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25-006)

作品数:21 被引量:188H指数:8
相关作者:陈国俊李超吕成福邵磊马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6篇盆地
  • 8篇珠江口盆地
  • 6篇深水
  • 6篇凹陷
  • 5篇深水区
  • 5篇南海北部
  • 4篇勘探
  • 4篇储层
  • 3篇东南
  • 3篇深水扇
  • 3篇琼东南盆地
  • 3篇中新世
  • 3篇重力流
  • 3篇珠海组
  • 3篇白云凹陷
  • 2篇地质
  • 2篇地质特征
  • 2篇盐岩
  • 2篇油气
  • 2篇油气地质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大...
  • 5篇同济大学
  • 4篇西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2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西安地质矿产...
  • 1篇延长油田股份...
  • 1篇中海石油(中...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9篇陈国俊
  • 7篇李超
  • 6篇吕成福
  • 5篇邵磊
  • 4篇郑胜
  • 3篇马明
  • 2篇乔培军
  • 2篇杜贵超
  • 2篇吴梦霜
  • 2篇王云
  • 2篇徐勇
  • 1篇黄薇
  • 1篇屈红军
  • 1篇赵进义
  • 1篇田兵
  • 1篇杨巍
  • 1篇王琪
  • 1篇冯杨伟
  • 1篇张小莉
  • 1篇赵梦

传媒

  • 5篇石油学报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2篇西北大学学报...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煤田地质与勘...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矿物岩石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地下水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热带海洋学报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海洋地质前沿
  • 1篇第十七届中国...
  • 1篇中国科学院地...

