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0930)

作品数:9 被引量:64H指数:4
相关作者:谢恩郝定均张子如何立民吴起宁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交通大学荆州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压缩性
  • 3篇压缩性骨折
  • 3篇椎体
  • 3篇椎体成形
  • 3篇椎体成形术
  • 3篇椎体压缩
  • 3篇椎体压缩性
  • 3篇椎体压缩性骨...
  • 3篇脊柱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3篇成形术
  • 2篇应力
  • 2篇应力分布
  • 2篇有限元
  • 2篇手术
  • 2篇经皮椎体成形
  • 2篇经皮椎体成形...
  • 2篇老年

机构

  • 8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荆州中心医院

作者

  • 6篇郝定均
  • 6篇谢恩
  • 5篇张子如
  • 4篇何立民
  • 2篇吴起宁
  • 2篇周丽君
  • 1篇佘远举
  • 1篇谢恩
  • 1篇窦榆生
  • 1篇徐斌斌
  • 1篇许永涛
  • 1篇熊健
  • 1篇吴起

传媒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创伤外科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华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椎间隙改良穿刺抽吸活检对腰椎化脓性椎间盘炎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椎间隙改良穿刺抽吸活检法对腰椎化脓性椎间盘炎的诊断价值。方法:2003年9月-2011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收治腰椎化脓性椎间盘炎患者97例,男48例,女49例,年龄17-87岁,平均61.7岁。病变节段:L1/2 7例,L2/3 14例,L4/5 33例,L5/S1 43例。均行血细菌培养检查。均在CT引导下对病变部位进行经皮椎间隙穿刺抽吸活检,根据穿刺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A组用传统穿刺方法(即方法A),于病变椎间隙经CT定位皮肤穿刺针进针点位置,置入21G穿刺针抽吸标本;B组,如果方法 A未抽出液体,则注入生理盐水,再回抽液体(即方法 B);C组,如果方法 B未抽出液体,则在病变椎间隙对侧经CT定位皮肤穿刺针进针点位置,置入另一根21G穿刺针进入椎间隙,从第一根针注入生理盐水,再用对侧的穿刺针回抽液体(即方法 C),方法 B、C称为改良穿刺抽吸活检法。穿刺标本均行细菌培养检查。改良穿刺抽吸活检取得标本的成功率与传统穿刺法取得标本的成功率的比较采用T检验。血细菌培养阳性率与穿刺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结果:97例患者均取得了标本,其中A组41例,B组36例,C组20例。97例患者采用方法 A穿刺活检,仅41例取得标本;对采用方法 A未能取得标本的56例患者采用方法 B或C穿刺活检均能取得标本。方法 B+C取得标本的成功率与方法 A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97例穿刺标本中,93例细菌培养阳性(阳性率95.8%),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7例(50.5%),链球菌/肠球菌17例(18.28%),大肠杆菌13例(13.98%),假单胞菌10例(10.75%),其他6例(6.45%)。97例行血细菌培养,其中47例(48.5%)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27例(57.44%),链球菌/肠球菌9例(19.15%),大肠杆菌6例(14.77%),假单胞菌4例(8.51%),其他1例(2.13%)。穿刺活检标本细菌培养阳性率与血细菌培养阳性
徐良志谢恩郝定均徐斌斌周丽君张子如
关键词:活检腰椎
数字化建模在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椎体成形术的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应用有限元数字化建模分析法探讨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时病椎注射骨水泥后应力分布的变化情况。方法筛选L2椎体骨折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患者7名,病椎双侧分别注射6ml的骨水泥,分析患者术前、术后CT。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各病椎及相邻椎体的术前、术后的有限元模型。结果骨水泥注射后上下终板的应力均增加,应力主要分布区域为椎体中部,随着骨水泥容量增加,上、下终板应力区域增加。结论有限元数字化建模可以有效分析老年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PVP生物力学的改变。
郝定均谢恩张子如何立民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应力分布有限元
脊柱肿瘤减压固定术后生存与生存质量相关因素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脊柱肿瘤减压固定术后生存与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7年7月,本院采用单纯减压或减压固定治疗脊柱肿瘤伴脊髓神经损害1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0例,女73例;年龄17~87岁,平均(61.10±10.71)岁.术后持续随访,观察生存患者的ECOG-PS评级与Frankel指数变化与相关性.采用单项因素比较和Cox回归分析生存相关因素.[结果]153例患者随访3~36个月.术后1个月,78例患者(50.98%)ECOG-PS评分改善,持续时间平均(9.74±0.87)个月.术后1个月76例(49.67%)Frankel指数有所改善,其中71例Frankel指数维持改善持续至术后(10.11±5.17)个月.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时间点ECOG-PS均与Frankel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153例患者中,术后12个月生存121例,占79.08%;死亡32例,占20.12%.生存组的乳腺癌占比、Tokuhashi修正评分、脊椎外骨转移数量、脊椎受累数量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生存组术前ECOG-PS评分和Frankel神经功能评级显著优于死亡组(P<0.05).Cox分析表明,术前Tokuhashi修正评分(HR=9.21,P<0.05)、术前ECOG-PS评分(HR=10.63,P<0.05)、脊椎外骨转移数量(HR=10.45,P<0.05)及脊椎受累数量(HR=2.77,P<0.05)是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椎管减压固定术可改善脊柱肿瘤的生存质量.术前Tokuhashi修正评分、ECOG-PS评分、脊椎外骨转移数量和脊椎受累数量是死亡的危险因素.
吴瑞丽杜巧红李洁心谢恩
关键词:脊椎肿瘤
