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074)

作品数:17 被引量:440H指数:8
相关作者:俞云松周志慧顾怡明陈亚岗李兰娟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内酰胺酶
  • 9篇内酰胺
  • 8篇超广谱
  • 6篇阴沟
  • 6篇阴沟肠杆菌
  • 6篇杆菌
  • 6篇肠杆菌
  • 5篇基因
  • 5篇Β内酰胺
  • 5篇Β内酰胺酶
  • 5篇AMPC酶
  • 4篇基因型
  • 4篇广谱
  • 4篇超广谱Β内酰...
  • 3篇质粒介导
  • 3篇内酰胺酶类
  • 3篇耐药
  • 3篇克隆测序
  • 3篇Β-内酰胺酶
  • 3篇ESBL

机构

  • 16篇浙江大学医学...
  • 6篇首都医科大学...
  • 5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医院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克拉玛依市中...

作者

  • 16篇俞云松
  • 8篇周志慧
  • 6篇李兰娟
  • 6篇陈亚岗
  • 6篇顾怡明
  • 5篇杜小玲
  • 5篇张杰
  • 3篇马亦林
  • 2篇季淑娟
  • 2篇李家斌
  • 2篇魏泽庆
  • 2篇陆玮新
  • 2篇周伟琳
  • 2篇杜小幸
  • 1篇朱旭慧
  • 1篇沈萍
  • 1篇孙自镛
  • 1篇李丽
  • 1篇陈环
  • 1篇张蓓

