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019)

作品数:4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高峰丁能根徐国艳解晓琳周文海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农业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1篇优化设计
  • 1篇制动
  • 1篇制动力
  • 1篇软地面
  • 1篇双轴
  • 1篇双轴汽车
  • 1篇松软地面
  • 1篇特性分析
  • 1篇汽车
  • 1篇稳定性分析
  • 1篇轮距
  • 1篇可变形
  • 1篇滑行
  • 1篇ECE法规

机构

  • 4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柳州职业技术...

作者

  • 4篇高峰
  • 2篇徐国艳
  • 2篇丁能根
  • 1篇高巧明
  • 1篇刘杰
  • 1篇解晓琳
  • 1篇周文海

传媒

  • 2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滑动非常规行走方式综述与发展趋势分析
2012年
以机械工业绿色化发展趋势为依据,移运装置于复杂地面的通过性与动力性已成为目前机械工业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常规行走方式于复杂地面环境工作中,存在低通过性、高能源损失或破坏生态力强等特点。综合阐述非常规行走机构于复杂地面环境中的运动机理,对比分析滑动行走方式的运动特点。详述多轮同辙问题的解决方案,分析地面力学发展中的不足之处,以车辆构型为出发点分析滑动行走方式在车辆形态学中的应用。综合阐述以滑动行走方式作为代步方式的机械装置的研究与应用,从机械系统设计、动力特性方面详述滑动行走机构的机理与性能。深入阐述滑动特性的微观机理及仿生学研究在地面机械中的应用。归纳滑动行走方式在机器人和车辆研究领域的研究方法与发展趋势,预测机械机构与结构的'柔顺性'在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发展趋势。
刘杰高峰徐国艳丁能根
关键词:滑行
适用于松软地面的可变形轮牵引特性分析被引量:6
2016年
为解决常规地面车辆及传统车轮在水田、沙地等松软地面作业时存在的通过性差、效率低、能耗大甚至无法行驶的问题,设计了适用于松软地面的可变形轮。该车轮由变形机构、变形驱动机构和轮胎块组成,它能在有轮缘和无轮缘2种轮态间转换,实现步行和连续行走。基于Bekker模型的经典地面力学理论,分别建立了可变形轮步行及合拢状态时与3种典型松软土壤作用关系的力学简化模型,使用软件计算并对比分析了可变形轮2种工作轮态的挂钩牵引力、驱动力矩和牵引效率等随滑转率的变化关系及车轮接近角与沉陷量关系。计算结果表明车轮的挂钩牵引力、驱动力矩和牵引效率等均受到车轮滑转率及软土特性参数的制约,其中挂钩牵引力和驱动力矩随车轮滑转率的增大而增大,步行轮的挂钩牵引力和驱动力矩最大为3 990 N和2 395 N·m,合拢轮最大为1 435 N和1 390 N·m。在车轮半径一定时,牵引效率随滑转率的增大表现为先剧增到最大后缓降至零。步行轮和合拢轮的最大牵引效率分别为0.53和0.19,对应的滑转率范围分别为0.1~0.2及0.2~0.3。可看出松软路面上可变形轮步行轮比合拢轮能产生更大的挂钩牵引力、驱动力矩、牵引效率和更小的沉陷量,更有利于提高车轮的软土牵引通过性。最后对可变形轮进行了样机试制,并安装在基于沉浮结合式工作原理设计的水陆两栖全地形车上进行相关牵引力测试试验。当滑转率大于0.52和0.44时,步行轮和合拢轮分别出现驱动力不足的现象,记录相应的6个数据。试验结果与计算结果相差不超过10%,证明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及可变形轮在松软地面的适用性。
解晓琳高峰
关键词:松软地面
双轴汽车制动力分配因数的优化设计被引量:2
2016年
根据制动时整车的受力模型,确定了整车同步附着因数、利用附着因数和制动效率的计算方法。将制动力分配因数作为优化变量,满载与空载的使用频率、实际利用附着因数作为考虑因素,提出了一种使整车具有良好制动性的优化方法,得到的优化结果既符合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E)制动法规的要求,又能保证制动效率不小于70%。本文以某轻型货车作为分析实例并进行了优化设计,优化结果显示:在法规要求的速度条件下,制动距离有明显的减小。
卫文涛高峰
关键词:ECE法规制动力优化设计
采用平衡摇臂悬架的移动平台稳定性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设计了一种带平衡摇臂悬架且具备变轮距变地隙功能的移动平台(VII-HPC)。在传统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平台的变地隙、变轮距和变姿态工况进行了研究,总结出质心高度变化趋势、侧滑和侧翻、纵滑和纵翻的计算公式、边界条件和相应曲线,并对横向行驶变姿态工况下平台的稳定性作了分析和评价,同时通过对采用平衡摇臂悬架结构的平台与普通拖拉机的稳定性对比仿真,验证了其稳定性。
高巧明高峰周文海徐国艳丁能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