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1JGA107)

作品数:3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廖文龙李毅吴清华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财经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新世纪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财经人才
  • 2篇国际财经
  • 2篇财经
  • 1篇院校
  • 1篇素质培养模式
  • 1篇综合教学
  • 1篇教育
  • 1篇教育交流
  • 1篇跨专业
  • 1篇教学
  • 1篇国际教育
  • 1篇国际教育交流
  • 1篇财经院校

机构

  • 3篇广西财经学院

作者

  • 2篇廖文龙
  • 1篇吴清华
  • 1篇李毅

传媒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广西教育
  • 1篇学子(理论版...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国际教育交流与区域性国际财经人才培养
2012年
国际教育交流通过对外合作办学使学生能够在目标国的真实环境下亲身体验文化差异、习得当地语言和积累跨文化交流经验。此外,合作高校能够通过相互学习和经验借鉴来提升各自的人才培养理念。要充分发挥国际教育交流对区域性国际财经人才培养的推动作用,仍需不断拓展国际教育合作项目的规模、层次与学科范围;深入优化课程体系设置;提升国际教育学院面向全校师生的国际教育交流服务能力。
吴清华
关键词:国际教育交流
基于跨专业综合教学实验平台的区域性国际化财经人才素质培养模式构建
2014年
在对现行财经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的基础上,着力研究构建基于跨专业综合教学实验平台的区域性国际化财经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和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多样化、复合型的应用型财经人才。
廖文龙李毅
关键词:财经人才素质培养模式
基于KSA结构的能力界定与区域性国际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2014年
准确识别和界定区域性国际财经人才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结构并基于此探索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地方性财经院校培养区域性国际财经人才的关键。本文借鉴国外通用的国际财经人才KSA结构的基本结构及两个研究统计显示的核心结构,并结合地方性财经院校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和目标的办学特点,提出了涵盖跨专业教学实验平台、跨国公司合作与跨国教育交流的"三位一体"双向式区域性国际财经人才培养模式,并就该模式的具体实施提出了建议:推动内容式教学向过程式教学转变;构建校企利益共同体,形成实质性的校企合;跨国教育交流的前期语言储备需处理好小语种同英语教学的冲突。
廖文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