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02032)

作品数:16 被引量:29H指数:3
相关作者:孙晋李天女王同兴徐辉徐绪党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主题

  • 5篇细胞
  • 5篇显像
  • 5篇腺癌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3篇多层螺旋CT
  • 3篇受体
  • 3篇肿瘤
  • 3篇放射性
  • 3篇放射性标记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瘤
  • 2篇影像
  • 2篇影像学
  • 2篇硬化性
  • 2篇硬化性血管瘤
  • 2篇整合素
  • 2篇正电子
  • 2篇正电子发射
  • 2篇正电子发射型

机构

  • 11篇南京医科大学
  • 7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东南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无锡市妇幼保...

作者

  • 7篇孙晋
  • 5篇李天女
  • 4篇徐辉
  • 4篇王同兴
  • 3篇徐绪党
  • 3篇刘璐
  • 3篇邵国强
  • 3篇刘标
  • 2篇杨伟
  • 2篇赵萌
  • 2篇谢光辉
  • 2篇陈道桢
  • 2篇殷信道
  • 2篇王强
  • 2篇胡瑶
  • 1篇姚庆强
  • 1篇王黎明
  • 1篇张娅梅
  • 1篇隋吉生
  • 1篇丁重阳

传媒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医疗卫生装备
  • 1篇中国CT和M...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The Jo...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白细胞介素-11受体介导的放射性探针对前列腺癌的抑制作用
2015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1受体(IL-11R)介导的放射性探针对前列腺癌细胞抑制作用。方法构建IL-11R仅亚基靶向的放射性标记探针;免疫荧光评估靶向载体修饰肽对前列腺癌细胞结合能力;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Transwell及划痕法检测放射性标记探针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抑制作用。结果成功构建131I-Tyr—CGRRAGGSC,放化纯达99%以上;修饰肽与前列腺癌细胞显著结合。1.85、3.70、7.40、1d.80MBq/ml剂量组对PC-3M、DU-145抑制率分别为(9.83±2.55)%、(22.20±2.31)%、(58.87±4.98)%、(65.24±4.99)%和(6.23±3.27)%、(19.48±3.89)%、(32.27±2.87)%、(58.13±4.45)%;Transwell实验示1.85、5.55MBq/ml剂量组迁移率分别为(75.22±6.27)%、(25.58±6.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实验亦证实迁移抑制。结论经IL-11Rα介导的131I—Tyr—CGRRAGGSC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及迁移的抑制作用明确。
孙晋陈道桢刘璐邵国强胡瑶李天女谢彦王强刘标
关键词:前列腺癌增殖放射性标记肿瘤治疗
医用回旋加速器束流损失率的温度调节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医用回旋加速器粒子加速环境的温度对束流损失的影响,确定不同温度条件下加速器磁场系统工作时的最佳励磁电流,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束流损失.方法:在励磁电流值恒定条件下,分别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15~25℃)测量加速粒子自粒子源至剥离碳膜过程中的束流损失情况,计算束流损失率;根据不同加速环境的温度适度调整磁场励磁电流值,使束流损失率达到最小.结果:励磁电流值恒定时,束流在低温条件下损失率较大;在15~23℃随温度升高束流损失呈递减趋势;当温度超过23℃时,束流损失又有增大趋势.励磁电流在温度较低时适度下调、温度升高时适度上调才能达到束流损失尽量小的目的.结论:回旋加速器运行环境的温度对束流损失的影响较大,通过励磁电流校正可以有效弥补束流损失.
杨伟刘标丁其勇李天女孙晋徐绪党
关键词:回旋加速器束流强度温度影响
Near-infrared fluorescent labeled CGRRAGGSC peptides for optical imaging of IL-11Rα in athymic mice bearing tumor xenografts被引量:1
2019年
The interleukin-11(IL-11)and the IL-11 receptorα-subunit(IL-11Rα)have been demonstrated to regulate the invasion and proliferation of tumor cells.Our study intends to evaluate a noninvasive imaging of IL-11Rαexpression in breast tumors using near-infrared(NIR)fluorescent dye Cy7-labeled IL-11 mimic peptide CGRRAGGSC.This work evaluated the IL-11Rαexpression of breast tumor cells and the binding status of this peptide to IL-11Rαin vitro and in vivo by using Western blotting,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and 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 