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272136)

作品数:16 被引量:177H指数:8
相关作者:杨志华苏生瑞张传林周义李勇更多>>
相关机构:长安大学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香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天文地球

主题

  • 8篇造山带
  • 8篇山带
  • 8篇抽拉构造
  • 6篇成矿
  • 5篇陆内
  • 5篇陆内造山
  • 5篇陆内造山带
  • 4篇全球动力学理...
  • 4篇成矿作用
  • 3篇中国大地构造
  • 3篇秦岭造山带
  • 3篇热核反应
  • 3篇涡旋
  • 2篇地质
  • 2篇地幔
  • 2篇岩带
  • 2篇造山模式
  • 2篇造山作用
  • 2篇南北向
  • 2篇南秦岭

机构

  • 16篇长安大学
  • 6篇南京地质矿产...
  • 5篇香港大学
  • 2篇国土资源部
  • 2篇西安工程学院
  • 1篇西安地质学院

作者

  • 18篇杨志华
  • 13篇苏生瑞
  • 6篇张传林
  • 5篇周义
  • 5篇李勇
  • 4篇梁云
  • 4篇黑爱芝
  • 4篇李勇
  • 3篇周美夫
  • 3篇姜常义
  • 3篇苏春乾
  • 2篇周美付
  • 2篇晁会霞
  • 2篇赵晓宁
  • 2篇吴旭
  • 1篇张虹波
  • 1篇郭俊锋
  • 1篇董永观
  • 1篇朱志军
  • 1篇李英

