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医科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

作品数:99 被引量:482H指数:13
相关作者:丁新生董海蓉汪承亚沈历宗吴文溪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2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6篇细胞
  • 16篇基因
  • 9篇帕金森
  • 9篇帕金森病
  • 8篇蛋白
  • 8篇多巴
  • 8篇多巴胺
  • 8篇体外
  • 7篇综合征
  • 7篇干细胞
  • 6篇心肌
  • 5篇凋亡
  • 5篇血管
  • 5篇血清
  • 5篇利血平
  • 5篇淋巴
  • 5篇干扰素
  • 4篇乳腺
  • 4篇肿瘤
  • 4篇细胞培养

机构

  • 61篇江苏省人民医...
  • 34篇南京医科大学
  • 6篇南京医科大学...
  • 4篇中国科学院上...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江苏省农业科...
  • 3篇扬州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无锡市第二人...
  • 2篇宿迁市人民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江北人民...
  • 1篇淮安市第一人...
  • 1篇建湖县人民医...

作者

  • 9篇丁新生
  • 8篇董海蓉
  • 7篇丁强
  • 7篇吴文溪
  • 7篇沈历宗
  • 7篇汪承亚
  • 7篇叶民
  • 6篇陆化
  • 5篇刘新垣
  • 5篇范萍
  • 5篇单其俊
  • 5篇沈文怡
  • 5篇华一兵
  • 4篇范卫民
  • 4篇许德华
  • 4篇徐东杰
  • 4篇武正炎
  • 4篇杨兵
  • 4篇陈明龙
  • 4篇李建勇

传媒

  • 34篇南京医科大学...
  • 9篇江苏医药
  • 5篇Journa...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2篇Chines...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中国肿瘤生物...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临床荟萃
  • 1篇河北医学
  • 1篇生殖医学杂志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年份

