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C751011)

作品数:9 被引量:7H指数:2
相关作者:陈颖孟诚李丽陈颖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文本
  • 2篇文学
  • 1篇对话范式
  • 1篇对话语境
  • 1篇顿悟
  • 1篇言说
  • 1篇愚民
  • 1篇语境
  • 1篇直觉
  • 1篇中国古典
  • 1篇中国古典美学
  • 1篇萨满
  • 1篇萨满文化
  • 1篇审美
  • 1篇审美情感
  • 1篇圣人
  • 1篇批评论
  • 1篇情感
  • 1篇文本阐释
  • 1篇文化

机构

  • 9篇大连大学

作者

  • 8篇陈颖
  • 1篇孟诚
  • 1篇陈颖
  • 1篇李丽

传媒

  • 3篇大连大学学报
  • 1篇山西师大学报...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辽宁广播电视...
  • 1篇辽宁大学学报...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长春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灵感言说
2017年
中国古典美学从朴素的心物感应论出发,对艺术创作中的灵感思维作了灵动丰赡的阐释,充满着"一"与"不一"的辩证思维光芒:在灵感的潜隐孕育上,既强调不期而遇的"妙手偶得",又强调真力弥满的"积学储宝";在灵感的获取途径上,既重视触物而发的"即景会心",亦重视心与物游的"神游默会";在灵感的激发诱捕上,既垂青于"须其自来,不以力构"的离题"旁思",亦重视"急追亡捕"的及时物化。
陈颖邓双霜
关键词:中国古典美学灵感顿悟直觉
钱锺书论文艺创作的情感动因
2016年
钱锺书以宏阔现代的眼光与视域深入研究了文艺创作中情感动力来源、情感投射方式以及最佳快适度等问题,进而掘发出审美情感的动机性、移情性与理性尺度等三大本体性特征的深层理论奥义,从而有力地丰富开拓了前人的审美情感动因理论。
陈颖
关键词:审美情感创作动因
论文本中空符号性人物的表意功能
2017年
文本中的空符号性人物在"希声"、"无形"的表象之下蕴含着多重意蕴,具有无隅的表意功能:他们以话语权的缺失性"失语",实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蕴传达功能;通过空泛的身份所指"空白",完成文本的深层意义指涉功能;借助形象塑造抽象化的个性"缺失",使读者跨越了与作者之间的隔阂,直接进入开放的文本沟通状态。
陈颖陈柯名
关键词:符号学
对话语境中的钱钟书文本阐释论
2015年
钱钟书文学研究的思辨方式具有"扣其两端"、不执一隅的特色与优长。他将"诗无达诂"与"文有定价"、"涵泳本文"与"通观圆览"、"以反求覆"与"阐释循环"等古今中西的相关理论话语"捉置一处",在多重对话语境中生发出对文本意义、读解取径及阐释策略等问题的独到认识,提纯出自己圆通灵动的文本阐释论,进而构筑起了一个审美与现实、微观与宏观互为映照的理论世界。
陈颖
关键词:文本
文学研究的“对话”范式考察——以钱钟书的文本互文性研究为例被引量:2
2016年
在钱钟书的批评著述中,散见着大量对文本之间孳生、暗合、创化等交互指涉关系的阐解与识见,这些言说虽与西方互文性理论颇为契合,但绝非拘于前人识见的"蹈迹承响",而是在中国崇尚"会通"之学的传统学术语境之下,富有独创性的"暗与其合",不仅为重新思考文学的本质、文本的生成以及文学阐释的策略提供了独到的视角,而且其"对话"性的研究范式,也为应对我国当下文学研究"失语症"的困境提供了新鲜的思考与启示。
陈颖
关键词:互文性
笑与泪的对话——论鲁迅笔下孔子形象的复调建构
2015年
鲁迅从民间立场出发,着眼于圣人与"愚民"之关系及其历史转化过程,为孔子定位造像,刻画出了具有喜剧色彩的孔子形象,从中揭示出他悲剧性的历史命运。这一"以笑写泪"的悲喜剧复调式书写,是对既有孔子形象的历史性解构,是对孔子的深刻批判,也是对孔子的深刻理解。
陈颖李丽
关键词:圣人愚民孔子形象复调
钱钟书论“才与学”
2015年
钱钟书在浩如烟海的古典文论话语中,独具慧眼地拈出了"才而不学"与"才须学也"这来自两极的理论言说,并以宏阔现代的眼光对这一对理论话语进行会通与创化,有效地激活并提升了"才与学"的传统文论命题,为我们探寻文学创作主体条件的深层理论奥义开拓了一条崭新的途径,为创作规律研究提供了新鲜的视角与启示。
陈颖
萨满文化视野下萧红、迟子建小说之“对话”被引量:4
2014年
萧红、迟子建这两位东北女性作家虽然存在于不同的历史时空语境中,但她们同样以深深扎根于东北大地的创作实践承传着萨满文化精神,"和而不同"地显现出独具风貌的地缘文化特色,可堪"对话":在创作视野上,她们共同关注万物有灵的黑土地,但萧红是"审丑"式的祛魅批判,迟子建则是审美式的附魅讴歌;在审美风格上,她们都展现出一种复归原始自然的野性悲壮的生命强力,但萧红世界洋溢着一种酒神式个体毁灭的痛楚快感,迟子建世界则充溢着一种纵情地编织迷人梦境的日神式光明;在文本叙事上,她们都运用双声话语进行表达,但萧红以女性眼光与智性眼光相结合去透视,而迟子建则将母性眼光和生态眼光融合一起去展望;在创作思维上,她们都无法摆脱缘自原始惧感思维的死亡情结,但萧红秉持着一种"向死而生"的佛家式苦难意识,迟子建则汲取了"生死齐一"的道家式超然哲学。
陈颖孟诚
关键词:萨满文化
“文各有体”与“文无定体”——钱钟书文体批评论管窥被引量:1
2012年
学贯中西的钱钟书一方面吸收了西方现代文体理论的精华,另一方面又着力发掘中国古代文体理论的瑰宝,使两者在批评实践中融会贯通,进而提纯出自身圆活通达的开放型文体批评论——"文评诗品,本无定体",盖"大体须有,定体则无"。
陈颖
关键词:文体文学批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