传媒

  • 3篇矿物岩石
  • 3篇地学前缘
  • 3篇矿物岩石地球...
  • 1篇中国地质
  • 1篇地质学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大地构造与成...
  • 1篇陕西地质
  • 1篇西北地质
  • 1篇湖北地矿
  • 1篇“九五”全国...
  • 1篇2002年中...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02
  • 8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秦岭造山带南北向构造及有关问题的讨论被引量:32
1997年
秦岭造山带具有复杂和长期演化的历史。本文对秦岭造山带的主造山期、结构特征(包括构造单元划分)、构造体制和发展演化等进行了综合和讨论。
杨志华
关键词:造山带
秦岭—大别陆内造山带构造特征及抽拉构造造山模式被引量:7
2016年
秦岭造山带是横贯我国中部著名的大陆造山带,是大陆构造中典型的陆内造山带。这种类型的造山带没有经历洋壳俯冲形成的那种主缝合带性质的造山带;也不是华北与扬子"板块"相互作用形成的对接或碰撞造山带;更不是所谓的复合型造山带。从秦岭造山带的组成、不同深度的结构特征、立交桥构造、盆-山转换中的结构样式、商丹带与勉略带的构造特征以及中央造山系(秦岭)中独特的南北向构造,深入讨论这些特征在秦岭造山带中的非板块构造属性;综合分析这些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秦岭陆内造山带形成的抽拉-逆冲岩片构造(抽拉构造)模式。
杨志华晁会霞吴旭王北颖
关键词:陆内造山带结构特征抽拉构造
从新全球动力学理论探讨青藏高原的构造活动及地质环境的形成机制
青藏高原的构造特征、环境灾害及隆升机制是国内外地学界研究的前沿领域,也是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研究的热点。建立在热力场、重力场基础上的地幔对流-板块构造等理论对青藏高原的形成及隆升机制提出了多种动力学模式,试图恰当的给以...
杨志华苏生瑞王北颖张传林
关键词:青藏高原
文献传递
行星地球元素的演化与地球内部的相对运动:再论中国大地构造发展演化的新全球动力学理论被引量:4
2016年
从相对论的质能互换、时空弯曲、相对速度(孪生子效应)、虫洞原理、奇点原理和量子力学的不确定性原理、多重历史思想出发,全面论述了秦岭和中国大地构造的基本特征与发展演化。从质能定律出发,提出地球的组成和地核、地幔、地壳3个圈层的形成是随核元素的燃烧阶段逐步实现的;按核燃烧的顺序,地球的组成是先形成原子序数小的长英质酸性核变岩,后形成原子序数大的铁镁质的超基性-基性核变岩。核元素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是大地构造发展、演化唯一的动力来源。地球结构特征是物质组成在高能高速运动过程中时空弯曲的结果;DNA、RNA所决定的结构态的演变,在生物的俱生、俱灭中起决定性的作用;生物的进化是地球自身运用多维时空弯曲按质数律创生出来的。以多重历史思想和不确定性原理为基础,论述了中国大地构造的阶段发展、演化以及事件、组成、结构产生的随机性和概率性。从时空弯曲的普遍性出发,中国境内可建立青藏高原、西伯利亚和西南太平洋涡旋-甩出-热核反应3个一级构造单位。从相对速度的孪生子效应、虫洞原理出发,中国大陆造山带是高能高速的等离子-粒子流流体所形成的核变岩地质体,在短暂瞬间从地球深部抽拉-逆冲至地球的表层,与地表系统长期形成的地质体相互耦合、拼贴、混杂的产物,不存在任何形式的晋宁、加里东、华力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等造山带拼贴增生的概念。抽拉-逆冲岩片构造或抽拉构造是造山带形成的主要形式,是岩石圈重要的运动方式。文中最后还对成矿作用、生物的俱生俱灭和地学中十多个地质难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地球质量极限值在地球演化和生物进化中的重要作用。在全面论述涡旋-热核反应动力体系在地球发展和中国大地构造演化中的作用后认为,新全球动�
杨志华晁会霞吴旭苏生瑞杨珺茹杨茹珺
关键词:抽拉构造
秦岭造山带成矿作用概述被引量:16
2000年
对区域成矿背景、区域成矿元素地球化学背景、构造 -成矿体系、矿床区域成矿模式进行了讨论 ,在对大量资料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作者的认识。
杨志华姜常义赵太平李英梁云
关键词:造山带
秦岭造山带基础地质研究新进展被引量:61
2002年
“八五”—“九五”期间秦岭的多项研究中,主要取得以下新认识:①创立了抽拉-逆冲岩片构造新理论,丰富和发展了岩石圈板块或壳块运动方式的多样性;②发现了东西向的秦岭造山带从显生宙以来有南北向的隆升带和沉积盆地,特别是太白、宝鸡-佛坪-汉南隆升带的发现,将从根本上改变秦岭乃至中国中东部构造格架的认识;③南北向沉积盆地转变为东西向造山带的Ⅱ型造山带,深部构造岩片抽拉-逆冲推覆在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之上所形成的Ⅲ型造山带,为地壳表层增添了两种新型的造山带;④提出秦岭造山带中存在3类沉积盆地,3种盆-山转换,3个发展阶段及3种型式(Ⅰ、Ⅱ、Ⅲ)的造山带;⑤重新厘定商丹带、勉略带和二郎坪带的构造属性、形成时代,首次提出秦岭受3种体制,4个发展阶段的新观点,由抽拉构造形成的陆内造山带是秦岭最重要的划时代发展阶段;⑥提出立交桥式结构观点;⑦发现了一批前震旦系变质地层结晶岩系,重新厘定了一些地层的时代,特别是西秦岭、西成铅锌矿田中元古代地层的发现和超大型厂坝矿床产于其中,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意义;⑧提出准浊流态流体的新概念;⑨提出中国和秦岭大地构造发展演化的新全球动力学理论。
杨志华郭俊锋苏生瑞李勇苏春乾张传林黑爱芝梁云
关键词:秦岭造山带基础地质抽拉构造陆内造山带
西成铅锌(银)金矿床成因的新认识被引量:4
2000年
杨志华苏生瑞周美夫赵太平张传林黑爱芝梁云赵晓宁
关键词:成矿带热水沉积铅锌矿床金矿床南秦岭金矿田
秦岭-巴山地区成矿背景和成矿作用的新进展
“八五”一“九五”期间在秦岭成矿背景和成矿作用的研究中,在多方面取得新进展。在许多重大地质问题上有了新的发现,杨志华等创立了抽拉-逆冲岩片构造(或抽拉构造)理论,提出了地壳表层新型造山带,对秦岭造山带的演化阶段和构造单位...
杨志华苏生瑞李勇苏春乾姜常义周美付赵太平张传林黑爱芝梁云
关键词:成矿背景成矿作用
文献传递
新全球动力学理论与壳幔的形成被引量:4
2001年
地壳从地幔中熔融出来是地质学立论的基础 ,也是板块构造运动的基本原因。上述理论阐明不了大陆岩石圈、大陆造山带的组成 ,结构与演化 ,也与当代的基础理论不尽吻合。为此特提出在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制约下的多层扭动涡旋甩出说———核幔壳“风暴”所引发的热核反应是地球发展与演化的唯一的、统一的“动力”来源 ,也是壳幔形成的根本原因。
杨志华李勇苏生瑞周义
关键词:地幔地壳热核反应
南秦岭山柞旬-安康地区的两次逆冲推覆和Ⅱ型造山带基本特征被引量:17
2002年
界于东经 10 8°30′~ 110°,商丹带 -勉略带 (或大巴山带 )之间的山柞旬 -安康构造带是在古生代 -三叠纪南北向裂陷 -裂谷板内海相沉积盆地基础之上转化形成的 型造山带 ,它与东、西两侧的武当 -商南带、佛坪 -汉南带的组成、结构均不相同。南秦岭的山柞旬 -安康带开始从南向北以及后来再自北向南的两次逆冲推覆所形成的构造格局 ,与目前都认为该区是从北向南指向四川盆地的滑脱—逆冲式的薄皮构造模式是完全不同的。笔者还简要讨论了
杨志华朱志军王北颖周美夫赵太平苏生瑞张虹波赵晓宁
关键词:南秦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