imaging.Our biochemical study showed that IL-11Rαwas overexpressed in breast tumor cells(MCF-7).The cell-binding assay demonstrated specific binding of peptide CGRRAGGSC to MCF-7 cells in vitro.In vivo imaging results showed that NIR fluorescent signals of Cy7-CGRRAGGSC were selectively accumulated in tumor and metabolic organs.While in the blocking experiment,free CGRRAGGSC obviously blocked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Cy7-CGRRAGGSC in the tumors.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IL-11Rαmay be used as a potential target for noninvasive imaging in IL-11Rαoverexpressed tumors.Furthermore,the imaging agent of near-infrared fluorescent dye Cy7-labeled CGRRAGGSC is suitable for IL-11Rαexpression imaging study in vivo.
Tiannv LiJin SunYao HuMin YangHaibin ShiLijun Tang
关键词:NEAR-INFRARED
人乳腺癌MCF-7裸鼠模型的^99mTc-DTPA-CGRRAGGSC显像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环九肽CGRRAGGSC对荷人乳腺癌MCF-7裸鼠的显像研究。方法:环九肽CGRRAGGSC通过连接螯合剂DTPA与放射性核素^(99m)Tc螯合;纸层析法检测^(99m)Tc-DTPA-CGRRAGGSC的标记率和稳定性;免疫荧光检测DTPA-CGRRAGGSC和乳腺癌细胞MCF-7结合能力;经荷瘤鼠瘤体内分别注射剂量为1.85 MBq/0.05 m L的^(99m)TcDTPA-CGRRAGGSC、^(99m)Tc O-4和^(99m)Tc O-4+DTPA-CGRRAGGSC,分别于注药后0、0.5、1.0、2.0、3.0、4.0 h进行SPECT静态显像。免疫组织化学评估IL-11Rα表达。结果:成功制备^(99m)Tc-DTPA-CGRRAGGSC,其标记率达到95%以上,在PBS和血清中37℃下放置12 h时放化纯仍有90%以上;DTPA-CGRRAGGSC和乳腺癌细胞MCF-7显著结合;经荷瘤鼠瘤体间质内注射^(99m)Tc-DTPACGRRAGGSC后4 h,肿瘤组织的放射性仍未消退,而瘤体间质内注射^(99m)Tc O-4和^(99m)Tc O-4+DTPA-CGRRAGGSC在0.5 h时肿瘤间质内放射性明显消退。乳腺癌组织IL-11Rα有较高的表达。结论:^(99m)Tc-DTPA-CGRRAGGSC对荷人乳腺癌MCF-7裸鼠具有靶向特异性,为进一步利用治疗性核素标记CGRRAGGSC对高表达IL-11Rα的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奠定基础。
胡瑶李天女孙晋丁德芹刘璐王强徐玄飞刘圣施海彬
关键词:^99MTC乳腺癌放射性标记
儿童肾母细胞瘤的MSCT诊断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肾母细胞瘤的MSCT表现特点,以期提高影像诊断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肾母细胞瘤的患儿资料,男23例,女22例,最小年儿童肾母细胞瘤多见于4岁以下儿童,最小年龄为3个月,最大年龄为11岁,平均2.9岁;采用Philips Brilliance 16,先予平扫,再使用2ml/kg造影剂欧乃派克静脉团注后立即扫描,并行多平面重建(M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结果全部为密度不均匀肿块,单侧多见,上极多于下极,肿瘤不均匀强化,常伴坏死、出血,少数有钙化;残存肾呈新月形强化为典型CT表现,肿块可跨过中线,但不包绕腹膜后大血管;腹膜后、膈脚后淋巴结转移最多见。MPR、MIP重建可清晰显示血管受累情况。结论儿童肾母细胞瘤多见于4岁以下儿童,MSCT表现有一定的特点,肿瘤呈不均匀强化,残存肾呈新月形强化为其典型表现,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王同兴徐辉赵萌殷信道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断层摄影
^(18)F-FDGPET/CT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期及评价化疗反应中的价值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18F-FDG PET/CT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B-cell large lymphoma,DLBCL)临床分期及评价化疗中期治疗反应的价值。方法:29例初诊的DLBCL化疗前和化疗中期均行18F-FDG PET/CT检查,根据肿瘤对化疗的反应将病例分为无反应组、部分反应组及完全反应组,采用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3组患者的完全缓解率。结果:18F-FDG PET/CT改变了10.3%(3/29)患者的临床分期。无反应组、部分反应组及完全反应组的临床完全缓解率分别为16.7%(1/6)、69.2%(9/13)和80.0%(8/1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3,P=0.030)。完全反应组、部分反应组的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无反应组(χ2=4.310,P=0.038;χ2=5.730,P=0.017)。结论:18F-FDG PET/CT显像有助于临床分期;化疗中期18F-FDG PET/CT显像有助于预测化疗疗效。
