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07JJ5010)

作品数:17 被引量:132H指数:9
相关作者:熊曾刘进康周晖周漠玲陈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肺癌
  • 8篇细胞
  • 8篇小细胞
  • 8篇非小细胞
  • 6篇细胞肺癌
  • 6篇小细胞肺癌
  • 6篇灌注
  • 6篇灌注成像
  • 6篇非小细胞肺癌
  • 6篇成像
  • 4篇血管
  • 4篇微血管
  • 4篇结节
  • 3篇血管构筑
  • 3篇微血管构筑
  • 3篇孤立性肺
  • 3篇孤立性肺结节
  • 3篇肺结节
  • 3篇X线
  • 3篇X线计算

机构

  • 16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6篇刘进康
  • 16篇熊曾
  • 13篇周晖
  • 11篇周漠玲
  • 9篇陈伟
  • 6篇胡成平
  • 6篇夏宇
  • 5篇朱智明
  • 4篇周建华
  • 3篇李文政
  • 2篇傅春燕
  • 2篇陈胜喜
  • 2篇龙学颖
  • 1篇陈琼
  • 1篇王威清
  • 1篇陈浩
  • 1篇童时宇
  • 1篇王小宜
  • 1篇刘洋腾宇
  • 1篇李波

传媒

  • 5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国际医学放射...

