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1119)

作品数:9 被引量:158H指数:8
相关作者:勾晓华张芬方克艳高琳琳苏军德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河南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水利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树轮
  • 2篇圆柏
  • 2篇树轮宽度
  • 2篇祁连圆柏
  • 2篇气候
  • 2篇气候响应
  • 2篇降水
  • 2篇海拔
  • 2篇海拔梯度
  • 1篇东北部
  • 1篇多尺度
  • 1篇用水效率
  • 1篇油松
  • 1篇植被
  • 1篇植被指数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日变化特征
  • 1篇日进程
  • 1篇散点图

机构

  • 8篇兰州大学
  • 2篇河南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国家气象信息...

作者

  • 8篇勾晓华
  • 5篇张芬
  • 3篇方克艳
  • 3篇苏军德
  • 3篇高琳琳
  • 2篇彭剑峰
  • 2篇陈发虎
  • 2篇杨涛
  • 2篇赵铭石
  • 2篇邓洋
  • 1篇刘文火
  • 1篇颉耀文
  • 1篇范泽鑫
  • 1篇杨梅学
  • 1篇周非飞
  • 1篇田沁花
  • 1篇李颖俊
  • 1篇曹宗英
  • 1篇周飞非

传媒

  • 3篇冰川冻土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Scienc...

