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YY067)

作品数:10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王启涛徐华曹利华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攀枝花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出土
  • 3篇出土文书
  • 2篇疑难词语
  • 2篇吐鲁番出土
  • 2篇吐鲁番出土文...
  • 2篇吐鲁番文书
  • 2篇难词
  • 2篇词语
  • 1篇得名
  • 1篇敦煌变文
  • 1篇敦煌文献
  • 1篇新释
  • 1篇语法
  • 1篇语气
  • 1篇语言
  • 1篇语言系统
  • 1篇再说
  • 1篇哲学
  • 1篇智慧观
  • 1篇时间副词

机构

  • 10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攀枝花学院

作者

  • 7篇王启涛
  • 3篇徐华
  • 1篇曹利华

传媒

  • 4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古汉语研究
  • 1篇中国语文
  • 1篇新疆师范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成都工业学院...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敦煌变文《鷰子赋》再研究
2014年
敦煌变文是文学作品,但是往往真实地反映出唐代的社会现实,是研究唐史极为宝贵的资料。而吐鲁番出土文献有相当一部分是唐代原汁原味的政治、经济、法制文书,将吐鲁番文献与敦煌变文相互观照,实现文史互证,是一条可行之路。从这一角度对敦煌变文名篇《鷰子赋》进行再研究,能更好地理解其文句的具体含义。
王启涛
关键词:唐代历史法制史
敦煌吐鲁番文献所见杖刑考辨
2015年
敦煌吐鲁番文献中有大量的法治史料,对研究十六国和宋的法制史极为重要,其中有一些法制术语至今未得其正解。今拈出"杖刑"一类词,进行考辨。
王启涛
吐鲁番出土文书疑难词语新考
2013年
吐鲁番出土文书的方言属于汉语河西方言,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民俗诸领域,直到今天,其中的一些疑难词语依然不得其确解,本文拈出数词以作诠释。
王启涛
关键词:吐鲁番出土文书疑难词语方言汉语
吐鲁番出土文献的语言系统
2012年
从地域方言的角度看,吐鲁番出土文献属于河西方言,它与敦煌文献的语言系统大同小异;从社会方言的角度看,吐鲁番出土文献涉及到行政、军事、法制、经济、宗教诸领域,因此,吐鲁番出土文书的语言系统可以分为口语系统、书面系统以及套语术语系统。
王启涛
关键词:出土文书语言系统敦煌文献
敦煌吐鲁番所出法制文书疑难词语新释
2013年
敦煌吐鲁番所出法制文书是汉语史和法制史研究的重要语料,但其中有的词语至今难得其解,这对整个文书的识读和利用带来极大的不便。利用各种文献包括藏文献有关资料,相互比较,其"别理"、"收后"、"下牒"三词乃"申诉"、"署名最后的保人"、"递交诉状或请求"之义。
徐华
关键词:释义
再说表谦敬语气的句首词“但”——对朱怀《“但”的语法功能演变及产生机制》一文的补充被引量:3
2016年
表谦敬语气的句首词"但"主要用于行政文书、法制文书、书信文书中,体现下级对上级、被执法者对执法者、长辈对晚辈的谦虚和尊敬,这一用法最早出现在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的吐鲁番文书中,先是用在部落之前,然后用在专有人名前,后来又用于各类谦词之前,这个词的前身是"其",表谦敬语气的句首词"但"是对"其"的历时替换的结果。
王启涛
关键词:谦敬吐鲁番文书
《孙子兵法》的智慧观考
2014年
《孙子兵法》的开篇《计》篇是全书的总纲,其中指出作为军事管理者的"将",应该具备五种素质:"智、信、仁、勇、严","智"排在第一位,但是,在孙武的心目里,"智"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千百年来不得其解。本文从语言文字学、历史学角度,广征博引,论证"智"的内涵就是是"知",也就是对"天、地、人"的知晓,也就是对天气、地形的知晓,对我方和敌方实情的知晓。这不仅是孙武的智慧观,甚至是中国古代其他哲人如孔子、老子的智慧观。
徐华
关键词:孙子兵法聪明军事哲学
吐鲁番文献释录中的几个问题被引量:2
2017年
近一百年来,在新疆吐鲁番出土了成千上万卷文书,对中古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丝绸之路史研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吐鲁番文献的释录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不核原卷而误录、不明俗体而误录、不明术语而误录、不明古义而漏录、不明方言俗语而误注、不明写本习惯而误录。释录一错,全盘皆错。文本结合多年来整理吐鲁番文献的感受和经验,尝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行之有效的办法。
王启涛
《唐律疏议》得名考被引量:1
2011年
中国古代法制术语未得其确解者甚多,这对于汉语史、法制史研究都是很不利的,本文将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特别是敦煌吐鲁番文献)相结合,对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法制文献《唐律疏议》的书名意义进行诠释,认为"议"是一种文体名称,指有关官吏和专业人士对有关律文或其他政令进行评论、阐发和界定。
王启涛徐华
关键词:唐律疏议
时间副词“比尔”考论——从吐鲁番出土文书说起被引量:2
2015年
"比尔"作为表将来的时间副词,形成和主要使用于中古汉语时期,可译为"不久、很快"。与"恒尔、俄尔、正尔、顿尔、瞥尔、忽尔、会尔、偶尔"等"~尔"类词语的衍生机制不同,不是由时间副词"比"加词尾"尔"构成,而是介词短语词汇化的结果。考察过程中还发现:"比"表示与时间相关的意义时,其副词用法表过去,介词用法表将来,两者有较清晰的划分;"尔"作副词词尾时,只作时间副词的词尾。
曹利华
关键词:比尔时间副词词汇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