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1113)

作品数:9 被引量:91H指数:6
相关作者:梁文权郑彩虹虞和永李建玲江泓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山东省公安消防总队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微球
  • 4篇蛋白
  • 4篇牛血清白蛋白
  • 3篇呼吸道感染
  • 2篇药性分析
  • 2篇原菌分布
  • 2篇阻塞性
  • 2篇下呼吸道
  • 2篇下呼吸道感染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耐药性分析
  • 2篇病原菌
  • 2篇病原菌分布
  • 1篇药物
  • 1篇医院感染
  • 1篇医院获得性
  • 1篇乙醇
  • 1篇乙醇酸
  • 1篇疫病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
  • 4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山东省公安消...
  • 1篇青岛大学
  • 1篇三峡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梁文权
  • 4篇郑彩虹
  • 3篇虞和永
  • 2篇李建玲
  • 1篇陈海靓
  • 1篇章亦立
  • 1篇许东航
  • 1篇刘广义
  • 1篇孙晓译
  • 1篇战松梅
  • 1篇雷琰
  • 1篇徐娟
  • 1篇陈凤英
  • 1篇高建青
  • 1篇韩钢
  • 1篇黎明
  • 1篇谢雄
  • 1篇刘畅畅
  • 1篇王红兵
  • 1篇刘冰