年份

  • 1篇2018
  • 5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珠海组陆架边缘三角洲特征及其意义被引量:30
2015年
陆架边缘三角洲发育于大陆架边缘、由物源越过陆架坡折并在陆坡沉积而形成,分布广、储层发育,其富油气性已经全球多个地区的勘探实践所证实。基于最新钻井与地震资料综合分析,首次系统揭示了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珠海组大型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分布与结构充填,分析了其发育的主控因素与油气勘探意义。研究表明,珠海组陆架边缘三角洲剖面上呈S形、斜交或叠瓦状前积结构,钻井揭示为厚层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与前三角洲泥互层沉积,平面上北东向展布于白云凹陷至鹤山凹陷一带。白云凹陷段三角洲规模相对较小,以斜交前积为主;白云南洼东段呈S形前积结构,顶积层为厚层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砂岩,前端深水水道与深水扇发育;南部隆起段以斜交、叠瓦状前积为主,规模较小;鹤山凹陷段以S形前积结构为主,发育大型下切谷与深水扇。晚渐新世构造活动相对平静,深水区形成了稳定的陆架坡折带,古珠江携带的充沛物源与珠海组时期相对海平面下降促使了陆架边缘三角洲的发育。珠海组陆架边缘三角洲的泥质沉积是一套中等—好的烃源岩,同时其发育也为海相泥岩带来了丰富的陆源有机质;陆架边缘三角洲的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分布广、纵向厚度大,是深水区重要的储层类型,其前端发育的深水扇体是有利勘探目标。
曾清波陈国俊张功成纪沫韩银学郭帅王龙颖
关键词:主控因素珠海组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晚渐新统–早中新统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被引量:4
2016年
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钻井、测井、地震和古生物资料为基础,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系统的分析了白云凹陷晚渐新统到早中新统沉积相发育特征及凹陷沉积充填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珠海组下部发育大型陆架边缘三角洲沉积,地震反射特征表明该三角洲发育三期;钻遇水下分支河道、支流间湾、河口坝及远砂坝微相,沉积物以富砂为特征,发育冲刷–充填构造、递变层理及较粗的水平潜穴等多种构造;珠海组上部为浅海相,沉积物以海相砂泥岩互层为主,此时期陆架坡折带位于白云凹陷南坡;珠江组沉积时期,海平面升降旋回频繁,陆架坡折带迁至凹陷北坡。随着古珠江流域扩大,沉积物输入量增加,在珠江组下部发育了深水扇,沉积物以细–粗砂岩为主,夹少量粉砂岩及深海泥岩,发育颗粒流、液化流、浊流及碎屑流等四种主要的重力流,钻遇内扇水道,中扇废弃水道及水道间漫溢沉积,外扇深海泥沉积;珠江组上部为半深海相,沉积物以深海泥岩为主。
徐勇陈国俊马明李超张功成吕成福沈怀磊
关键词:白云凹陷珠海组珠江组
白云凹陷断裂特征对构造与沉积的控制作用被引量:20
2013年
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的地震资料分析显示,该区域自始新世以来断裂系统十分发育.断层表现出张性或张扭性特征并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在平面上,断裂主要为NWW、近EW和NE向.根据断层平面展布及组合形态,可将它们分为平行断层系、雁列断层系和树枝状断层系3种组合形式.根据断裂发育时间及规模,可将断裂的活动期次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剧烈活动期(Tg—T8)、较强—中等活动期(T8—T6)、平静稳定期(T6—T2)、再度活化期(T2—T1).断裂发育的时间及特点对凹陷的构造演化和沉积过程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
邵磊孟晓捷张功成梁建设
关键词:白云凹陷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珠海组陆架边缘三角洲特征及其意义
陆架边缘三角洲发育于大陆架边缘、由物源越过陆架坡折并在陆坡沉积而形成,分布广、储层发育,其富油气性已经全球多个地区的勘探实践所证实。基于最新钻井与地震资料综合分析,首次系统揭示了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珠海组大型陆架边缘三角洲的...
曾清波张功成赵志刚杨海长
关键词:主控因素勘探意义珠海组
文献传递
酒东坳陷深部下沟组下段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被引量:8
2012年
根据大量钻井及岩心资料,结合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压汞实验等测试手段,对酒东坳陷深部下白垩统下沟组下段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下沟组下段砂岩以长石质岩屑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较低,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溶蚀孔隙,同时也发育有原生粒间孔隙和裂缝,储层整体表现为特低孔特低渗的特征。该套砂岩储层储集性能主要控制因素为沉积相和成岩作用。沉积相带控制着砂体平面展布,成岩作用主要影响储层的孔隙结构特征和物性,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导致储层的原生储集空间大量损失,储层物性被严重破坏,而溶蚀作用是孔隙得以改善的主要因素。