传媒

  • 3篇中华医院感染...
  • 3篇中华检验医学...
  • 2篇中国抗感染化...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中华传染病杂...
  • 1篇湖州师范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检验医学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6篇2005
  • 9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mpD-ampR调节基因与阴沟肠杆菌AmpC酶表达关系的研究被引量:6
2004年
为了解ampD ampR调节基因与阴沟肠杆菌AmpC酶表达的关系 ,对 58株阴沟肠杆菌采用表型筛选法初筛 ,PCR法扩增AmpC酶的调节基因ampD和ampR ,并对部分PCR产物进行克隆测序。表型筛选结果显示 :去阻遏高产突变株为 50株 ,高度诱导产酶株为 3株。PCR法扩增目的基因片段显示 ,4 9株携带ampD基因 ,51株携带ampR基因。对其中 15株细菌的ampD基因和ampR基因进行克隆测序 ,发现 3株高度诱导型中 2株ampD基因存在 95位氨基酸的突变位点 ,而ampR基因未发现突变位点 ;12株去阻遏高产型中 ,8株ampD基因存在羧基端可疑的突变位点 ,5株ampR基因存在可疑的突变位点。结果提示 :ampD蛋白羧基端的氨基酸缺失或替代可能与AmpC酶的去阻遏表达有关 。
顾怡明张杰俞云松周志慧杜小玲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AMPC酶
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析被引量:7
2004年
于军谭文涛王勇医王娟杜刚卢宝卫
关键词: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ESBL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播散
新的质粒介导的碳青霉烯酶IMI-3传播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明确新的质粒介导的碳青霉烯酶IMI-3传播机制。方法采用E试验测定抗菌药物MIC,接合试验、酶切克隆筛选及鸟枪法测序对编码基因IMI-3传播机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阳性克隆菌E.colipT103有5个开放读码框(ORF)。在编码基因IMI-3的两侧各有一相同的插入序列,氨基酸序列与IS903有71%的同源性。鸟枪法测序显示IMI-3与染色体介导的IMI-1有99%的同源性。结论IMI-3编码基因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IMI-1经点突变通过转座酶Tn903转移至可接合性质粒上。
俞红娣俞云松杜小幸陈亚岗李兰娟
关键词:质粒介导碳青霉烯酶
头孢他啶对家兔产CTX-M-14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作用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确定头孢他啶对产CTX-M-14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所致的细菌性腹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在家兔腹腔内注射产CTX-M-14型ESBLs接合菌3×108CFU/ml,制备家兔细菌性腹膜炎模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3只制备成细菌性腹膜炎模型的家兔分为4组,1组为对照组(33只),另3组在注射细菌4h后分别给予头孢他啶(32只)、头孢噻肟(34只)、哌拉西林/他唑巴坦(34只)治疗。密切观察家兔体温和外周血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变化,记录家兔存活情况及大网膜病理变化。结果给予抗菌药物治疗的3组家兔在注射细菌48h后体温恢复正常,而对照组6d后体温才恢复正常。头孢他啶组家兔的病死率(22%,7/32)与头孢噻肟组(50%,17/34)和对照组(52%,17/33)的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64、6·13,P均<0·05)。头孢他啶组家兔腹腔脓肿发生率(16%,4/25)与对照组(50%,8/1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校正的χ2=3·93,P<0·05)。治疗结束时头孢他啶组家兔升高的外周血白细胞下降至基础水平,头孢噻肟组和对照组的白细胞仍高于基础水平。头孢他啶组的以上结果均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网膜病理组织学镜下检查炎性细胞浸润及脓肿形成程度经秩和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他啶对产CTX-M-14型ESBLs大肠埃希菌腹膜炎有较好疗效。
周建英许攀峰陈环俞云松陈亚岗
关键词:头孢他啶Β内酰胺酶类腹膜炎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性腹膜炎家兔
TEM-105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获得浙江地区临床分离的 4株肺炎克雷伯菌所产的TEM型β 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的序列,鉴定其基因型,并了解其相关特性。方法 PCR扩增TEM型β 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片段,克隆入pGEM Teasy载体,表达于感受态细胞大肠埃希菌DH5α中,双脱氧链终止法测定核苷酸序列,确定基因型;其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 (pET 28c)连接,并在感受态细胞大肠埃希菌DH5α中进行原核表达,提取质粒,用PCR进行表达鉴定,用等电聚焦电泳测定原核表达菌株中酶的等电点(pIs),用ESBLs表型确认试验鉴定表达菌株的表型,另外对这些临床菌株进行接合试验。结果 PCR扩增结果显示这 4株细菌产生的TEM型β 内酰胺酶编码基因片段含1 009个核苷酸,其表达酶的性质均为非ESBLs,pIs均为5 4,临床菌株的质粒接合试验均为阳性。这 4株临床菌株所产生的TEM型β 内酰胺酶的编码基因已被GenBank命名为TEM 105(GenBank注册号:AF516720)。结论 浙江地区这 4株细菌所产TEM型β 内酰胺酶均为TEM 105,在世界上我们首次从临床分离株中发现TEM 105。
李家斌李旭马亦林俞云松
关键词:编码基因Β-内酰胺酶DH5ΑESBL感受态细胞
