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0900)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王继猛罗卓荆郝虎萍王哲丁坦更多>>
相关机构: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神经再生
  • 2篇神经支
  • 2篇神经支架
  • 2篇周围神经
  • 1篇痛觉
  • 1篇理化性能
  • 1篇纳米
  • 1篇纳米复合物
  • 1篇纳米银
  • 1篇节段
  • 1篇复合物
  • 1篇FK506
  • 1篇长节段

机构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篇丁坦
  • 1篇王哲
  • 1篇郝虎萍
  • 1篇罗卓荆
  • 1篇王继猛

传媒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年份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组织工程神经支架复合FK506修复周围神经长节段缺损以及痛觉变化的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加入FK506制备的新型高仿生组织工程外周神经支架对SD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修复及运动与感觉功能的恢复。[方法]将壳聚糖与Ⅰ型胶原蛋白加入不同浓度的FK506,通过改良冰冻干燥工艺制成新型高仿生神经支架,分组修复SD雄性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术前及术后4、8、12周及16周,分别对大鼠后肢进行针刺、热刺激、旷场运动、坐骨神经指数及电生理指标测试。术后16周进行灌注取材观测再生外周神经大体形态、扫描电镜下观察神经再生数目、直径及髓鞘厚度。[结果]使用复合5 mg/ml FK506的组织工程神经支架修复组术后的大鼠后肢针刺(4.9±2.53)g、热刺激(6.53±2.47)s、旷场运动测试[总运动距离(3 798±435)cm、中央区活动距离(359±67)cm、平均速度(4.22±0.48)cm/s]、坐骨神经指数(-39.07±2.26)及电生理检测[CMAP潜伏期(1.26±0.13)ms、波幅(16.97±1.17)mv、传导速度(26.04±2.49)m/s]与自体神经移植组相当,优于其他实验组。16周取材观察对比神经再生数目、直径及髓鞘厚度,低浓度复合支架组明显优于空白组及高浓度组,与自体神经移植组相当。[结论]壳聚糖与Ⅰ型胶原蛋白加5 mg/ml FK506制备的复合组织工程神经支架修复长节段神经缺损,受损神经痛、温觉功能和运动功能恢复良好,神经纤维再生明显,所支配的肢体功能恢复与自体神经移植相当。
郝虎萍丁坦王继猛王哲罗卓荆
关键词:神经支架FK506神经再生
纳米银-胶原蛋白组织工程周围神经支架的构建及其理化性能的检测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纳米银-胶原蛋白组织工程周围神经支架的构建及其理化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纳米银溶液构建含不同浓度纳米银(1、2、3、4、5、6mg/L)的胶原蛋白组织工程支架,对照组仅加入为含纳水银的等量纯水。分别以扫描电镜观察其横截面和纵截面孔径结构,测定微拉但强度。采用5只SD仔鼠进行纳米银-胶原蛋白支架细胞毒性实验,8只雄性成年SD大鼠进行支架体内降解实验,12只雄性成年SD大鼠行纳米银体内蓄积毒性测试。逐步按照空间结构以及化模拟体内环境下的多种理化特性筛选最佳纳米银含量的纳米银-胶原蛋白材料,构建周围神经支架。结果纳米银含量为1、2mg/L的纳米银-胶原蛋白支架内部孔径结构高度仿生,其中2mg/L纳米银含量组的支架抗拉伸强度达到0.22MPa,优于其他测试组、采用含2mg/L纳米银支架材料制作薄膜行雪旺细胞培养证实该支架材料无神经细胞毒性。体内降解实验显示该组织工程支架从植入体内外始缓慢发生降解,4个月后可以完全降解。纳水银体内蓄积毒性测试显示在支架植入体内直至完全降解过程中,脑、脊髓、肝和肾脏银元素含最均低于1ng/mL,不存在蓄积毒性。结论使用含2mg/L纳米银的胶原蛋白周围神经组织工程支架不仅在内部空间结构上可高度仿生周围神经,且具有较好的抗拉伸强度、在体内可完全降解、无细胞毒性和银蓄积毒性等优点。
丁坦郝虎萍杜俊杰罗卓荆
关键词:纳米复合物神经再生周围神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