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9CDZ028)

作品数:3 被引量:167H指数:1
相关作者:郝汉舟刘成武靳孟贵雷梅陈同斌更多>>
相关机构:咸宁学院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生态效应
  • 1篇土地利用
  • 1篇土地利用变化
  • 1篇土壤
  • 1篇欠发达
  • 1篇欠发达地区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重金属污染
  • 1篇重金属污染土...
  • 1篇资源约束
  • 1篇自相关
  • 1篇稳定化
  • 1篇污染
  • 1篇污染土
  • 1篇污染土壤
  • 1篇金属污染
  • 1篇金属污染土壤
  • 1篇经济增长
  • 1篇经济增长分析

机构

  • 3篇咸宁学院
  • 1篇无锡商业职业...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3篇郝汉舟
  • 1篇黄莉敏
  • 1篇陈同斌
  • 1篇宋成舜
  • 1篇雷梅
  • 1篇钟学斌
  • 1篇靳孟贵
  • 1篇翟文侠
  • 1篇刘成武
  • 1篇汤喆
  • 1篇周迎红

传媒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国土资源科技...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重金属污染土壤稳定/固化修复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167
2011年
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一直是国际上的难点和热点研究课题.目前常用的污染场地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挖掘、稳定/固化(solidification/stabilization,S/S)、化学淋洗、气提、热处理、生物修复等.本文在参考美国环境保护署(EPA)、英国环境署的S/S技术规范、国内外发明专利基础上,对S/S的概念、国内外发展现状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系统论述.固定化技术通过把污染物囊封入惰性基材中,或在污染物外面加上低渗透性的材料,来减少污染物暴露的淋滤面积以达到限制污染物迁移的目的.稳定化技术是从改变污染物的有效性出发,将污染物转化为不易溶解、迁移能力或毒性更小的形式.S/S技术包括:水泥固化、石灰火山灰固化、塑性材料包容固化、玻璃化技术、药剂稳定化.在稳定化技术中,加入药剂的目的是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通过pH控制技术、氧化还原电势技术、沉淀技术、吸附技术、离子交换技术等改变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从而降低其生物有效性和迁移性.本文还论述了S/S修复效果评价方法,并指出需加强S/S技术中的分子键合技术、土聚合物以及我国的S/S技术导则制定等工作.
郝汉舟陈同斌靳孟贵雷梅刘成武祖文普黄莉敏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污染
耕地资源约束下欠发达地区经济增长分析——以西宁市为例
2010年
针对西宁市地区经济增长中的资源投入大、利用效率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结合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以耕地资源约束机制为指导原则和入手点,运用协整理论和自相关方法,分析西宁地区经济增长特点。结果表明,耕地变化与经济总体发展水平(GDP)相关性不显著,GDP长期变化较为平稳,但耕地面积的变化自相关不明显,这与政策性因素、产业结构有着密切关系,并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该研究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徐丽莉周迎红郝汉舟翟文侠宋成舜
关键词:耕地资源经济增长自相关欠发达地区
湖北省咸宁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的图谱分析
2011年
运用地学信息图谱和动态度模型分析方法,在RS和GIS的支持下生成了咸宁市1996—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在此基础上,对研究区1996—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生态效应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耕地、未利用地不断减少,林地和建设用地不断增加,林地增加量最大;建设用地动态变化最为显著,其次是耕地;土地利用变化使土地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了1.78亿元。由此可知,土地利用变化最大的是耕地向林地转化,其次是耕地向建设用地转化;建设占用耕地所引起的负效应被退耕还林所产生的正效应抵消;全市及各县市的土地生态服务价值量随着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都呈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并走向平稳的趋势。经过实证分析,基于RS和GIS的地学信息图谱分析可有效解决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和生态效应定量化的问题。
汤喆钟学斌郝汉舟
关键词:土地利用变化生态效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