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流行状况及耐药机制的研究被引量:63
2004年
目的了解多重耐药阴沟肠杆菌的流行状况及耐药机制。方法58株临床分离的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的阴沟肠杆菌进行琼脂稀释法药敏试验、表型筛选法和聚合酶链反应克隆测序。结果58株阴沟肠杆菌表型筛选结果显示,高产AmpC酶株、单产ESBLs株和同时产AmpC酶和ESBLs株的检出率分别为65.52%、13.79%和20.69%;58株阴沟肠杆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高产AmpC酶菌株、单产ESBLs菌株和同时产AmpC酶和ESBLs菌株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55.3%、87.5%和16.7%;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分别为28.9%、50%和8.3%;对头孢吡肟的敏感率分别为97.4%、37.5%和16.7%;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均为100%;58株临床分离株ESBLs编码基因的测序结果显示,分别为SHV2、SHV2a、SHV12、CTXM14和CTXM3型ESBLs;58株临床分离株的ampD基因PCR扩增显示49株阳性,占84.48%,对其中8株进行克隆测序,均存在可疑的羧基端突变位点。结论产生AmpC酶和ESBLs是阴沟肠杆菌对头孢菌素耐药的主要机制。
顾怡明张杰俞云松周志慧杜小玲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性基因分析
浙江省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分型被引量:63
2005年
目的了解浙江省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ESBLs基因型分布。方法对119株实验室保存的1998年9月至1999年6月浙江省各个地区临床分离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采用接合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PCR产物克隆测序等方法明确ESBLs基因型。结果119株菌株中有115株产CT-X-M型ESBLs,阳性率为93.28%,包括88株CTXM14,12株CT-X-M24,6株CTXM22,5株CT-X-M3,2株CT-X-M9及CTXM27,CTXM28、CTX-M-29各1株;9株产SHV型ESBLs,阳性率为7.56%,包括8株SHV12,1株SHV5;未分离到TEM型ESBLs。有9株产2种及2种以上ESBLs,有4株未能确定ESBLs基因型。结论浙江地区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型以CT-X-M14型为主;CTX-M-29是一种新基因型ESBLs,基因库登录号为AY267213。
季淑娟陈亚岗俞云松周伟琳李家斌李兰娟
关键词: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产ESBLS大肠埃希菌基因分型SHV型TEM型新基因型
质粒介导AmpC酶的结构及传播机制研究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明确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质粒介导的AmpC酶基因及周围序列的结构特征,阐明质粒介导AmpC酶传播机制。方法抽提接合菌的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III消化,酶切DNA片段的黏末端用Taq酶补平并在末端加单个的脱氧腺苷(A),与pGEM-T Easy载体进行T-A克隆。在含氨苄西林和头孢西丁的平板上筛选重组菌,抽提重组质粒,酶切分析,克隆片段用步移法测序。对重组菌进行药敏试验和等电点分析。结果克隆筛选到含5.2kb插入片段的重组质粒pT948,插入片段测序发现其含有一个ampC(blaDHA-1)基因和一个ampR调节基因。在blaDHA-1结构基因的侧翼发现一个插入序列IS26及Ⅰ类整合子的qacE△1和sulI基因。重组菌表达等电点为7.7,药敏试验显示对头孢西丁耐药,对头孢他啶的耐药性能被头孢西丁诱导。结论克隆到质粒介导的AmpC酶为DHA-1型,其相邻的插入序列IS26参与DHA-1的转移。
陆玮新魏泽庆俞云松陈亚岗李兰娟
关键词:质粒AMPC酶
检测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的三种方法比较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 对3种检测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对58株第3代头孢菌素或氨曲南 敏感性减低的阴沟肠杆菌采取三维试验法、改良三维试验法、表型筛选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并对部分 ampD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结果 三维试验法、改良三维试验法和表型筛选法对58株细菌产AmpC酶的检出率 分别为70.69%、65.52%和86.21%。PCR扩增显示ampD基因的阳性率84.48%(49/58),对11株耐药菌株的 PCR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其中8株去阻遏高产突变株均存在羧基端可疑的突变位点。结论 表型筛选法是 一种结果可靠、操作快速简便、适于微生物实验室常规开展的检测阴沟肠杆菌产AmpC酶的方法。
顾怡明张杰俞云松周志慧杜小玲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AMPC酶氨曲南筛选法克隆测序
DHA-1型β-内酰胺酶基因克隆及其结构
2007年
为了克隆多重耐药肺炎克雷伯菌质粒介导的DHA-1型β-内酰胺酶并探测其序列的结构特征,抽提接合菌的质粒,用限制性内切酶HindIII消化,酶切粘末端用Taq酶补平并在末端加单个的脱氧腺苷(A),与pGEM-TEasy载体进行T-A克隆.在含氨苄西林和头孢西丁的平板上筛选重组菌,抽提重组质粒,酶切分析,克隆片段用步移法测序.通过以上方法,克隆筛选到含5.2kb插入片段的重组质粒pT948,插入片段测序发现其含有一个DHA-1基因和一个ampR基因,依次在DHA-1结构基因的侧翼发现一个插入序列IS26.因此,可以认为成功克隆了质粒介导的DHA-1基因,并在其相邻序列中存在插入序列IS26.
陆玮新魏泽庆俞云松
关键词:克隆Β-内酰胺酶质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