年份

  • 3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黄河上游过去1234年流量的树轮重建与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40
2010年
利用青海省阿尼玛卿山地区祁连圆柏树轮宽度年表资料,分析树木生长与黄河上游唐乃亥水文站平均流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前一年8月到当年7月的平均流量与当年轮宽密切相关,相关系数为0.656,在此相关关系的基础上,重建了黄河上游过去1234年以来的流量变化.经11年滑动平均后曲线,定义流量低于均值1个标准差的时段为枯水期,流量高于均值1个标准差的时段为丰水期.在重建的黄河上游过去1234年流量变化中存在18个丰水期和12个枯水期,丰水期主要分布时段为:846~873年、1375~1400年,枯水期主要分布时段为:1140~1156年、1295~1309年、1473~1500年、1820~1847年.其中15世纪末是过去1234年以来黄河上游流量最低的时段,该时期青藏高原东北部发生了大范围的干旱现象.重建的流量变化包含较多的低频信息,枯水期与都兰、乌兰、德令哈等地树轮资料和其他代用指标记录的干旱期一致.多窗谱分析表明黄河流量变化存在2~5年,22年,35~38年,55~62年和114~227年左右的周期,其中最显著的是159和36年的周期.
勾晓华邓洋陈发虎杨梅学方克艳高琳琳杨涛张芬
关键词:黄河上游
坡向对海拔梯度上祁连圆柏树木生长的影响被引量:32
2010年
选择青海省同德县南部河北林场的一个连续坡面,根据不同海拔和坡向设置4个采样点,采集祁连圆柏(Sabina przewalskii)树轮数据,分析不同海拔和坡向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坡面上部3个采样点的树轮年表特征值均呈一定的变化规律——平均敏感值(MS)和标准差(SD)随海拔升高而增大,一阶自相关(AC)随海拔升高而递减,下限年表特征值均表现出与其他3点的不同,都是最值(MS和SD均最大,AC最小);年表间相关和主成分分析结果都显示出海拔梯度上的变化规律,但下限差异显著;树轮指数与当年6–8月平均气温的相关系数呈增强趋势,森林上限受当年7、8月平均气温影响较大,下限树轮指数不仅与当年6月和前一年11月的气温显著负相关,而且受前一年8月和当年5月的月降水量影响显著。与通常情况"下限树木生长受降水制约"比较,这里的温度作用增强而降水限制减弱。显然,坡向扭转是海拔梯度上影响祁连圆柏生长变化的重要因子。
彭剑峰勾晓华陈发虎方克艳张芬
关键词:海拔梯度气候响应祁连圆柏坡向
Analysis of reconstructed annual precipitation from tree-rings for the past 500 years in the middle Qilian Mountain被引量:8
2012年
The ring-width chronology of a Juniperus przewalskii tree from the middle of the Qilian Mountain was constructed to estimate 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from previous August to current July) since AD 1480.The reconstruction showed four major alternations of drying and wetting over the past 521 years.The rainy 16th century was followed by persistent drought in the 17th century.Moreover,relatively wet conditions persisted from the 18th to the beginning of 20th century until the recurrence of a drought during the 1920s and 1930s.Based on th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method,eight Intrinsic Mode Functions (IMFs) were extracted,each representing unique fluctuations of the reconstructed precipitation in the time-frequency domain.The high amplitudes of IMFs on different timescales were often consistent with the high amount of precipitation,and vice versa.The IMF of the lowest frequency indicated that the precipitation has undergone a slow increasing trend over the past 521 years.The 2-3 year and 5-8 year time-scales reflec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in precipitation relevant to region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d the 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 (ENSO),respectively.The 10-13 year scale of IMF may be associated with changing solar activity.Specifically,an amalgamation of previous and present data showed that droughts were likely to be a historically persistent feature of the Earth's climate,whereas the probability of intensified rainfall events seemed to increase during the course of the 19th and 20th centuries.Thes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in precipitation indicate an unprecedented alteration of the hydrological cycle,with unknown future amplitude.Our reconstruction complements existing information on past precipitation changes in the Qilian Mountain,and provides additional low-frequency information not previously available.
TIAN QinHuaZHOU XiuJiGOU XiaoHuZHAO PingFAN ZeXinSamuli HELAMA
树轮气候学中分异现象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1年
树轮气候学研究发现,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20世纪后半期以来,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关系发生了改变,出现了树轮-气候响应关系不稳定、树木生长趋势分异等现象(divergence phe-nomenon).分异现象的发现,对传统树轮重建方法和结果提出了挑战,同时对研究全球碳循环、碳储量估测也有重要影响.分析和总结前人的工作发现,目前关于分异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中低纬度地区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亚洲高海拔地区.对分异现象产生原因的解释还存在较大争议,针对分异现象的解决方案目前主要集中在去趋势方法、气象数据选择、校准期选择以及样本的选择等方面.
高琳琳勾晓华邓洋张芬方克艳
甘肃省农业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以甘肃省及地级行政区2009年农业用水量数据为基础,选取反映农业用水效率的6项指标,分析了农业用水效率现状,为确定控制红线提供依据。分析表明:全省去变异农业用水效率为0.97,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为562m3,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1;总体表现为用水效率较低,地区间差异较大。运用数理统计的趋势分析方法,对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和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红线控制指标进行了分析预测,并考虑综合因素的影响,提出了甘肃省及地级行政区农业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结果显示:2015年全省农田亩均灌溉用水量控制红线为492 m3,各地区间在143~691 m3,河西5市仍是全省最高的地区;全省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控制红线为0.54,各地区间在0.43~0.65;农业用水效率将逐渐提高。
凡炳文陈文
关键词:农业用水用水效率
祁连山中部近500年来降水序列多尺度变化分析
利用祁连山中部地区祁连圆柏(Juniperus przewalskii)年轮宽度资料,重建了该地区公元1480年以来上年8月至当年7月的年降水量。重建显示过去5个世纪大致可分为四次主要的干、湿期:16世纪偏湿,17世纪干...
田沁花周秀骥勾晓华赵平范泽鑫
关键词:树轮宽度降水重建经验模态分解
文献传递
青藏高原东北部树轮海拔梯度研究的散点图分析应用被引量:3
2010年
利用散点图直线回归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研究同一坡面不同海拔的树轮宽度与气候因子的关系.由于同一山坡上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因子表现出差异,导致不同海拔的树木生长对温度和降水的响应呈现阶梯状渐变.对树轮宽度序列和与其存在显著相关的5—7月份的气候因子进行散点图分析,得出5—7月的温度对树木的生长起主要限制作用,但是限制作用从低海拔到高海拔逐渐减弱;低海拔和中低海拔树木与7月温度负相关,中高海拔和高海拔树木受7月份高温影响变弱,相关转为正值;5—7月降水量的增加能促进树木的径向生长,但是随着海拔的增加,树木对于降水量响应变弱.由于快速降水的大部分水分都会流失,不能有效地存留在土壤里,较高海拔树木与较低海拔相比更难保留水分,所以高海拔轮宽序列保留较少的降水信息.
杨涛勾晓华李颖俊彭剑峰
关键词:树轮海拔梯度散点图
祁连圆柏光合作用日变化特征及其与生理生态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7
2011年
以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内百年左右树龄的祁连圆柏为对象,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在自然环境条件下测定了其生长季内各月份生理生态因子和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探讨祁连圆柏生理生态特征以及与其生理生态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季内,祁连圆柏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型曲线,其在10:00和16:00达到峰值,于14:00达到最小值,光合作用存在明显的午休现象",而月份之间的净光合速率表现为8月>5月>6月>7月.祁连圆柏的气孔限制值与净光合速率有相似的日进程,呈现出M"型的双峰曲线,分别在10:00和16:00达到峰值,而胞间CO2浓度日变化趋势与气孔限制值相反,表现出W"型双峰曲线.水分利用效率与净光合速率有相同的日变化趋势,其在整个生长季内表现为5月>8月>7月>6月.在整个生长季内,影响祁连圆柏光合变化的主要决定生理生态因子是胞间CO2浓度和气温,限制生理生态因子是气孔导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
苏军德勾晓华曹宗英周飞非张芬满子红赵铭石
关键词:祁连圆柏光合作用生理生态因子日进程
祁连山东部不同树龄油松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被引量:19
2011年
利用采自祁连山东部同一坡面油松树轮样芯,对不同年龄组油松树轮宽度年表指数与气候要素的相关分析,研究了不同年龄组油松径向生长对气候要素的响应.结果表明:不同年龄组油松树轮宽度指数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不完全一致,即在该区域油松树木的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年龄有关.因此,使用该区域的油松树轮宽度指数年表重建过去气候变化时需要考虑年龄对树轮宽度与气候要素之间相关关系的影响,结果为进一步的树轮气候学研究的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等工作奠定了树轮生态学基础.
张芬勾晓华苏军德高琳琳刘文火满自红
关键词:油松不同树龄树轮宽度气候响应
黑河中上游地区NDVI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利用黑河中上游地区19822006年GIMMS/NDVI数据与九个气象站逐月气象数据分析了25年来该地区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并对NDVI与温度、降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年来研究区植被覆盖上升趋势明显,其中上升最明显的区域是上游干流周边草地与中游张掖绿洲一带,两区域年均NDVI与年份相关系数均达到0.5以上;NDVI的年际变化尺度上更加依赖于温度的变化,其增长趋势得益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气候变暖;研究区各地春季、夏季NDVI增长比较显著,秋季趋势不明显;不同季节NDVI对温度、降水的响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赵铭石勾晓华周非飞颉耀文苏军德
关键词:归一化植被指数温度降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