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合同制定向工作任务专项(2014020412)
- 作品数:6 被引量:51H指数:4
- 相关作者:孟令媛周龙泉赵烽帆徐涛刘杰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震情跟踪合同制定向工作任务专项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2014年新疆于田M_S7.3地震近断层强地面运动模拟及烈度分布估计被引量:5
- 2014年
- 分析了2014年于田MS7.3地震的震源参数特征;结合已有的震源机制反演结果,选取断层面上滑动位移分布构建有限断层模型,模拟计算了近断层区域的宽频带强地面运动参数,并基于强地面运动模拟结果估算了该地震的模拟烈度分布.模拟结果表明,于田MS7.3地震极震区的模拟烈度达到Ⅸ度,与中国地震局公布的烈度图趋于一致,相对于美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震动图中极震区烈度(Ⅶ—Ⅷ)偏大.此外文中给出的烈度Ⅶ度及以上影响范围与中国地震局公布的地震动图较为一致.
- 孟令媛周龙泉刘杰
- 2013年前郭震群5次M_S≥5.0地震远场地震波辐射能特征研究
- 2015年
- 2013年吉林松原前郭震群是一次典型的爆发式强震群活动,前郭震群MS≥5.0的5次主要地震事件呈现出了较为特殊的起伏特征。本文基于震源谱理论及震群型地震的特点,研究了该震群5次主要地震事件的远场地震波辐射能的特征。选取国家级台站长春台,针对前郭震群的地震动观测记录,分析观测记录的时间域、频率域特征,结合考虑震群型地震的地震动谱与震源谱参数的关系,计算5次地震事件的远场地震波辐射能,并进一步定量化地描述其在震源谱及地震波辐射能等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前郭震群中5次主要地震事件的第2次地震事件(No.2)为整个震群的转折点,其震级上表现出来的衰减特征与其地震波能量释放特征呈现出了明显的非一致性。实际上,No.2事件是前郭震群中最重要的一次事件,主要表现为相对低的震级和相对高的远场地震波辐射能。
- 孟令媛史海霞高金哲
- 关键词:震源谱
- 2014年新疆于田M_S7.3地震序列和震源特征初步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发生MS7.3地震,震中位置36.1°N、82.5°E,震源深度约17km,于田地震发生在西昆仑断裂与阿尔金断裂交汇区内,基于远震波形记录反演的震源机制为走滑型,此次地震破裂比较集中,滑动主要分布在深部,破裂未出露地表。截至2014年2月23日12时00分,于田MS7.3地震序列中2、3级地震较为丰富,衰减较为正常,b值约为0.7,h值为1.29,等待时间法显示4.5级以上余震遵从线性关系,符合以往主-余型地震的特征。基于由断层面上滑动位移反演结果和震源参数计算得到的经验关系认为,于田地震的动态破裂过程为应力下调模式,即地震能量的释放可能并不十分完全,这与该地震b值小于2008年于田MS7.3、2012年于田MS6.2地震b值的特征相符。
- 孟令媛周龙泉张小涛杨文姚琪宋金
- 关键词:地震序列震源参数
- 地震体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研究综述被引量:12
- 2014年
- 地球介质参数是地震深部探测的重要目标,蕴含了丰富的地球结构和演化信息.全波形反演技术由于计算量大的原因,目前阶段在实际壳幔结构成像应用中还存在较大的难度.基于P波和S波到时的体波成像仍然是壳幔精细速度结构成像的重要途径.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种具有代表性的地震体波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即基于高频近似射线理论的成像方法、基于程函方程数值解的初至波成像方法及有限频成像方法.基于射线理论的成像方法计算量小,计算效率高,长期以来是体波成像的主要方法之一;基于程函方程数值解的成像方法,在初至波走时成像方面有优势,但是要求网格节点较密,计算量大;有限频成像方法基于波动方程理论,比射线理论包含更丰富的介质信息,但是由于计算量大,目前在实现过程中引入简化的假设,成像效果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 赵烽帆张明辉徐涛
- 关键词:体波走时层析成像射线理论程函方程
- 地震波初至走时的计算方法综述被引量:34
- 2014年
- 在地震波场中,初至波到时信息由于初至震相可追踪、易识别性,在地震学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广泛地应用于叠前偏移、叠前速度分析、地震走时层析成像及地震定位等.本文主要介绍了四类具有代表性的计算初至波走时的方法:(1)基于高频近似射线理论方法,如最短路径方法(SPM),及修正后的最短路径方法(MSPM);(2)基于程函方程的数值解方法,如有限差分方法(FD)、快速推进法(FMM)和快速扫描法(FSM);(3)基于惠更斯原理的波前构建法(WFC);(4)基于频率域波动方程数值解法(FWQ).最短路径方法计算精度较高,稳定性较好,但其需要采用更多的网格节点,因此计算效率低;程函方程数值解法无需计算射线路径,具有计算效率高、稳定性较好、易于实现等优势,但其计算精度较低,可以通过引入高阶差分格式得到提高;波前构建法计算精度高,稳定性好,但其需要在射线网格和规则网格之间做网格转换,因此计算效率较低;频率域波动方程方法能适应任意复杂介质,但其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较低.
- 赵烽帆马婷徐涛
- 关键词:程函方程有限差分
- 2013年巴基斯坦M_W7.7地震震源参数特征及烈度分布估计
- 2014年
- 2013年9月24日巴基斯坦中南部发生MW7.7地震,震中位于巴基斯坦阿瓦兰县北部69km处,发震断层为走滑断层机制,极震区烈度达到Ⅸ度以上。我们计算了巴基斯坦地震的视应力、应力降等震源参数,明确该地震为断层动态摩擦过程中的应力上调模式;进一步选取发震断层面上滑动位移的反演结果,构建有限断层模型,对近断层区域的强地面运动进行估算,并基于强地面运动模拟结果给出震区的烈度分布图。结果显示,模拟的巴基斯坦地震烈度图极震区烈度达到Ⅸ度,Ⅶ度烈度影响范围与美国地质调查局震后给出的震动图(ShakeMap)较为一致。强烈地震发生后,基于强地面运动模拟计算给出的烈度分布情况具备较好的合理性,对震区给出及时的震情判定和开展相应的救灾工作具有较高的实际价值。
- 孟令媛周龙泉刘杰
- 关键词:视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