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省科技厅基金

作品数:3,832 被引量:18,088H指数:38
相关作者:巴彩凤张庆灵苏玉虹马溪平张晓光更多>>
相关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东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84篇期刊文章
  • 72篇会议论文
  • 56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24篇医药卫生
  • 385篇自动化与计算...
  • 363篇经济管理
  • 330篇农业科学
  • 245篇理学
  • 197篇文化科学
  • 18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68篇化学工程
  • 166篇金属学及工艺
  • 134篇机械工程
  • 124篇建筑科学
  • 119篇生物学
  • 113篇一般工业技术
  • 98篇电子电信
  • 82篇电气工程
  • 78篇轻工技术与工...
  • 66篇交通运输工程
  • 63篇天文地球
  • 58篇石油与天然气...
  • 54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90篇细胞
  • 109篇蛋白
  • 96篇基因
  • 72篇催化
  • 71篇网络
  • 71篇合金
  • 69篇小鼠
  • 64篇教学
  • 52篇免疫
  • 51篇企业
  • 51篇肿瘤
  • 50篇纳米
  • 47篇分子
  • 46篇中医
  • 45篇高校
  • 42篇动脉
  • 42篇活性
  • 41篇离子
  • 40篇血管
  • 40篇图像

机构

  • 332篇辽宁中医药大...
  • 240篇辽宁工程技术...
  • 195篇东北大学
  • 180篇沈阳农业大学
  • 177篇沈阳工业大学
  • 176篇辽宁工业大学
  • 17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69篇辽宁大学
  • 162篇渤海大学
  • 156篇辽宁石油化工...
  • 144篇辽宁中医药大...
  • 143篇辽宁师范大学
  • 133篇辽宁医学院
  • 119篇大连理工大学
  • 117篇中国医科大学...
  • 104篇沈阳建筑大学
  • 87篇沈阳师范大学
  • 86篇沈阳理工大学
  • 83篇沈阳化工大学
  • 71篇东北财经大学

作者

  • 56篇巴彩凤
  • 49篇张庆灵
  • 26篇苏玉虹
  • 26篇马溪平
  • 22篇张晓光
  • 19篇徐成斌
  • 19篇孟宪生
  • 19篇王卫强
  • 18篇李成仁
  • 17篇王哲
  • 17篇杨关林
  • 16篇王喜满
  • 16篇陆晓东
  • 16篇王艳秋
  • 15篇王帅
  • 15篇包永睿
  • 15篇张立德
  • 14篇杨双春
  • 12篇康廷国
  • 11篇苏荣健

传媒

  • 88篇辽宁中医药大...
  • 66篇中华中医药学...
  • 41篇辽宁中医杂志
  • 41篇辽宁工程技术...
  • 37篇东北大学学报...
  • 37篇沈阳农业大学...
  • 33篇辽宁石油化工...
  • 30篇沈阳工业大学...
  • 29篇热加工工艺
  • 29篇渤海大学学报...
  • 25篇解剖科学进展
  • 24篇应用化工
  • 23篇安徽农业科学
  • 23篇现代肿瘤医学
  • 2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2篇沈阳工业大学...
  • 2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8篇渤海大学学报...
  • 17篇中国实验方剂...
  • 16篇财经问题研究

