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397513)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周雪娟陈坤郑凯航水泉祥赵正言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省卫生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脑性
  • 2篇脑性瘫
  • 2篇脑性瘫痪
  • 1篇配比病例对照...
  • 1篇小儿
  • 1篇小儿脑瘫
  • 1篇临床分型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脑瘫
  • 1篇高危
  • 1篇高危因素
  • 1篇病例
  • 1篇病例对照
  • 1篇病例对照研究
  • 1篇病因
  • 1篇病因学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浙江省卫生厅

作者

  • 2篇赵正言
  • 2篇水泉祥
  • 2篇郑凯航
  • 2篇陈坤
  • 2篇周雪娟

传媒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小儿脑瘫危险因素的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儿童脑瘫的可能致病因素。方法 :1998年 10月至 11月在浙江省 15个市县 6 6个乡镇 ,进行了 1~ 6岁小儿脑瘫的现况调查暨病例对照调查。调查儿童总人数为 6 2 94 9人 ,确诊脑瘫 92例。根据 1∶ 2配比原则 ,以同村、同居民区 (或邻村、邻居民区 )、同性别、同岁为每 1个病例选择 2名正常儿童 ,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 :小儿脑瘫发病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依次为 :新生儿期疾病史 ;母亲过去疾病史 ;低出生体重 ;母亲月经周期不规则、孕期接触有害物质、孕期营养差 ;父亲年龄偏大。围产期保健作为保护因素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积极预防和消除脑瘫发病的各种致病可疑危险因素 。
周雪娟赵正言水泉祥陈坤郑凯航
关键词:脑性瘫痪病因学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小儿
89例脑性瘫痪临床分型及高危因素的对照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为探讨小儿脑性瘫痪 (脑瘫 )的早期诊断 ,做好脑瘫的防治工作 ,对89例脑瘫患儿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分析 ,并进行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 ,脑瘫临床类型以痉挛型为多 (69例 ,占77 .6 % ) ,其次为肌张力低下型 (11例 ,占12.4 % )、混合型 (5例 ,占5.6% )、手足徐动型 (2例 ,占2.2 % )和共济失调型 (2例 ,占2 .2% )。脑瘫高危因素依次为新生儿期疾病史、母营养状况差、低出生体重、母月经周期不规则、母过去疾病史、父亲年龄大和母妊娠期有毒物接触史 ,母亲未参加围产期保健者相对危险度高于参加围产期保健者。提示详细询问病史、熟知正常婴幼儿运动发育规律、掌握脑瘫运动异常最基本的4个特征性症状、体征和选择性进行辅助检查 。
周雪娟赵正言水泉祥陈坤郑凯航
关键词:脑性瘫痪临床分型高危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