经前路部分切除胸骨上端入路手术治疗上胸椎病变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经前路部分切除胸骨上端行上胸段脊柱前路手术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7月~2010年9月采用胸骨上端部分截骨前入路手术治疗17例上胸椎病变患者。男8例,女9例;年龄27~77岁,平均57.7岁。T3动脉瘤样骨囊肿2例,T2~T3结核7例,T3~T4结核3例,T2骨巨细胞瘤2例,T3骨巨细胞瘤2例,T2软骨肉瘤1例。术前分析上胸椎矢状位CT片,确定手术需要显露的范围。半月形去除胸骨柄上部部分骨质,保留两侧胸锁韧带,从头臂动脉内侧窗或外侧窗显露病变部位.行病灶清除或切除、植骨或重建内固定。记录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治疗效果。结果:17例患者经部分切除胸骨上端前入路均顺利完成手术,对上胸椎病灶显露良好。3例患者术中出现心跳缓慢、低血压或气道阻力增加,去除牵拉后很快恢复。手术时间2~3h,卅血量200~700ml,平均400ml。术后1例患者出现短暂性声音嘶哑,术后2个月痊愈;无其他并发症发生。随访17~27个月,平均22.7个月,植骨均获骨性融合,颈胸段生理弧度恢复,无内固定失败,脊柱稳定十牛好。17例患者术后神经症状均有所改善。结论:部分切除胸骨上端前入路可以在完整保留胸锁关节下有效显露T2~T4范围,操作简易,并发症少,是处理上胸椎病变较理想的人路。
谢恩郝定均吴起张子如
关键词:上胸椎病变手术入路
数字化建模对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VP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应用有限元数字化建模分析法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时病椎注射骨水泥后应力分布的变化。方法筛选老年骨质疏松L2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名,病椎双侧分别注射6mL的骨水泥,分析手术前后CT。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建立L2病椎及相邻椎体手术前后的有限元模型。结果骨水泥注射后上下终板的应力均增加,应力主要分布区域为椎体中部,随着骨水泥容量增加,L2上终板、下终板应力分布术后较术前集中,但应力值无明显增加(P>0.05)。结论有限元数字化建模可以有效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PVP生物力学的改变,注入较小剂量骨水泥不足以引起由于应力集中而造成相邻椎体骨折,较小剂量的骨水泥注入是安全有效的。
郝定均谢恩张子如吴起宁何立民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终板应力分布有限元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急性和亚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1年
目的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与非手术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仍然不明朗。方法164例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被纳入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中。2周以内的急性患者和发生在2~8周内的亚急性患者被随机分为非手术治疗组和PKP治疗组。术后观察症状改善情况、椎体高度恢复率、后凸矫正率、骨水泥渗漏情况、疼痛、生理与心理结果。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定疼痛的程度;健康调查简表(SF-36)和生理、心理调查表(Dallas问卷调查表)测试评估生理和心理变化。结果 2007年7月~2010年7月,16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采用PKP技术(PKP组)与非手术治疗法(非手术治疗组)治疗,PKP组77例,男性47例,女性30例;年龄57~77岁,平均67岁;非手术治疗组87例,男性43例,女性44例;年龄60~82岁,平均67岁。从初诊到3个月随访时两组组内的VAS缓解程度相当,PKP组术前VAS 7.7降至1.8,组内差异显著(P<0.05)。PKP组在术后12~24小时内疼痛显著缓解(P<0.05);术前VAS疼痛评分7.70±1.00,术后24小时VAS评分1.80±0.91,组内差异显著(P<0.05)。椎体前壁高度平均恢复27.90%(P<0.05)。椎体后凸角平均矫正12.60°(P<0.05)。结论 PKP改善了急性和亚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了腰背痛和残障程度。
谢恩郝定均
关键词:骨质疏松脊柱骨折椎体成形术
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26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2月-2013年2月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3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3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LC-DCP组以及LCP组,每组各1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持续时间、骨折临床愈合时间、X线骨痂评分以及并发症。结果:LC—DCP组平均手术持续时间为(134.73±12.91)min,LCP组为(129.54±14.87)min,两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LC—DCP组患者平均骨折临床愈合时间为(3.94±0.83)月.LCP组为(3.81~O.69)月,两组间不存在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LC—DCP组患者X线骨痂评价标准平均评分值为(2.73±0.51)分,LCP组为(2.86±0.49)分,两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钢板联合植骨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均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均可以作为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患者的有效方法。
熊健佘远举许永涛吴起宁何立民
关键词:骨不连LC-DCPLCP
儿童和青少年胸腰段脊柱损伤分型和治疗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对儿童和青少年胸腰段脊柱损伤的类型和治疗进行总结。方法对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2000年以来收治的177例胸腰段脊柱损伤患儿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疗效及机制进行对比分析研究。按照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红会医院的简易分型评估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此类人群的损伤特点和系统治疗方法。观察患儿临床、生理及心理效果。结果儿童和青少年胸腰段脊柱损伤177例,按照简易分型并治疗,Ia—c77例,Ⅱa40例、Ⅱb27例,Ⅱc33例,随访7~12个月。27例FrankelA级无变化,FrankelB级30例中28例恢复为FrankdC级,2例恢复为FrankelD级;FrankdC级27例中2例恢复为FrankelD级,25例恢复为FrankelE级;FrankelD级30例均恢复为FrankelE级。治疗前、后的影像学、视觉模拟评分、ODI、健康调查简表生理和心理状况评分、Dallas疼痛问卷测试、易精神状态量表、Baahel指数及生理测试等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此简易分型易于掌握,应用于儿童和青少年胸腰段脊柱损伤的处理效果良好,是合理的治疗策略。
谢恩郝定均张子如周丽君窦榆生何立民
关键词:胸腰段脊柱损伤脊髓损伤儿童青少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