丁重阳李天女杨文平孙晋徐绪党
关键词:淋巴瘤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多层螺旋CT在肺硬化性血管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肺硬化性血管瘤(PSH)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MSCT表现及术前诊断准确率。其中9例行CT平扫,2例行CT直接增强扫描,8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对图像进行薄层重建及多平面重组(MPR)。结果 19例均为单发实性边界清晰类圆形肺结节或肿块,平均直径23mm,分布无偏向性。其中8例(42.1%)见斑点状钙化灶,4例(21.1%)见分叶,3例(15.8%)见空气新月征,4例(21.1%)病灶跨叶间胸膜生长,1例(5.26%)见胸膜牵拉凹陷,8例(8/10,80%)增强CT扫描显示贴边血管征。本组术前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本组术前定性诊断准确率为68%。结论 MSCT薄层及MPR可清晰的显示PSH的形态学及结构特点,贴边血管征有助于本病的诊断,MSCT在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同兴徐辉孙晋谢光辉殷信道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肺硬化性血管瘤肺肿瘤体层摄影术
乳腺癌^(18)F-FDG摄取值与临床病理及生物指标的关联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18 F-脱氧葡萄糖(18 F-FDG)摄取值与临床病理及生物指标的关联。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乳腺癌患者的18F-FDG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和Ki-67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瘤体直径与SUVmax值呈正相关(r=0.704,P<0.05)。13例高分化患者SUVmax值低于7例低分化患者(4.68±2.05vs.8.63±3.98)(P<0.05)。ER、PR和Her-2表达水平与SUVmax值无相关性(r=-0.092,r=-0.010和r=0.341,P>0.05),Ki-67表达水平与SUVmax值密切相关(r=0.483,P<0.05)。结论乳腺癌的病灶大小、病理分级和Ki-67表达与18 F-FDG摄取值密切相关;SUVmax在预后评估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孙晋丁重阳李天女徐绪党王聪徐慧琴薛杨央刘标黄庆娟
关键词:乳腺癌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附15例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不同检查方法下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特征,旨在提高对其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的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包括CT平扫、CT增强扫描及PET/CT扫描。结果:本组15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1.2岁,其中女性占93.3%(14/15),均为单侧、单发肺实性病灶,两肺各叶均可发生,平均直径约23.9 mm;大部分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晰,密度较均匀,少数病灶可见囊性变、钙化灶、分叶征及周围见渗出影,部分病灶有跨膜生长倾向,仅1例可见胸膜牵拉凹陷表现,符合偏良性肺肿瘤的影像学表现。7例增强扫描CT图像均可见贴边血管征有助于本病诊断。5例PET/CT扫描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40.0%,肺硬化性血管瘤对FDG摄取无特异性。结论:CT平扫结合增强CT对于肺硬化性血管瘤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18F-FDG PET/CT对病灶转移情况以及细胞异形性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孙晋李天女黄庆娟丁重阳丁其勇杨文平
关键词:肺硬化性血管瘤肺肿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
单纯前降支心肌桥DSCTCA与MPI对照研究
2017年
目的 :研究单纯前降支心肌桥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DSCTCA)与心肌灌注显像(MPI)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DSCTCA诊断为单纯性前降支心肌桥并接受MPI检查的30例患者影像资料;使用Fisher’s精确概率和t检验统计分析心肌桥不同部位、长度、厚度及狭窄率与心肌缺血之间的关系。结果:DSCTCA显示30例单纯性前降支心肌桥患者中,14例MPI为阳性。心肌桥部位对于心肌缺血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3);长度对于心肌缺血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厚度及狭窄率对于心肌缺血影响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肌桥的部位、长度与心肌缺血无明显相关性,而心肌桥的厚度以及狭窄率对于心肌缺血有影响作用。
王同兴徐辉张乐乐张娣谢光辉周文珍张娅梅顾建平
关键词:心肌桥心肌缺血心肌灌注显像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