  • 40篇2005
  • 29篇2004
  • 13篇2003
  • 9篇2002
  • 8篇2001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转基因CHO细胞中VMAT_2抗毒性作用的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目的 研究转基因中国仓鼠卵 (CHO)细胞中单胺囊泡转运体 (VMAT2 )的抗毒性作用。方法 利用转 PC1 2 细胞基因到 CHO细胞中形成的转基因 CHO细胞 (c DNACHO) ,采用 MTT比色法检测 1-甲基 -4 -苯基吡啶离子 (MPP+ )对 CHO细胞野生株 (wt CHO)和 c DNACHO细胞的毒性作用 ,并观察利血平——VMAT2 的特异性阻滞剂对 MPP+毒性作用的影响。结果 在 MPP+ 0 .5 m mol/ L 以上浓度 c DNACHO细胞对 MPP+ 敏感性比 wt CHO低得多 ;c DNACHO和 wt CHO对鱼藤酮 (rotenon)的敏感性无显著差异 ;加入VMAT2 的特异性阻滞剂利血平后 ,上述保护作用消失 ,c DNACHO对 MPP+ 敏感性与 wt CHO细胞无差异 ,而单独予以 wt CHO细胞利血平则不能改变它对低浓度 MPP+的敏感性。结论 此保护机制是由转基因细胞中 VMAT2 引起的 ,VMAT2 在转基因的非神经细胞系 (CHO细胞系 )中也能将 MPP+转运至囊泡内 ,从而保护细胞 ;同时也提示 PC1 2
叶民丁新生董海蓉仇镇宁管晓虹
关键词:利血平帕金森病
脑卒中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缺失多态性分析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基因多态性与脑卒中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技术,对98例脑血管疾病患者(分为脑血栓形成组、腔梗组和脑出血组)和52例对照组人群分别检测其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结果:D∶I等位基因比率脑卒中组为0.61∶0.39,对照组两者之比为0.43∶0.5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D型基因两组相比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43/98vs10/52,P<0.05)。有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DD型基因及D等位基因频率较对照组增加(P<0.05),有、无脑卒中家族史患者DD型基因及D等位基因频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ACE基因I/D多态性是脑卒中特别是脑血栓及腔梗重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史与脑卒中患者ACEI/D多态性相关,而脑卒中家族史与之无关。
龚洁丁新生陈其元李弘钧陈伟贤顾萍姚娟邓晓萱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脑血管病基因多态性
人类系统性红斑狼疮血清对内皮(逆)穿越模型中树突状细胞表型成熟的影响被引量:9
2005年
目的:研究人类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血清对正常人单核细胞(monocyte,Mo)分化形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的表型成熟的影响。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内皮细胞穿越模型中,分别以正常人血清和SLE血清加入培养体系中,36h后收集2次穿越内皮单层得到的,经形态学鉴定的DC细胞,流式细胞术测DC的CD80、CD86、HLA鄄DR的表达情况。结果:SLE血清诱导的DC其CD80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血清刺激组,而二者均高表达CD86、HLA鄄DR。结论:DC的表型成熟和血清环境有一定关系。
张江全季晓辉张明顺杨晓帆王慧娟顾镭王书奎
关键词:红斑狼疮树突状细胞单核细胞血清
SARS病毒M蛋白编码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4
2004年
目的:克隆SARS冠状病毒膜蛋白M胞外区编码序列,并将其置于大肠杆菌作融合表达。方法:从GenBank获得SARS病毒BJ01株膜蛋白M编码基因序列,人工合成其氨基端129-base-pair(bp)双向单链DNA序列,在5′和3′端分别引入BamH I、Xho I酶切位点,退火后形成双链DNA,常规法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构建含M蛋白编码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核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后转化大肠杆菌(E.coli)BL21感受态细胞,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结果:核酸序列测定与分析的结果表明,克隆的129 bp基因序列与基因数据库中所登记的BJ01毒株序列呈现100%同源性。IPTG诱导后的菌体,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显示有一个大小为30.1 ku的融合表达蛋白产生。结论:M蛋白氨基端胞外区129 bp编码基因在E.coli中获得正确表达。
钱超姚堃卢春贾雪梅曾怡黄丽姜平
关键词:SARS冠状病毒M蛋白原核表达
胞嘧啶脱氨酶基因联合干扰素-酌基因治疗大肠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研究胞嘧啶脱氨酶基因(EC鄄CD)联合干扰素-酌(INF鄄酌)基因对大肠癌的治疗作用。方法:以重组腺病毒载体AdCMVCD转导EC鄄CD基因;AdCMVINF鄄γ转导鼠INF鄄γ基因。采用体外培养和小鼠移植瘤实验,研究EC鄄CD基因联合INF鄄γ基因对CT26大肠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AdCMVIFN鄄γ感染对CT26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AdCMVCD/5鄄FC联合AdCMVINF鄄γ可以增强对CT26细胞的杀伤作用,IC50明显变小(P<0.01),肿瘤生长明显抑制(P<0.01)。组织学检查显示,EC鄄CD基因与INF鄄γ基因联合治疗后肿瘤内有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EC鄄CD基因联合INF鄄γ基因可以明显增强抗肿瘤效应,局部淋巴细胞浸润增加可能起到一定作用。
沈历宗华一兵吴文溪许德华丁强陈国玉郑仲承刘新垣
关键词:Γ基因CD基因胞嘧啶脱氨酶基因大肠癌EC
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与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相关性
2005年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在2型糖尿病大、小血管病变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了62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sVCAM-1和sICAM-1水平,并与2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糖尿病各组血清sVCAM-1和sICAM-1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无血管病变组、微血管病变组和大血管病变组的含量逐步升高(P<0.01);逐步多元回归分析表明sICAM-1水平与血浆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甘油三酯(T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呈正相关(r=0.43、0.45、0.52、0.62,均P<0.01);sVCAM-1水平与TG、胆固醇(TC)及尿白蛋白/肌酐(Alb/Cr)呈正相关(r=0.59、0.46、0.73,均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sVCAM-1与是否患有微血管病变显著相关(β=2.48,P<0.05),sICAM-1与是否患有大血管病变显著相关(β=2.46,P<0.05)。结论sICAM-1和sVCAM-1参与了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可作为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慢性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预测及监测指标。
