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00180)

作品数:5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毅屈建军葛君州金晓颖安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铁道部科技研究开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土壤
  • 2篇骆驼刺
  • 1篇植物
  • 1篇植物区
  • 1篇植物区系
  • 1篇生理生化
  • 1篇生理生化反应
  • 1篇生理生态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学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生物土壤结皮
  • 1篇湿地
  • 1篇湿地生态
  • 1篇湿地生态系统
  • 1篇水分生理
  • 1篇水分生理生态
  • 1篇水土
  • 1篇水土流失
  • 1篇铁路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兰州理工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兰州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甘肃省治沙研...

作者

  • 5篇屈建军
  • 5篇李毅
  • 3篇葛君州
  • 2篇安蓉
  • 2篇金晓颖
  • 1篇张伟民
  • 1篇安黎哲
  • 1篇徐鹏
  • 1篇殷代英
  • 1篇牛清河
  • 1篇张锦春
  • 1篇李建国
  • 1篇李国帅

传媒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一种生物土壤结皮中蓝细菌(Microcoleus spp.)的分子鉴定被引量:1
2014年
在从北京怀柔风沙防治技术示范区采集的沙样中,采用96孔板有限稀释法分离出的微生物,形态学初步鉴定分别为蓝细菌。进行PCR和测序后,利用GenBank中蓝细菌不同科、属种类序列进行分子系统分析、系统发育树及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测序样品应为Microcoleus vaginatus和Microcoleus streenstrupii。
屈建军李毅
关键词:生物土壤结皮蓝细菌分子鉴定
白刺对干旱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被引量:16
2012年
研究白刺幼苗抗旱特性的生理学机制,期望为干旱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盆栽,用控制浇水的方法设计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梯度,对白刺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超氧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特点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白刺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叶绿素含量在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时上升,在重度干旱胁迫时显著下降;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膜透性上升,丙二醛含量和超氧离子自由基产生速率增加。抗氧化系统酶活性测定结果表明,SOD、POD、CAT3个酶能配合协同作用,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减少水分胁迫造成的伤害。
李毅屈建军张伟民牛清河葛君州徐鹏安黎哲
关键词:白刺干旱胁迫生理生化
党河流域骆驼刺群落特征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分析党河流域骆驼刺群落特征与土壤因子相关性,为有效管理该流域天然骆驼刺群落及退化骆驼刺群落的恢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样方"法,于2012年6—10月调查群落特征及土壤样品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在6—10月,生物量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变化,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季节变化趋势几乎一致,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变化趋势相反。在0—50cm土壤层内,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电导率、土壤pH值呈现出先增加再减小的变化过程,土壤容重表现出逐渐增大的趋势,土壤含水量在土壤深度达到30cm以后增加不明显。[结论]土壤环境因子是影响骆驼刺群落特征、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主要因素。较高的土壤含水量可以增加骆驼刺群落的生物多样性,较高的土壤容重抑制骆驼刺群落根系的生长。
金晓颖安蓉屈建军李毅
关键词:骆驼刺生物多样性土壤因子
骆驼刺生境适应性研究现状
2014年
骆驼刺是一种耐旱、耐盐并具有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效应的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植物建种群之一。本文对骆驼刺的形态学、光合生理生态、水分生理生态及耐盐性等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为今后在敦煌西湖自然保护区开展湿地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依据。
金晓颖安蓉李毅屈建军葛君州
关键词:湿地生态系统骆驼刺光合生理生态水分生理生态耐盐性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张掖—红柳河段种子植物区系及生态学初步研究
2013年
为了研究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张掖—红柳河段沿线植物种属组成和特性,采用样方、样线结合的方法对该线路植被进行了调查。初步调查,其张掖至红柳河段有种子植物18科52属55种,以双子叶植物占优势,其区系特征为单种属和寡种属多,优势现象明显,生态类型以旱生植物为主,这是长期适应比较干旱的自然环境的结果。查清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沿线植物资源的数量和分布区,为该线路土壤侵蚀、风蚀等水土流失灾害防治和植物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李毅屈建军张锦春殷代英李国帅李建国葛君州
关键词:种子植物区系生态学水土流失兰新铁路第二双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