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nycytx-14)

作品数:30 被引量:402H指数:12
相关作者:赵桂琴郭满库刘景辉郭建国郭成更多>>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3篇燕麦
  • 7篇抗性
  • 4篇种子
  • 4篇抗性评价
  • 3篇犊牛
  • 3篇种质
  • 3篇种子包衣
  • 3篇抗性鉴定
  • 3篇红叶病
  • 3篇包衣
  • 2篇毒血症
  • 2篇蚜虫
  • 2篇燕麦品种
  • 2篇双标图
  • 2篇梭菌
  • 2篇品种(系)
  • 2篇作物
  • 2篇魏氏梭菌
  • 2篇细菌分离
  • 2篇裸燕麦

机构

  • 20篇甘肃农业大学
  • 15篇甘肃省农业科...
  • 6篇内蒙古农业大...
  • 5篇新疆呼图壁种...
  • 2篇白城市农业科...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兰州大学
  • 1篇内蒙古农牧业...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新疆农业科学...
  • 1篇西藏自治区农...

作者

  • 16篇赵桂琴
  • 8篇郭成
  • 7篇郭满库
  • 6篇郭建国
  • 6篇刘景辉
  • 6篇刘永刚
  • 5篇胡凯军
  • 5篇马光辉
  • 4篇何苏琴
  • 4篇魏宏玉
  • 4篇柴继宽
  • 3篇邓江玲
  • 3篇张桂芬
  • 3篇满元荣
  • 2篇买买提
  • 2篇任长忠
  • 2篇张向前
  • 2篇徐生军
  • 2篇翁业斌
  • 2篇孙仁国