李伟李伟陈国俊吕成福杜贵超李超
关键词:下白垩统深部储层
南海西北陆缘莺琼双峰多阶深水扇体系的形成演化特征
伴随全球深水油气勘探的进展,深水沉积体系尤其是深水扇和深水水道已成为科学界研究的热点和前沿。中央峡谷是发育于南海西北陆架边缘的一条低曲率'S'形深水水道,本文应用新采集的二维地震数据,分析了中央峡谷所搬运沉积物的物源及最...
陈国俊李超张功成吕成福郑胜马明
文献传递
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在南海北部深水区靖海凹陷的应用被引量:2
2015年
靖海凹陷位于珠江口盆地潮汕坳陷以南,是洋陆过渡壳上的中-新生代叠合凹陷,作为近几年新划分的构造单元,其中生界地质特征和油气勘探潜力评价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该区受岩浆活动影响,地震资料品质较差,很难利用现有资料完成构造解释研究进而评价凹陷勘探潜力。通过处理解释一体化的技术思路,重点运用叠前信噪比技术、子波处理技术和偏移成像技术对该区进行针对性攻关处理,处理效果达到了构造解释的要求。实践表明该技术在靖海凹陷的实践是成功的,对于研究靖海凹陷结构和规模及其周缘凸起结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杨东升赵志刚杨海长纪沫仝中飞
关键词:珠江口盆地处理解释一体化中生界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长9致密储层流体识别被引量:4
2015年
鄂尔多斯盆地志丹地区长9致密砂岩储层地质特征复杂,低阻油层与常规油层、高阻水层与常规水层共存,导致油水层测井响应特征差异性微弱,流体识别精度极低。该研究根据储层地质特征及其测井响应特征,优选能够有效放大或突出流体性质差异性的测井参数,利用视自然电位-实测自然电位和声波时差-深感应电阻率重叠图法、声波时差、电阻率、自然电位异常幅度、自然伽马和组合参数(RILD×Δt×Cw)交会图法及Archie公式法综合识别和校验流体性质。研究表明,重叠图法能初步识别常规油、油水层和水层或干层,交会图法能进一步识别低阻油层和高阻水层,Archie公式法能通过计算含油饱和度定量识别流体性质。这种定性和定量综合识别方法能够有效识别出常规油层、低阻油层,常规水层、高阻水层和高伽马砂岩的水层,研究思路和方法有效可行,预测结果可以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储层的油气勘探提供可靠的依据。
黄薇张小莉赵进义
关键词:测井响应特征流体识别致密储层鄂尔多斯盆地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始新统—下渐新统沉积环境与泥岩物源被引量:17
2016年
通过粒度分析、岩石薄片、扫描电镜、X-射线荧光及元素地球化学分析等多种手段,研究了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始新统—下渐新统的沉积环境、物源、风化程度、源区岩性及构造背景等。微量元素V、Cr、Sc、Ni、Co、U、Th含量及其比值表明,白云凹陷边缘在恩平组及文昌组沉积时期属于氧化环境。恩平组砂岩样品的CIA值分布于47.82~65.15,平均值为59,泥岩CIA值介于62.61~81.68,平均值为73.07,表明碎屑颗粒从物源区至沉积盆地经历了低—中等强度的风化,砂岩薄片中火山碎屑颗粒较多,其清晰的结构特征与CIA指数相印证。稀土元素总量(136.96×10^(-6)~313.85×10^(-6))相对较高,LREE/HREE值(3.02~6.76)、(La/Yb)_N值(7.87~20.45)、(La/Sm)_N值(3.75~5.78)、(Gd/Yb)_N值(1.14~2.09)、δEu值(0.5~0.92)、δCe值(0.94~1.07)等显示,研究区轻稀土(LREE)相对富集,重稀土(HREE)相对亏损,铕具有"V"形负异常,铈异常不明显,曲线表现为明显右倾,与PAAS的分布形态及含量特征类似,表明样品物源来自上地壳。Hf-La/Th与La/Yb-∑REE等表明研究区母岩以华南沿海地区发育的中生代花岗岩为主,有部分古老沉积岩及碱性玄武岩混入,具有多源性;La-Th-Sc与Th-Co-Zr/10表明沉积构造背景属于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环境。
马明陈国俊吕成福张功成李超赵钊沈怀磊
关键词:白云凹陷始新统沉积环境
深水褶皱冲断带的构造变形和油气地质特征被引量:1
2014年
深水褶皱冲断带是目前全球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其构造变形和油气地质特征是勘探研究的主要内容。通过对不同地区深水褶皱冲断带的地震剖面解释和综合分析,结合沉积特征对其构造样式、变形特征和石油地质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主动大陆边缘和被动大陆边缘存在4种不同构造样式的深水褶皱冲断带,即:主动大陆边缘型深水褶皱冲断带;被动大陆边缘背景下的泥岩滑脱型、盐岩滑脱型和重力垮塌滑动型深水褶皱冲断带。由于他们具有不同的驱动机制、构造特征和演化特征,导致了其含油气性差别较大。主动大陆边缘背景下发育的深水褶皱冲断带主要发育倾向陆地的逆冲断层、叠瓦构造以及相关的褶皱构造,缺乏有效的烃源岩和储层。被动大陆边缘背景下发育的深水褶皱冲断带可以划分为伸展区、过渡区和挤压区3部分,并发育相关构造,其中泥岩滑脱型和盐岩滑脱型深水褶皱冲断带已经有大量的油气发现。
崔敏
关键词:石油地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