传媒

  • 4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6
  • 4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包埋PLGA微球壳聚糖支架的构建及其对蛋白释放的调节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制备能缓慢释放蛋白类药物的细胞生长支架。方法采用冷冻干燥制备壳聚糖支架,测定支架的孔隙率和吸水率。以牛血清白蛋白(BSA)为模型药物,制备乳酸-羟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并包埋于壳聚糖支架中,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和支架的形态,考察药物在各种支架上的体外释放。结果壳聚糖支架为多孔结构,当预冻温度为-70℃时,支架的孔隙率和吸水率分别为78·6%±1·5%和85·1%±6·2%。PLGA微球能够较均匀地覆在壳聚糖支架上。单用壳聚糖支架,BSA在24h累积释放达90%以上,制成PLGA微球后,再包埋于壳聚糖支架中,则药物释放明显缓慢,168h的累积释放量为33·5%。通过改变壳聚糖的用量和PLGA材料的型号,可以调控药物在复合支架上的释放。结论包埋PLGA微球的壳聚糖支架有望用于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和生长因子的缓慢释放。
韩钢陈海靓孙晓译高建青梁文权
关键词:壳聚糖PLGA微球牛血清白蛋白体外释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09年5月-2010年3月收治的552例COPD医院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对COPD医院感染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统一记录、分析,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52例COPD患者发生医院感染271例,感染率49.1%;单因素分析发现,住院时间、营养状况、抗菌药物使用种类、糖皮质激素使用及泌尿道插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住院时间>2周、使用多种抗菌药物、使用糖皮质激素及行泌尿道插管是影响COPD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应根据影响COPD患者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确保雾化吸入及留置导管无菌操作,以降低感染风险,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李建玲雷琰杜云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医院感染
PLGA微球制备工艺对新城疫病毒稳定性的影响
2005年
目的考察乳酸-羟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制备工艺对新城疫病毒的稳定性影响,并寻求合适的保护剂以稳定新城疫病毒的活性。方法 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PLGA微球,并添加不同的保护剂进行考察。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浓度,利用红血球凝集反应测定病毒效价。结果涡旋、高速离心和搅拌等剪切力时新城疫病毒的活性影响不大;超声时病毒活性产生一定的影响;有机溶剂对病毒活性的影响最大;加保护剂可得到一定的改善。结论制备新城疫病毒的缓释PLGA微球时,宜加冰浴超声,或缩短超声时间,延长超声间隔;选用聚乙二醇6000或羟丙-β环糊精作保护剂可显著稳定病毒活性。如果可避免有机溶剂的使用,将极大地促进新城疫病毒的活性。
郑彩虹许东航梁文权
关键词:新城疫病毒微球稳定性
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4
2016年
目的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2月医院收治253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鼻咽分泌物的病原菌培养与鉴定,并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对患儿的耐药性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共检出病原菌1 516株,革兰阴性菌1 104株占72.82%,包括流感嗜血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22.69%、13.32%、11.48%,革兰阳性菌412株占27.18%,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分别占14.45%、5.54%;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替坦、头孢呋辛的耐药性较高,分别为91.58%、83.66%,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呋辛耐药率较高为46.55%,肺炎链球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均较高,分别为88.10%、94.98%。结论患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且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需进一步提高患儿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黎明江泓谢雄徐娟郭喜萍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病原菌耐药性
乳酸羟乙醇酸共聚物微球中蛋白包封率的测定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寻求一种合适的方法测定蛋白在乳酸羟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中的包封率。方法:采用复乳 溶剂挥发法制备 BSA的PLGA微球,应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总蛋白浓度,根据文献报道的7种不同方法进行包封率测定。结果:不同的测定方法对 PLGA微球中真实的药物包封率的反映程度不同,相互间差异很大。结论:以水解法测定BSA在PLGA微球中包封率的方法提取 最完全。水解法中,又以乙腈作溶剂、再用氢氧化钠水解两步提取法最为简便、快速、准确。
郑彩虹梁文权虞和永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微球
医院获得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苛养菌分布及耐药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医院获得性阻塞性肺炎下呼吸道感染苛养菌的分布及耐药性特点,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临床治疗依据。方法用巧克力培养基对来自临床各科室的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用卫星现象鉴别流感嗜血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19种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药敏试验指南判断;头孢硝噻吩纸片法检测菌株β-内酰胺酶产生情况。结果流感嗜血杆菌对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100%敏感;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呋辛、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3.08%、66.86%和95.38%;卡他莫拉菌对3、4代头孢菌素、氨苄西林/舒巴坦、亚胺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氯霉素、环丙沙星、磺胺甲恶唑/甲氧苄啶和利福平抗菌药物敏感率均>90%;而对阿奇霉素耐药率为45.52%。结论阻塞性肺炎合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耐药率呈上升趋势;3、4代头孢类抗菌药物对苛养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强的抗菌能力。
刘广义刘畅畅王锡波刘冰战松梅王红兵李建玲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苛养菌Β-内酰胺酶
海藻酸壳聚糖聚乳酸羟乙醇酸复合微球的制备及其对蛋白释放的调节被引量:27
2005年
目的 制备蛋白的海藻酸 壳聚糖 聚乳酸羟乙醇酸(PLGA)复合微球,以增加蛋白药物的包封率、减少突释和不完全释放。方法 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模型药物采用修饰的乳化、醇洗法制备小粒径海藻酸微囊,再以壳聚糖孵育制得海藻酸 壳聚糖双层微囊,并进一步用PLGA包裹制得复合微球。采用微量BCA试剂盒测定蛋白浓度,考察其包封率及释放行为,改变各种制备因素调节微球的释放特性。结果 复合微球粒径约 30μm,形态圆整。与单纯PLGA微球相比,包封率由 60% -70%上升至 80%以上。复合微球在磷酸盐缓冲液的 1h突释量由 40% -50%下降至 25%以下,在生理盐水中则进一步下降至 5%以下。结论 海藻酸 壳聚糖 PLGA复合微球提高了蛋白药物的包封率,减少了药物的突释,并可通过调节PLGA比例调节药物的释放。
郑彩虹梁文权虞和永
关键词:微球海藻酸牛血清白蛋白
亲水/亲脂性附加剂对乳酸-羟乙醇酸共聚物微球中蛋白释放的影响被引量:8
2005年
目的考察亲水/亲脂性附加剂对乳酸-羟乙醇酸共聚物(PLGA)微球中蛋白释放的影响。方法采用复乳-溶剂挥发法制备PLGA微球,并添加不同性质的附加剂考察蛋白的释放行为。微量BCA法测定蛋白质量浓度。结果加或不加附加剂对PLGA微球的粒径无显著影响,对微球包封率的影响较大。加入羟丙β-环糊精使蛋白从PLGA微球的释放明显增加;硬脂酸则使蛋白释放明显减缓;聚乙二醇则对蛋白释放有一定的阻滞作用。它们的扫描电镜图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结论加入亲水/亲脂性附加剂可修饰PLGA微球中蛋白的释放。
郑彩虹梁文权虞和永章亦立
关键词:微球附加剂牛血清白蛋白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究常用抗菌药物对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医院2009年9月-2012年3月收治的30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感染病原菌类型及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探究。结果 302例患儿共检出病原菌14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107株占71.8%,以流感嗜血菌和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4株占22.8%,以肺炎链球菌为主,真菌8株占5.4%;革兰阴性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率较低,均<20.0%,革兰阳性菌对呋喃妥因、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为0。结论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感染主要以细菌感染为主,革兰阴性菌分离率较高,而传统氨苄西林、第三代头孢等抗菌药物耐药率均明显升高,应按照病原菌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以有效清除病原菌,改善预后。
朱艳娜陈频陈凤英
关键词:抗菌药物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耐药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