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JQ201107)

作品数:4 被引量:16H指数:3
相关作者:吴佳洁付道林王涛李宪彬齐新丽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山东省作物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生物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小麦
  • 2篇基因
  • 2篇大麦
  • 1篇短柄草
  • 1篇锈病
  • 1篇玉米
  • 1篇玉米素
  • 1篇条锈病
  • 1篇切换
  • 1篇基因组
  • 1篇基因组学
  • 1篇激动素
  • 1篇功能基因
  • 1篇功能基因组
  • 1篇功能基因组学
  • 1篇功能评价
  • 1篇反向遗传学
  • 1篇TILLIN...
  • 1篇2,4-D
  • 1篇COI1

机构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山东省作物生...
  • 1篇东营职业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作者

  • 4篇吴佳洁
  • 3篇付道林
  • 1篇徐智斌
  • 1篇裴洪翠
  • 1篇胡鑫
  • 1篇王树芸
  • 1篇齐新丽
  • 1篇李宪彬
  • 1篇吕波
  • 1篇李坤
  • 1篇王涛
  • 1篇吕波
  • 1篇田田
  • 1篇韩秀丽
  • 1篇王文良
  • 1篇李坤
  • 1篇张陵云
  • 1篇姜辉

传媒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大麦转化中潮霉素和草丁膦的筛选效果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本研究以大麦品种"Golden Promise"幼胚为受体材料,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大麦遗传转化方法。实验利用携带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II(潮霉素抗性)和草丁膦乙酰转移酶基因Bar(草丁膦抗性)的载体PC551,研究了潮霉素及草丁膦对转基因幼胚的愈伤组织诱导、植株再生、生根等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潮霉素的筛选效果优于草丁膦。通过除草剂Rely280涂抹、PCR检测以及黄色荧光观察等多种方法验证转基因后代,结果表明以潮霉素为筛选剂得到再生苗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以草丁膦为筛选剂的阳性率。因此在大麦遗传转化体系中,潮霉素更适合作为筛选剂。
韩秀丽王文良田田张陵云吴佳洁
关键词:大麦潮霉素草丁膦
麦族WKS基因的重组和遗传转化
2012年
小麦条锈病是由专性寄生真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重要病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Wheat Kinase-START 1(WKS1),是近年克隆的高温抗条锈病基因。本研究从二粒小麦、长穗偃麦草、百萨薄冰草和顶芒山羊草中克隆了6个WKS同源基因(WKS1或WKS2)的cDNA片段;通过基因切换创建了WKS1和WKS2之间的重组基因8个;并构建了WKS同源和重组基因相应的植物表达载体。为验证基因功能,分别将WKS同源和重组基因导入了高感锈病的短柄草株系,获得了转基因稳定整合和表达的阳性植株。本项研究为创建新型WKS基因和揭示WKS1基因的作用机理奠定了基础。
李坤吕波姜辉吴佳洁付道林
关键词:小麦短柄草条锈病
“济麦”系列品种成熟胚再生体系的优化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建立成熟的外植体再生体系,搭建有效的转化平台是实现小麦基因工程改良的重要途径。与未成熟胚相比,利用小麦成熟胚作为外植体不仅取材方便,而且不受环境和季节的限制。因此,建立小麦成熟胚再生体系是小麦组织培养发展的重要趋势。本研究利用"济麦"系列5个品种济南17、济麦19、济麦20、济麦21和济麦22,以适于组培的小麦品种Bobwhite作对照,研究了不同浓度2,4-D、玉米素(ZT)和激动素(KT)对小麦成熟胚的愈伤诱导和分化成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品种Bobwhite相比,"济麦"系列品种具有更高的成熟胚出愈率,品种间差异显著,呈现出基因型效应。在相同2,4-D诱愈浓度条件下,不同品种间分化和成苗率差异极显著。"济麦"系列品种的成苗率均低于对照品种Bobwhite(13.55%),说明进一步优化愈伤的再生成苗能力是未来建立再生体系的关键。相同品种条件下,2,4-D诱愈浓度对出愈、分化和成苗率影响显著,当2,4-D诱愈浓度4mg/L时,除济麦20以外,其它五个品种均能分化成苗,其中济麦22成苗率约10.33%,接近Bobwhite水平。本研究为建立和完善"济麦"系列品种的成熟胚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奠定了基础。
王树芸吕波李坤吴佳洁付道林
关键词:小麦成熟胚2,4-D激动素玉米素
大麦EMS突变群体的创建及功能评价被引量:7
2012年
为开展麦类作物功能基因组学研究,选用综合性状突出的大麦品种Tamalpais,通过化学诱变剂甲基磺酸乙酯(Ethyl methane sulfonate,EMS)处理,创建了含有10 389个M2单株的突变群体。该群体数据分析表明,温室条件下,6.21%的M2幼苗呈现叶片颜色变异;大田实验中,M2群体出现丰富的表型变异,主要包括幼苗匍匐、分蘖、株高、生育期、叶色、叶形、叶条纹、叶斑、穗部特征、育性等,其中幼苗匍匐、分蘖、株高、叶色、叶条纹、叶斑的突变频率分别为0.11%、6.03%、0.13%、2.5%、0.18%、0.17%。抽样调查显示,M2世代的胚坏死率较低,仅有9%左右的单株表现出过半的胚坏死率。运用TILLING技术成功获得大麦COI1同源基因的突变体,筛选结果同时表明,该突变群体的突变频率约为平均每673kb一个点突变。因此,Tamal-pais群体突变表型丰富、TILLING检测可行,可作为麦类作物基因图位克隆与功能验证的重要素材,适用于麦类作物的正向和反向遗传学研究。
齐新丽徐智斌裴洪翠胡鑫吴佳洁李宪彬王涛付道林
关键词:大麦反向遗传学功能基因组学TILLINGCOI1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