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4083)
- 作品数:1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南方杨国涛燕春晓史建魁吴琼之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基于GPS观测的全球赤道区电离层不规则体特性
- <正>日落后的赤道电离层在广义瑞利—泰勒不稳定性等过程的作用下,会产生各种尺度的电离层F层电子密度不规则体,又称为赤道扩展F。电离层不规则体可造成无线电信号幅度和相位闪烁,电离层闪烁在赤道区最为严重。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利...
- 尚社平史建魁张北辰王霄武顺智
- 文献传递
- 亚太赤道区春秋分期间电离层不规则体特性
- 赤道电离层在广义R-T不稳定性等过程的作用下,会产生各种尺度的F层电子密度不规则体,即赤道扩展F现象。这些电离层不规则体会对卫星通讯和导航系统产生影响,导致无线电信号幅度和相位闪烁发生。在过去几十年中,利用各种地基和天基...
- 尚社平史建魁甄卫民
- 基于海南VHF雷达观测的低纬E区场向不规则体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利用海南VHF雷达(19.5°N,109.1°E;磁纬8.1°N)在2011年7月15—22日期间的连续观测数据,对东亚低纬3 m尺度电离层场向不规则体(FAI)特性进行了分析.主要结果表明,在整个观测期间,E区场向不规则体几乎每天发生,既可发生于夜间,也可发生于白天,且存在各种不同结构.根据E区场向不规则体发生的时间及形态,可将其分为三种结构类型:低部连续型结构、上部下降型结构以及白天连续型结构.这些低纬E区场向不规则体的回波谱特性与赤道电集流(EEJ)和中纬区E区场向不规则体中的2型回波相类似,但其随时间的变化与后两者存在明显差异,且与其他低纬区E区场向不规则体回波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 尚社平史建魁阎敬业杨国涛王霄燕春晓王继红吴琼之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