黄雌友姚伟峰陈一丁钱铁镛魏云玉
关键词:糖尿病血管病
IFN-γ转基因治疗与肿瘤内注射重组IFN-γ对荷瘤小鼠疗效的比较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评价IFN-γ转基因方法与肿瘤内注射重组IFN-γ对荷瘤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用小鼠结肠癌细胞CT26接种于Balb/c小鼠皮下,建立小鼠皮下种植模型;小鼠成瘤后分成5组(每组9只),分别进行不同的干预。①组1 以阳离子脂质体为载体将真核表达质粒pcDNA3-IFN-γ导入结肠癌肿块细胞;②组2 肿瘤内注射重组IFN-γ,每日1次,连续4周;③组3 肿瘤内注射重组IFN-γ,每周3次,连续4周;④组4 为生理盐水对照组;⑤组5 为空载质粒对照组。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转基因治疗组和外源IEN-γ给药组抑瘤效应明显;组1、2、3荷瘤小鼠平均生存期分别为(67.3±4.7)天、(65.8±4.3)天及(57.5±4.4)天,明显长于组4(42.3±2.4)天与组5(41.0±2.1)天。结论:IFN-γ转基因治疗对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有抑制效应,转基因治疗组与重组IFN-γ每日给药组抑瘤效果相当,而优于重组IFN-γ间断给药组。
严鹏霄丁强沈历宗范萍吴文溪
关键词:结肠肿瘤Γ-干扰素基因治疗小鼠
应用普罗帕酮激发试验对Brugada综合征七例患者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4
2004年
目的 评价应用普罗帕酮激发试验诊断Brugada综合征 (BS)的有效性和特异性。方法7例怀疑BS者和 10例对照者 ,经体格检查、X线胸片和超声心动图初步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BS组行冠状动脉以及左、右心室造影排除冠心病。做好电复律和心肺复苏准备后按分级推注方案行普罗帕酮激发试验 ,观察标准 12导联心电图并监护心律失常发作。结果  7例疑似BS者均达到欧洲心脏病学会建议诊断标准。 3例晕厥患者被确诊为BS ,另 4例被诊断为BS样心电图改变。 3例晕厥患者中 2例植入ICD ,其中 1例随访 10个月有 14次夜间心室颤动发作。另 1例拒绝植入ICD ,随访 4个月后夜间猝死。另 5例随访 (8± 6 )个月无心律失常事件发生。除 1例试验中出现室性早搏、心室颤动外 ,余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 普罗帕酮激发试验可有效、特异地用于诊断Brugada综合征。
李库林杨兵单其俊陈明龙徐东杰曹克将
关键词:普罗帕酮BRUGADA综合征随访植入心室颤动晕厥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in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involved in cardiac sympathetic afferent reflex in rats被引量:2
2005年
Objective: The present study was designed to determine if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in the paraventricular nucleus (PVN) were involved in modulating cardiac sympathetic afferent reflex (CSAR) in anesthetized rats. Methods: Malondialdehyde (MDA), the end product of lipid peroxidation, in the PVN, was determined by thiobarbituric acid (TBA) spectrometric method. Renal sympathetic nerve activity (RSNA) and arterial pressure were recorded in sinoaortic-denervated and cervical-vagotomized rats. The CSAR was evaluated by the response of the RSNA evoked by epicardial application of bradykinin (BK, 0.4 μg). Results: The MDA in the PVN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fter epicardial application of BK compared with control (2.0±0.3 vs 0.8±0.1 nmol/mg protein, P<0.01). Microinjection of a superoxide anion scavenger, tiron (20 nmol) into the PVN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CSAR evoked by BK (12.3±1.9 vs 4.2±1.2%, P<0.01) and decreased MDA level (1.9±0.3 vs 0.6±0.1 nmol/mg protein, P<0.01) compared with control. Conclusion: The ROS in the PVN is involved in modulating the CSAR in rats.
Feng Zhang Yang Yu Ying Zhang Yingchun Li Luqing Zhang Lingling Fan Yingya Gao Guoqing Zhu
关键词:交感神经
脑多巴胺转运体SPECT鉴别帕金森病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99mTc-TRODAT-1SPECT显像有利于客观评价中枢多巴胺神经元的数量及其功能,本研究探讨DAT显像评估鉴别帕金-森病(PD)与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的意义。方法:对临床确诊的51例PD患者和12例VP患者进行99mTc-TRODAT-1DATSPECT断层显像。注射示踪剂2-3h后采集图像,勾画出感兴趣区(双侧纹状体和枕叶),计算机自动计算感兴趣区的放射性计数,最后测算出纹状体与枕叶部位的放射性计数比值和非对称性指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PD组特异性放射性比值是症状对侧0.38±0.18.症状同侧0.46±0.22,两侧差异有显著性(P<0.05)。VP组特异性放射性比值是左侧0.58±0.16.右侧0.56±0.32,两侧无显著性差异。VP组非对称性指数是6.72±10.53,PD组19.31±16.15,特异性放射性比值和非对称性指数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巴胺转运体99mTc-TRODAT-1SPECT显像有助于PD与VP的鉴别。
陈卓友钱传忠毛南如徐龙宝梅今刘向远恽文伟高苹
关键词:帕金森病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多巴胺转运体发射型计算机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