年份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3篇2008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Bayes分析指导孤立性肺结节的临床决策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Bayes分析指导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SPN)临床决策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Bayes分析法先从352例SPN训练集(恶性135例,良性217例)中求出恶性SPN的验前比及各临床和CT表现的似然比,再以此计算每个SPN的恶性概率。比较Bayes分析与医生常规判断132例SPN测试集(恶性61例,良性71例)样本的诊断效能,并分析在不同计算概率下的实际诊断结果。结果:Bayes分析诊断测试集SPN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5%,85.9%,87.1%,84.4%,89.7%,其诊断符合率与高年资甲、乙医生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高于低年资丙、丁医生(均P<0.05);Bayes分析,高年资甲、乙医生及低年资丙、丁医生的Brier值分别为0.099,0.140,0.137,0.154,0.179;除外被错判的11例孤立性肺转移瘤,Bayes分析法估算概率<20%的假阴性率为1.0%(5/484)。结论:运用Bayes分析诊断SPN性质的符合率高,预测恶性概率的精度高,且假阴性率低,用于指导SPN的临床决策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陈伟刘进康陈琼李文政熊曾龙学颖
关键词:孤立性肺结节决策支持技术BAYES分析
多层螺旋CT肺癌灌注成像与VEGF和PCNA表达的关系被引量:19
2009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与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扫描(MSCT)肺灌注成像的关系。方法:2005年12月至2008年1月在湘雅医院对61例肺内单发结节患者行MSCT肺灌注扫描,其中2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获得与灌注成像兴趣区相当的病理层面。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CD34,VEGF和PCNA表达。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22例NSCLC患者灌注参数与NSCLC分化程度及CD34-MVD,VEGF,PCNA表达的相互关系。结果:VEGF与PCNA在肿瘤组织中呈异质性表达。分化程度与总CD34-MVD无关,而与未形成完整管腔的周围区CD34-MVD,PCNA,VEGF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均P<0.05)。未形成完整管腔的周围区CD34-MVD与VEGF和PCNA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分化程度与血流量(BF),血容量(BV),最高增强值(PEI)均呈负相关(均P<0.05)。总CD34-MVD与PEI呈正相关(P<0.05)。未形成完整管腔的周围区CD34-MVD与BF,BV,PEI均呈负相关(P<0.05)。PCNA与BF,BV,PEI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PCNA与VEGF均参与肿瘤增殖与血管新生的调控,灌注成像主要通过评价微血管构筑表达水平来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
刘进康熊曾周晖周漠玲周建华傅春燕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肺内恶性结节多层螺旋CT扫描形态学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扫描形态学对肺内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69例肺内恶性结节患者行MSCT扫描,应用多种后处理技术全面了解病灶形态学特征,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病灶形态学特征与病理特征的关系。筛选出有意义的形态学征象后,与同期86例经手术证实的非恶性结节形态学数据行χ2检验,比较两组形态学征象构成比的差别。结果恶性病变中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与血管聚集征出现率分别为81.8%、85.5%和95.7%;分化程度与空泡征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631),P-TNM分期与毛刺征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652),结节大小与衰减密度呈显著负相关(r值为-0.714),P值均为0.000。空泡征、短毛刺、非实性结节、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与血管聚集征在恶性结节中的出现率均明显高于非恶性结节。结论多种后处理技术应用于MSCT中能全面了解病灶特征,空泡征、短毛刺、非实性结节、胸膜凹陷征、支气管截断征与血管聚集征是提示恶性结节的征象。
熊曾刘进康胡成平陈伟周漠玲周晖朱智明夏宇
关键词:X线计算机硬币病变
非小细胞肺癌微血管构筑二维表型的网状结构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微血管构筑二维表型(2D-TMAP)的结构特征及临床意义。方法完整采集30例NSCLC肺内结节标本,按其活体解剖方位选取与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最大层面相当的病理层面,构建该病理层面2D-TMAP,运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2D-TMAP各指标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2D-TMAP在NSCLC组织中呈异质性表达,不同区域微血管密度(MVD)无明显差异,周围区未形成完整管腔的MVD明显多于中心区(P值为0.030)。总MVD与分化程度无明显关系(r=0.042,P=0.831),周围区未形成完整管腔的MVD与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正相关(r值分别为0.528,0.533,P值分别为0.041,0.028)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ephrinB2、EphB4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04、0.549、0.549、0.370,P值分别为0.005、0.002、0.002、0.048)。分化程度与PCNA、VEGF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04、0.370,P值分别为0.001和0.048),与基底膜完整性呈负相关(r=-0.531,P=0.033)。结论2D-TMAP能观察肿瘤生长微环境的整体状态,对血管新生与肿瘤增殖的调控呈网状结构,深入探讨2D-TMAP表达调控机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熊曾周晖刘进康胡成平周漠玲夏宇周建华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微血管构筑二维表型构建方法初探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探讨肿瘤微血管构筑二维表型(2D-TMAP)表达技术平台构建方法。方法:完整地采集30例非小细胞肺癌肺内结节标本,按其活体解剖方位选取与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最大层面相当的病理层面,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特殊染色(GMS)、电镜观察等技术构建该病理层面2D-TMAP,检测指标包括微血管形态、微血管基底膜完整性、微血管密度、微血管不同表型与微淋巴管、微血管成熟度与管腔化程度以及微血管免疫遗传学特性。结果:成功构建2D-TMAP表达技术平台,2D-TMAP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呈异质性表达,非小细胞肺癌微脉管超微结构具有一定的特征。结论:2D-TMAP能观察肿瘤生长微环境的整体状态,是探讨肺内结节性病变血管新生和血流模式差异的关键技术。
