂双细胞、多个细胞集落等生长方式。同胎龄纹状体神经干细胞的形态、大小及生长方式基本相同。结论:人胎脑纹状体存在神经干细胞,且不同胎龄纹状体的神经干细胞在形态及生长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尹晓娟杜江封志纯
关键词:干细胞神经系统
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可行性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人脐带血来源间充质干细胞(MSCs)在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可行性及条件。方法采用Fi- coll-Paque(1.077 g/mL)分离液密度梯度分离人脐带血中MSCs,体外扩增纯化后,二甲基亚砜、巯基乙醇及丁羟茴醚等试剂诱导其向神经细胞分化,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免疫化学法鉴定。结果诱导后脐血MSCs具有典型神经元形态细胞,免疫细胞化学显示神经丝蛋白(NF-M)染色呈强阳性,占(81.86±4.06)%;Nestin染色呈阳性细胞占(39.99±4.60)%;GFAP染色阴性。结论人脐带血MSCs在体外培养及诱导条件下可定向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王斌洪小杨杜江朱德新田兆方封志纯
关键词:胎血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人脐带血神经元样细胞体外诱导分化
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胎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英文)被引量:3
2006年
背景:由于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多向性和不确定性给临床应用造成巨大困难,因此,探讨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条件已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胎脑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设计:以培养的人胚神经干细胞为观察对象,随机对照实验。单位: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儿科。材料:实验于2004-01/05在全军儿科中心实验室进行。随机在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选取自愿水囊引产的16周胎儿2例(胎儿父母签署同意书),取其脑室下区组织分别在无血清培养基和血清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方法:采用含有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以及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无血清培养基对人胎脑室下区组织进行原代细胞培养;两种生长因子的浓度均为20μg/L,采用血清培养基对原代培养的细胞克隆球进行分化实验;并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分化细胞进行检测。主要观察指标:各组克隆球数量及其分化为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变化。结果: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形成的原代克隆球数量无显著差异犤(150.3±14.9),(173.6±26.4)个/孔,P>0.05犦,但均明显多于表皮生长因子组犤(99.5±14.9)个/孔,P<0.01犦。②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以及表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组克隆球分化为神经元的数量明显多于表皮生长因子组,而表皮生长因子组产生较多的星形胶质细胞。结论: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能促进人胎脑室下区神经干细胞增殖,所形成的细胞克隆球能分化出较多的神经元。②两种因子合用并没有获得明显的优于单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结果,提示不存在协同作用。
尹晓娟封志纯
关键词:神经科学神经系统表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不同胎龄人胎脑皮质额叶神经干细胞发育规律(英文)
2005年
背景:神经干细胞已被应用于治疗成人颅脑损伤及其他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中。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脱离了体内正常的生理环境,所产生的反应是否与在生理条件下一致?诱导内源性的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可能是为实践开辟出另一条更有前程的途径。目的:探讨不同胎龄胎脑皮质额叶神经干细胞的发育规律。设计:随机实验观察。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儿科。对象:收集2003-10/2004-03南方医科大学附属珠江医院妇产科胎龄16~36周的自愿水囊引产胎儿90例,取其皮质额叶脑组织作为实验材料。胎儿母亲均查体健康,水囊引产胎儿经家属及胎儿母亲签字同意、并经南方医科大学主管部门同意后进行实验。按胎龄16,20,24,28,32,36周分为6组,每组15例。方法:水囊引产胎儿娩出后在无菌条件下进行处理,打开头皮及颅骨,撕除脑表面被膜,切取皮质额叶脑组织,进行固定后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光镜技术对人胎脑皮质额叶神经干细胞的分布、形态、种类、生长方式以及数量进行检测。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及阳性表达情况。用替代法作阴性对照实验。在光学显微镜×400下观察,Nestin阳性细胞胞浆染成棕黄色,判定为神经干细胞,每组每个样本取2张载玻片,每张载玻片选10个视野,每组计算镜下300个视野的总细胞数和阳性细胞数。计算每组神经干细胞阳性检出率。主要观察指标:不同胎龄组人胎脑皮质额叶Nestin蛋白阳性神经干细胞的形态学及数量发育特征。结果:人胎脑皮质额叶存在神经干细胞,主要分布在锥体细胞层及内颗粒细胞层,呈小圆形及椭圆形,以前者最多,胞核相对较大,空泡状,1~3个核仁不等,大部分细胞染色质疏松,胞浆表达明显,有的圆形细胞呈僧帽状,僧帽细胞可见短突起,椭圆形细胞有2个突起,神经干细胞呈明显的区域性分布,其中有由数个�
尹晓娟封志纯
关键词:神经科学干细胞额叶前皮质
人胎脑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形态学观察
2005年
【目的】从32周人胎脑纹状体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观察其增殖分化潜能,旨在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移植治疗寻找更广阔的材料。【方法】采用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从32周自愿水囊引产人胎脑纹状体中分离出神经干细胞,并进行培养、传代、分化观察。【结果】从32周人胎脑纹状体中成功分离出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时细胞呈悬浮状态生长,形成神经球,该细胞具有连续克隆能力,可传代培养;在含血清培养时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分化后的细胞具有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形态。【结论】32周人胎脑纹状体能培养出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
尹晓娟封志纯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胎脑
不同状态下新生鼠海马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特征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探讨不同状态下新生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SCs)体外培养特征。方法将42只新生7日龄SD乳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缺氧组及缺氧缺血(HI)组,每组14只。每组又根据处死时相点随机分成3、6 h,1、3、7、14、21 d 7个小组,每小组2只。建立HI动物模型后,采用细胞克隆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组左侧海马的NSCs进行培养、传代、分化及鉴定。结果3组SD鼠海马组织均能培养出悬浮生长的NSCs神经球,具有连续克隆能力,可传代培养及分化。在3、6 h时间点处死培养SD鼠原代细胞时,3组获得克隆球的数目无显著差异,而在1、3、7、14、21 d时间点培养的原代细胞中均以单纯缺氧组培养出的克隆球最多,HI组培养出的克隆球最少。结论不同状态下新生鼠海马组织均能培养出NSCs,NSCs随年龄的增加、病程的延长和病情的加重而减少。
尹晓娟巨容封志纯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细胞培养
神经干细胞及其应用前景被引量:21
2004年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迄今为止已从胚胎和成年哺乳动物的神经组织及人脑中分离出神经干细胞,同时,神经干细胞可以被生长因子诱导而增殖、并保持分化成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的潜能,移植后能在宿主组织中良好地生存、整和及分化,并且通过基因操作可表达外源性基因。近年来,有关中枢神经系统干细胞的研究和其在临床应用方面的价值日益成为神经系统研究的热点。
尹晓娟封志纯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细胞移植神经元NSCS
人胎脑皮质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鉴定被引量:11
2004年
目的探讨人脑皮质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鉴定其增殖及分化潜能。方法采用包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的无血清培养和单细胞克隆技术,从30周自愿水囊引产人胎脑皮质中分离出神经干细胞,并进行培养、传代、分化观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培养的细胞及其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从30周人胎脑皮质中成功分离出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时细胞呈悬浮状态生长,形成神经球,该细胞具有连续克隆能力,可传代培养,表达神经巢蛋白抗原(Nestin);在含血清培养时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细胞和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结论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和分裂有赖于EGF和bFGF的共同作用;30周人胎脑皮质仍能培养出具有自我复制和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
尹晓娟封志纯杜江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细胞培养自我复制分化潜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