传媒

  • 5篇新疆畜牧业
  • 4篇草地学报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草原与草坪
  • 2篇植物保护学报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作物杂志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保护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 1篇草业科学
  • 1篇甘肃农业科技
  • 1篇今日畜牧兽医...
  • 1篇学术前沿
  • 1篇中国植物保护...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3
  • 6篇2012
  • 10篇2011
  • 9篇201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燕麦种质资源抗白粉病鉴定及利用评价被引量:12
2012年
采用田间自然感病的方法,于2009-2011年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对128份燕麦品种进行了由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avenae)引起的燕麦白粉病田间抗性鉴定和评价,该地区属于白粉菌病害常发区。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材料均程度不同地感染燕麦白粉病,无免疫材料,2份材料‘MF9715’、‘4607’表现高抗;8份材料‘QO245-7’、‘白燕2号’、‘VAO-1’、‘709’、‘4663’、‘4641’、‘4628’和‘青永久307’表现中抗;其余118份材料表现中感、高感和极度感病。说明抗燕麦白粉病的材料严重匮乏,可利用的抗性种质资源相对更少。筛选出的高抗和中抗材料对燕麦白粉病有较好抗性,是今后可利用的抗性种质资源。
郭斌郭满库郭成魏宏玉郭建国赵桂琴
关键词:燕麦白粉病菌抗性鉴定
不同燕麦品种产量及其与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8
2011年
在内蒙古土默川山前洪积平原水肥条件不同的土壤上,对引进不同燕麦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燕麦品种之间的产量有极显著差异。株高只在水肥条件较差的情况下与草产量显著相关。在两种条件下,燕麦的草产量与子粒产量均呈显著相关;子粒产量主要取决于穗重、穗粒数。而在水肥条件较好的情况下,千粒重、穗数、穗重、穗粒数与子粒产量均显著相关。不同品种间,皮燕麦坝莜4号和科燕1号产量较高,坝莜4号的抗逆性较强;裸燕麦比皮燕麦对水肥条件敏感。
武俊英刘景辉王怀栋张向前于翠玲王莹
关键词:燕麦
三唑酮种衣剂对小麦生长的影响及防病增产效应被引量:8
2014年
为了探讨含有杀菌剂三唑酮的种衣剂的田间使用效果,为其合理使用提供依据。以含有三唑酮的药肥复合型种衣剂为供试药剂,研究了三唑酮种衣剂小麦种子包衣后对出苗生长的影响和对甘肃省冬、春麦区主要病害防病增产效果。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种衣剂中三唑酮组分的存在,影响了小麦的正常出苗和生长,但在种衣剂其他组分如微肥、生长调节剂、多菌灵的协同作用下,麦苗生长状况得到了改善,可以弥补三唑酮的负面影响,而且叶绿素总含量、根系活力也有了明显提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三唑酮种衣剂能够保证田间基本苗数,对冬麦区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控制效果明显,分别达到76.2%和77.0%,显著降低了病情指数,起到压低菌源量的作用,增产8.95%;对春麦区土传性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效果可达到83.6%,增产13.09%。还对小麦种衣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探讨。
李铭东李惠霞赵桂琴李昭煜
关键词:三唑酮
8个燕麦品种在甘肃的产量稳定性及试点代表性研究被引量:33
2016年
为了客观、准确地评价燕麦品种的稳定性和适应性,本研究采用GGE双标图对2012年甘肃省燕麦(Avena sativa)种植区域5个试点中的8个燕麦品种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燕麦种植区的大环境下,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对产量变异的影响约为品种效应的4.02倍。‘陇燕2号’和‘陇燕3号’属于高产、稳产性好的品种;‘青引1号’具有特殊适应性,在局部地区有推广价值。5个燕麦区试点可划分为2个不同的类型区,其中在甘肃中部半干旱地区表现最好的品种是‘陇燕1号’,在甘肃高寒阴湿区表现最好的品种是‘陇燕3号’。从环境代表性和对品种鉴别能力两方面分析,5个试点中代表性最好的是通渭,鉴别力最好的是天祝。
柴继宽慕平赵桂琴
关键词:燕麦GGE双标图
浅谈采用非创伤性手术治愈西门塔尔青年母牛子宫积液
2011年
奶牛子宫积液是奶牛常见的繁殖疾病之一,也是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子宫积液又称宫腔积液,不同年龄的子宫积液可由不同的原因所导致。奶牛在患子宫积液后,会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机能,从而造成奶牛失去本身价值,给养牛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赵俊亮骆荣生马新兵赵勇猛邓江玲马光辉
关键词:子宫积液西门塔尔羊膜囊
引起青稞和燕麦鞘腐病的半知菌新属种——禾生指葡孢霉
近年来,在甘肃省的中、西及南部高海拔地区(海拔2 400~3 200m)的青稞、栽培燕麦和野燕麦上发生了一种新病害——鞘腐病,一般田块零星发生,少数重病田病穗率达20%~30%。引起甘肃省青稞和燕麦鞘腐病的病原为有丝分裂...
何苏琴文朝慧王生荣赵桂琴王三喜刘永刚
关键词:新属
文献传递
头胎万千克奶牛简析
2011年
新疆呼图壁种牛场牧一场,主要饲养中国荷斯坦牛,现饲养荷斯坦牛1018头,成母牛587头,后备牛431头,曾荣获全国重点高产群体奶牛场称号。
许莉李燕马金萍邓江玲韩军马光辉
关键词:中国荷斯坦牛头胎呼图壁种牛场高产群体成母牛后备牛
燕麦抗蚜性和抗BYDV病毒病鉴定及利用评价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明确燕麦品种对蚜虫和BYDV的抗性水平,筛选和推广一批广谱抗性的品种以确保燕麦生产安全。【方法】用等行距开畦条播方式种植鉴定圃。于灌浆期分别用模糊识别法和目测法调查圃内自然感染蚜虫和人工接种饲毒蚜虫的数量和病叶级数,计算蚜害比值和平均严重度后进行抗蚜性和抗BYDV性评价。【结果】72份燕麦材料中,无免疫蚜虫和BYDV材料。抗蚜性评价结果表明,14份材料抗蚜、58份材料感蚜;抗BYDV性评价结果表明,自然接种后,9份材料抗病,63份材料感病,而人工接种后,6份材料抗病,66份材料感病。【结论】燕麦抗蚜和抗BYDV材料较少,抗蚜性与抗BYDV性之间有一定相关性,人工接种BYDV较自然感染BYDV易增加病害严重度。QO245-7和白燕2号对蚜虫分别表现中感,对BYDV一致表现抗病,是优质的抗蚜和抗BYDV材料,在今后大面积推广中可优先考虑。
郭建国郭满库郭成魏宏玉刘永刚何苏琴赵桂琴
关键词:燕麦抗蚜性
西藏秋播燕麦苗期褐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被引量:18
2011年
通过病原菌的分离、回接及病原菌形态学鉴定,将西藏秋播燕麦褐斑病的病原鉴定为麦根腐平脐蠕孢(Bipolaris sorokiniana)。病菌菌丝在5~35℃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30℃;在10~30℃均可产孢,20℃时的产孢量最大。培养温度不同,孢子大小亦不同,20℃时孢子最大;15℃时孢子隔膜数最多。分生孢子在10%的燕麦叶汁中,5~35℃均可萌发,15~35℃5h的萌发率≥90%;20~30℃5h的萌发率>95%。对燕麦、玉米、高粱、青稞、小麦、豌豆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何苏琴荆卓琼丁文娇赵桂琴金涛
关键词:燕麦褐斑病寄主范围
燕麦种质抗红叶病鉴定与评价
燕麦红叶病是一种由大麦黄矮病毒(BYDV)引起的病毒性病害,是为害燕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在世界各燕麦种植区均有发生。2014—2015年对甘肃农业大学提供的153份燕麦品种进行了田间人工接种抗红叶病鉴定与评价,结果表明...
徐生军郭成漆永红赵桂琴
关键词:燕麦红叶病抗性评价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