刘进康王小宜熊曾周晖周建华傅春燕李波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与非小细胞肺癌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评价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病理特征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44例NSCLC患者行MSCT灌注扫描,用多元相关分析探讨灌注参数与病理特征的关系,再分亚组进行趋势检验。结果灌注参数与NSCLC病理特征相关,血流量(BF)和强化峰值(PEI)随分化程度减低而降低(P值分别为0.009与0.021);有淋巴结转移组的BF和PEI明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值分别为0.000与0.002);PTNM低分期组BF值明显低于高分期组(P=0.000);术后转移或复发组BF值明显低于未转移或复发组(P=0.000);不同病理类型灌注参数无明显差别。结论MSCT灌注成像通过无创性评价血管生成的方式和程度,间接反映肿瘤分化程度,从而预测淋巴结转移和术后转移复发的可能性,是判断NSCLC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良好指标。
刘进康周晖熊曾周漠玲朱智明夏宇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病理X线计算机
非小细胞肺癌CT灌注成像诊断价值综合评估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综合评估CT灌注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05年3月至2008年1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周围型NSCLC 44例,按本室已标准化的方案行CT灌注成像获得病变的灌注参数(BF值),并行表面遮盖法(SSD)、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容积再现技术(VRT)等三维成像(3D)技术全面了解病灶形态学特征。同时以术后2年为随访终点,对其中22例NSCLC进行随访,追踪术后2年内新发转移和复发的情况,运用Spearman多元相关分析探讨病灶形态学特征、灌注参数BF值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用Logistic回归分析灌注参数BF值预测病灶恶性潜能的价值。结果:44例纳入的NSCLC灌注图像均比较满意。恶性病变中胸膜凹陷征、支气管征与血管聚集征出现率分别为84%、91%和100%;分化程度与空泡征显著正相关(r值为0.649,P值为0.000),pTNM分期与毛刺征显著正相关(r值为0.652,P值为0.000),结节大小与衰减密度显著负相关(r值为-0.742,P值为0.000)。BF值与分化程度、术后转移或复发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613、-0.419,P值为0.000、0.005。BF值与p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负相关,r值为-0.310、-0.351,P值为0.046、0.02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BF值是NSCLC术后发生转移或复发的显著影响因素(P=0.005),BF值越低,术后发生转移和复发的危险性越高,用Logistic回归方程预测术后出现转移或复发总的正确率为86.4%。结论:灌注成像能从形态与功能两方面综合评价病灶,预测恶性潜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熊曾刘进康胡成平陈伟周漠玲周晖朱智明夏宇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podoplanin阳性淋巴管密度与多层螺旋CT表现的关系被引量:6
2012年
背景与目的现有的研究表明:肺癌微淋巴管密度(lymphatic microvessel density,LMVD)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但与肺癌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omputed tomography,MSCT)的影像学改变的相关性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podoplanin标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手术标本微淋巴管并计数LMVD,观察患者肺癌病灶MSCT表现。方法对34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前行MSCT检查,收集相关临床病理结果;评价MSCT表现(包括边缘形态、内部结构、邻近结构的CT征象);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心区、周边区的LMVD。结果 MSCT表现有棘状突起、胸膜凹陷征和癌性淋巴管炎的患者,其肺癌切除标本周围区LMVD均高于无上述表现者(P均<0.05)。结论 MSCT出现棘状突起、胸膜凹陷征或癌性淋巴管炎表现提示更高的肿瘤淋巴管生成水平,具有更高的淋巴结转移风险。
周晖熊曾刘进康陈胜喜周漠玲刘洋腾宇
关键词:X线计算机微淋巴管密度
基于Bayes理论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在孤立性肺结节CT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初步探讨基于Bayes理论的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aided diagnosis,CAD)系统在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CT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依据Bayes理论先从352例SPN训练集(恶性135例,良性217例)中求出恶性SPN的验前比及各临床和CT表现的似然比,再运用VC++语言编制基于Bayes理论的CAD系统,用它计算每个SPN的恶性概率,并前瞻性地检验该系统在132例SPN测试集(恶性61例,良性71例)中的诊断效能,与2位高年资和2位低年资放射科医师常规阅片的表现作比较。结果成功构建基于Bayes理论的CAD系统,它诊断训练集SPN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88.9%、93.1%、91.5%,诊断测试集SPN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5%、85.9%、87.1%、84.4%、89.7%,其诊断符合率与高年资甲、乙医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高于低年资丙、丁医师(P<0.05)。结论基于Bayes理论的CAD系统可帮助医师尤其是低年资医师提高鉴别SPN良恶性质的能力,并在指导SPN的临床决策中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陈伟刘进康李文政熊曾龙学颖周晖
多层螺旋CT肺灌注成像技术优化与标准化探讨被引量:12
2008年
目的优化和标准化多层螺旋CT(MSCT)肺灌注成像技术参数,并评价该方案的有效性及稳定性。方法收集肺内单发结节患者16例行MSCT肺灌注成像预实验,根据预实验结果与文献回顾初步确定灌注扫描方案。再扩大样本按已优化与标准化的参数对65例肺内单发结节患者进行MSCT肺灌注成像,分析影响灌注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用ROC曲线、诊断效能参数与优势比(OR值)来评价该方案的有效性,用一致性分析来评价该方案的稳定性。结果65例患者中47例灌注图像满意并有病理证实,9例未明确病理诊断,9例图像质量不能满足灌注测量及计算的要求,呼吸不配合是导致灌注失败的主要原因,灌注成像诊断肺部单发结节性病变总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6.9%、83.3%、82%、4.620、0.280、0.840,一致性为0.894,对比常规平扫增强,灌注成像诊断效能显著提高(χ2=4.27,P=0.031,OR=4.33)。结论优化与标准化后的MSCT肺灌注成像技术能显著提高诊断效能,稳定性好,值得推广。
朱智明周漠玲刘进康熊曾周晖陈伟
关键词:灌注成像优化设计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