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sk456)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清张莉更多>>
相关机构:蚌埠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艺术

主题

  • 1篇融合性
  • 1篇审美
  • 1篇农耕
  • 1篇农耕文化
  • 1篇文化
  • 1篇文化视野
  • 1篇民歌
  • 1篇花鼓
  • 1篇花鼓灯
  • 1篇淮河流域
  • 1篇传统民歌

机构

  • 2篇蚌埠学院

作者

  • 2篇李清
  • 1篇张莉

传媒

  • 1篇中国音乐学
  • 1篇黄山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花鼓灯的农耕文化视野被引量:4
2009年
特定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相应地域的人文风貌、艺术风格相结合,所形成具有农耕文化色彩民族传统艺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借助上述背景的因果关系,努力寻求的源于农耕社会下的汉民俗歌舞安徽花鼓灯,论述其在特定的地理与人文环境里带有极深农耕文化印痕的艺术创造,阐述艺术创造者们在农耕文化视野下的集中审美心理体现。
李清
关键词:花鼓灯农耕文化审美
淮河流域传统民歌的过渡性与融合性探析被引量:4
2009年
淮河是中国南北方的自然地理分界线。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淮河流域在文化的传播上自然地成为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交流和传播的过渡带。淮河流域传统民歌音乐审美特征与其它地区相比,在体裁、调式音阶、节奏节拍等方面存在多重风格并存的融合性与突显的过渡性。通过对淮河流域与其它地域典型传统民歌的剖析发现,淮河流域的传统民歌在传播中一方面完整完善着自身的曲调结构,一方面又随时空的转换,经过不同地域文化的滋养,不停地发生着由量变到质变的创新而最终融合孕育出众多新的曲体来。
李清张莉
关键词:淮河流域传统民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