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林业科研成果推广项目(06A01)
- 作品数:6 被引量:95H指数:5
- 相关作者:虞木奎刘志龙成向荣王臣吴统贵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南京林业大学安徽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林业科研成果推广项目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杉木林下套种不同树种对土壤改良效应初探被引量:37
- 2011年
- 为探讨复层异龄林营建初期对土壤物理结构和养分状况的影响,研究了浙西地区杉木林下套种不同树种土壤理化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林下套种树种后林地土壤物理结构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土壤养分状况进一步好转。并运用多因素主成分分析方法,评价了不同复层林模式土壤养分含量规律,并将土壤养分状况的综合优势作了排序。其结果显示杉木林下套植的12种植物在种植初期对土壤养分改良效果较好的为麻栎、毛红椿、南天竺、十大功劳、红豆杉、椤木石楠和蚊母,其中麻栎和毛红椿改良效果最佳。
- 葛乐虞木奎成向荣凌高潮吴统贵刘志龙王宗星张翠
- 关键词:杉木混交林土壤理化性质
- 红壤区受损湿地松林下6树种光合特性被引量:4
- 2011年
- 以红壤区湿地松林下种植的6种乔灌木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种间光合特性的差异,以期为红壤区植被恢复与重建物种材料筛选和种间配置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地带性建群种黧朔锥(Castanopsis fissa)、木荷(Schima superba)具有相对较高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和相对较低的表观量子效率AQE,说明两树种利用强光能力较强,属阳生树种;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具有最大的Pmax[(20.15±2.18)μmol/(m2.s)],但其LCP和LSP并不高,说明其光能转化率较高、生长速度快,比较适合林下生长;山茶(Camellia japonica)的AQW最低,仅(0.023±0.002)mol/mol,说明该树种在遮阴条件下很难生存;而杨桐(Adinandra millettii)和十大功劳(Mahonia fortunei)的Pmax、LCP、LSP分别是木荷的51.87%、66.99%、50.52%和20.66%、31.23%、42.45%,说明两物种利用弱光的能力较强,属阴生植物。根据各物种的光合特性可以看出,地带性建群种木荷、黧朔锥可迅速成长形成亚乔木层,胡枝子、杨桐、十大功劳可以形成灌木层,最终在湿地松林内形成立体复式结构,提高系统结构和功能。
- 吴统贵曾广泉周晓萍欧阳向东虞木奎成向荣
- 关键词:红壤湿地松林下植物光合特性
- 湿地松林下6树种光合日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被引量:10
- 2011年
- 以红壤区湿地松林下栽植的6树种为研究对象,监测了各树种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同时系统分析了Pn与各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麻栎(Quercus acutissima)、黧蒴锥(Castanopsis fissa)、木荷(Schima superba)和胡枝子(Lespedeza bicolor)的Pn日变化均呈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11:00,分别为(19.82±2.66)、(14.58±1.79)、(16.11±4.82)、(14.92±3.67)μmol/(m2.s);而椤木石楠(Photinia davidsoniae)和杨桐(Adi-nandra millettii)则呈现为双峰曲线,最大值分别为(8.91±1.81)、(10.85±1.63)μmol/(m2.s)。各树种日平均Pn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麻栎、木荷、黧蒴锥、胡枝子、杨桐、椤木石楠。方差分析发现,麻栎、黧蒴锥、木荷的Pn显著大于椤木石楠和杨桐(p<0.05)。通径分析发现,黧蒴锥、麻栎和胡枝子的Pn动态变化主要受饱和水蒸气压差(VPD)、温度(T)、相对湿度(RH)和光合有效辐射(PAR)的影响;木荷主要受VPD、T和PAR的影响,而椤木石楠和杨桐的主要受VPD、T、RH的影响,且各物种各因子均具有较大的间接通径系数。
- 吴统贵曾广泉肖杨根姚婕虞木奎成向荣王臣
- 关键词:红壤光合作用日变化环境因子通径分析
- 浙西低山区森林小气候时空动态特征被引量:10
- 2010年
- 利用W eatherHawk全自动气象站对浙西低山区不同林型(杉木林、侧柏林和马尾松林)和杉木林不同空间位置(林外空旷地、林缘、林窗和林内)的太阳辐射强度、大气温度和大气相对湿度进行了连续观测。结果表明:不同林分和林内空间位置太阳辐射强度、大气温度和大气相对湿度日进程呈多峰曲线;太阳辐射强度和大气温度日均值在不同林型内大小顺序为林外空旷地>杉木林>马尾松林>侧柏林,在杉木林不同空间位置的日均值大小顺序为林外空旷地>林缘>林窗>林内,大气相对湿度顺序相反;林外空旷地的3个气象因子日进程晴天呈单峰曲线,阴天表现多峰曲线;林分内3个气象因子波动幅度比林外空旷地小,侧柏林的降温保湿能力最好。
- 刘志龙虞木奎成向荣王臣王宗星葛乐
- 关键词:森林小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