年份

  • 73篇2023
  • 152篇2022
  • 181篇2021
  • 204篇2020
  • 272篇2019
  • 350篇2018
  • 444篇2017
  • 409篇2016
  • 366篇2015
  • 274篇2014
  • 199篇2013
  • 138篇2012
  • 146篇2011
  • 145篇2010
  • 77篇2009
  • 106篇2008
  • 86篇2007
  • 75篇2006
  • 53篇2005
  • 42篇2004
3,8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模糊聚类的产品模块化形成过程分析被引量:57
2003年
阐述了大规模定制与产品模块化设计相结合的可能性,考虑了全生命周期中影响零件交互关系,以及产品模块形成的一系列因素。应用模糊聚类算法,分析了模块的有序聚类形成过程。结合典型特例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对产品模块化的形成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为面向大规模定制的模块化敏捷生产模式提供了另一种数值分析和评价手段。
王海军孙宝元魏小鹏
关键词:大规模定制模块化模糊聚类算法
在动量空间讨论二氯乙烯的同分异构性
2015年
通过量化计算得到了二氯乙烯偏式、顺式和反式三种同分异构体的几何结构参数,并利用电子动量谱学方法计算了二氯乙烯偏式、顺式和反式同分异构体的四个芯轨道的动量密度二维分布图和动量谱线.对比不同异构体的四个芯轨道在坐标空间和动量空间的电子分布情况发现,在坐标空间无法体现的原子轨道间的相互干涉作用在动量空间被放大了,表现为动量曲线具有多峰结构和一定的周期性.通过计算周期值可以求出不同异构体相邻原子间的间距;通过判断周期轴的方向能够得到三种异构体的分子轴取向.
黄艳茹任欢宋见
关键词:二氯乙烯(E,2E)反应同分异构体
空间信息网中的FSO/RF通信技术被引量:3
2016年
空间信息网是以多种空间平台(如同步卫星或中、低轨道卫星、平流层浮空器及有人或无人驾驶飞行器等)为载体,实时获取、传输和处理空间信息的网络系统。由于其节点种类多,通信链路状态相对复杂。调研了空间信息网通信链路传输技术,分析了空间信息网中微波射频通信(RF)、自由空间光通信(FSO)和FSO/RF混合通信技术。分析表明,星-星链路适合FSO通信,但对于受天气影响严重或定位困难的其他类型链路,FSO/RF混合通信更具有优势。提出了空间信息网中基于大数据预测的FSO/RF自适应切换通信技术的开放思路。
郭磊亓伟敬侯维刚赵鹏艳
关键词:空间信息网络自由空间光通信
减振器能量耗散研究综述被引量:5
2016年
介绍了减振器的工作形式和其工作时能量耗散原理;阐述了减振器阻尼特性对减振器能量耗散的影响;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用于减振器能量耗散理论研究方法;提出从能量角度建立减振器能量耗散理论来完善减振器性能评价体系的具体方法。
田雪孙晓帮王天利张宗斌
关键词:汽车悬架减振器能量耗散
基于综合计算机技术的动物医学模拟中心设计与实现
2017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科学技术获得飞速发展,计算机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网络技术等高端技术,为创建科学实用的动物医学模拟中心提供了条件。本课题在应用综合计算机技术创建动物医学专业模拟中心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实践,动物医学模拟中心的建立,促进了认识的提高,弥补了专业认知环节中存在的严重不足,增强了学习者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胡树煜刘孝刚
关键词:动物医学计算机技术教学平台
考虑煤岩变形和煤对瓦斯吸附特性的煤体渗透规律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通过开展气体在原煤试件中的三轴稳态渗流试验,研究了煤岩受自身变形及气体吸附作用影响的渗透特性。借助试验数据和控制方程的解析解,采用遗传初值的高斯-牛顿法,求解了受外加载荷和孔隙压力影响的渗透系数函数。结果表明,煤岩变形、煤对瓦斯的吸附作用以及气体的滑脱效应均会对其渗流特性产生影响,使得吸附性气体在可变形原煤试件中的渗流具有随外加载荷及孔隙压力变化的典型非线性规律。
吕伏徐曾和徐曾和梁冰
关键词:可变形渗透率
基于稀疏表示和约束优化的波达方向估计方法被引量:1
2012年
对于噪声环境中信号源的波达方向(DOA)估计,传统的多信号分类(MUSIC)算法只对不相干信号有效,且所需较多样本。针对此问题,将进行DOA估计的搜索范围看作冗余字典,从而待估计的DOA成为该冗余字典中的某些元素,可以由冗余字典对其进行稀疏表示;其次,利用单次快拍数据,应用二阶锥(SOC)约束优化的方法对该稀疏表示问题进行描述,并进而转化为标准的二阶锥形式,采用有效的优化工具SeDuMi来实现DOA的估计。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子空间方法相比,该方法只需单拍数据即可得到较好的估计结果,且无需对信源个数有先验知识,同时适用于相干和非相干信号。
郭莹孟彩云
关键词:波达方向估计子空间
一种基于VC与MATLAB混合编程下的信道噪声干扰仿真
2014年
Visual C++支持标准C和C++,不仅支持传统的面向过程的软件开发方法,还支持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代码运行速度快,可脱离开发平台运行,易于工程中使用;MATLAB是一种用于算法开发、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以及数值计算的高级技术计算语言和交互式环境。本文中利用VC与MATLAB混合编程实现对信道噪声干扰的仿真设计。
周雅芳范玉娜张耀寰罗浩
关键词:VISUALC++信道噪声
基于无参考质量评价模型的静脉图像采集方法被引量:6
2015年
由于不同人的手背静脉属性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对于不同静脉对象,在固定采集系统参数条件下很难都采集到高质量的静脉图像,这里提出了一种针对静脉特点的质量评价模型,并设计了基于评价结果的自寻优静脉图像采集方法.首先,提出了基于关键信息熵的测度函数,衡量了静脉信息的完整性;其次,提出了基于轮廓波分解的测度函数,用于评价静脉方向性信息的丰富性;再次,将两种测度函数融合,构成了客观的无参考的质量评价模型;最后,在图像自寻优过程中,提出了迭代淘汰机制,克服了最速下降法在寻优过程易陷入局部最优的缺陷.实验表明,提出的质量评价模型是可控的,且满足人眼视觉系统的视觉特性,同时,通过提出的迭代淘汰机制,降低了寻优过程的迭代次数,保证了采集系统的实时性要求.
贾旭曹玉东孙福明崔建江薛定宇
关键词:最速下降法
聚醚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对酚醛树脂性能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采用开环聚合法合成聚环氧氯丙烷中间体,再分别与N-甲基咪唑和吡啶反应合成了聚醚咪唑型离子液体(PIIL)与聚醚吡啶型离子液体(PPIL),并用红外与核磁进行结构表征。然后将合成的2种聚醚离子液体分别与酚醛树脂预聚物共混,制备了改性酚醛树脂。研究了2种聚醚离子液体及其用量对改性酚醛树脂的拉伸剪切强度、冲击强度及游离醛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聚醚型离子液体的添加明显改善了酚醛树脂的胶合性能和冲击强度,并降低了游离醛含量。聚醚咪唑离子液体改性酚醛树脂的性能优于聚醚吡啶型离子液体,其拉伸剪切强度从最初的1.15 MPa提高到6.94 MPa,冲击强度从最初的2.10 k J/m2提高到9.51 k J/m2,游离醛含量从最初的1.76%降低到0.14%。
郭立颖张彬李承媛马秀云常雪婷高学
关键词:酚醛树脂拉伸剪切强度
共39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