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8176)

作品数:12 被引量:34H指数:3
相关作者:丁海平杨朝辉于彦彦李燕杰刘中良更多>>
相关机构:苏州科技学院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电子电信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8篇地震
  • 6篇地震动
  • 4篇断层
  • 3篇震源
  • 3篇数值模拟
  • 3篇城市
  • 3篇值模拟
  • 2篇地震动场
  • 2篇震后
  • 2篇震源参数
  • 2篇强地震
  • 2篇强地震动
  • 2篇烈度
  • 1篇地震波
  • 1篇地震波数值模...
  • 1篇地震对
  • 1篇地震烈度
  • 1篇地震震级
  • 1篇调索
  • 1篇影响矩阵

机构

  • 11篇苏州科技学院
  • 9篇中国地震局工...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作者

  • 10篇丁海平
  • 4篇杨朝辉
  • 3篇于彦彦
  • 2篇刘中良
  • 2篇卜超鹏
  • 2篇李燕杰
  • 1篇刘启方
  • 1篇罗光财
  • 1篇淡丹辉
  • 1篇王进
  • 1篇孙亦鸥
  • 1篇杨通

传媒

  • 4篇地震工程与工...
  • 2篇世界地震工程
  • 2篇防灾减灾工程...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华南地震

年份

  • 2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震源参数对强地面震动模拟结果的影响被引量:1
2010年
基于运动学震源模型,进行了不同震源参数情形下强地面震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不同的破裂过程会产生差别甚大的强地面运动分布,一次确定性震源参数的模拟结果不能作为活动断层地震危害性评价的指标,只有通过大量三维地震动场模拟计算,给出地面震动评估的统计结果,才是比较合理的发展方向.由于一次三维地震动场计算耗时很大,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考虑合理的震源参数.
丁海平刘启方
关键词:数值模拟震源参数发震断层
震后城市地震动场快速评估系统研究
2012年
震后灾情的快速评估是政府救灾的主要决策依据,而烈度的快速评估是其基础。本文在ArcGIS二次开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城市震后烈度快速评估系统,并以福州市为例介绍了该系统的功能。首先,根据具有跨平台运行能力的实时数据接收程序,将福州强震台网所记录到的地震数据文件导入本系统,再利用福州地区各类场地的地震动放大因子β,经过本系统自行编制的计算程序的快速处理,可以在1~2分钟的时间内得到福州地区的地震烈度分布图及加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另外,如果强震台没有得到强震记录,依靠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布的地震震源参数信息,同样可以进行烈度快速评估。
卜超鹏丁海平杨朝辉
关键词:ARCGIS地震动场
基于全局优化相关系数的边缘检测算法被引量:7
2011年
针对传统边缘检测算子适应性差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全局优化相关系数的边缘检测算法。首先在综合多种常用边缘检测算子的基础上生成不同等级的边缘密度图;然后使用全局相关系数作为度量函数,计算边缘密度图与不同边缘检测算子的边缘输出图集之间的相关性;最后优化得到较为理想的边缘检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融合多种边缘检测算子的优点,有较强的开放性与目标适应性,自动化程度高,工程实用性广。
杨朝辉
关键词:边缘检测相关系数全局优化
矩形和钟形震源时间函数对地震动模拟结果的影响比较
2011年
首先介绍了用于地震动数值模拟的国际通用软件COMPSYN程序,并对此进行了二次开发,将其震源时间函数由矩形函数改为钟形函数,通过与全空间的解析解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了修改后程序的正确性。通过对比2种震源时间函数的频谱特点,指出矩形函数的高频成分丰富,不利于地震动的模拟。2种震源时间函数下用COMPSYN程序对同一观测点地震动模拟的结果表明,矩形函数模拟的时程出现"振铃"和"锯齿"现象,且随截止频率的增加而加重,影响了对模拟地震图的识别,而钟形函数模拟的时程较为平滑,说明采用钟形函数进行地震动数值模拟是比较合理的。
于彦彦丁海平
关键词:震源时间函数
台湾地震对福建地区基岩地震动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福建沿海城市长期受台湾地震影响,虽少有破坏发生,但震感明显,特别是高层建筑,经常有持续时间较长的摇晃。本文选取了福建省基岩台站记录到的252条宽频带水平向加速度记录,这些记录来自近年发生在台湾的35次不同震级的地震,震级范围Ms=4.0-6.8,震中距R=214-650 km,震源深度d=6-40 km,经回归统计得到福建地区远场基岩地震动衰减关系。从结果看,台湾地震在福建地区产生的地震动并不大,小于福建地区的抗震设防标准,但可以作为当地政府对台湾远场地震影响的判断和决策的参考。
丁海平刘中良李燕杰
关键词:峰值加速度加速度反应谱
一种城市地震动区划方法被引量:2
2011年
文中从场地划分入手,提出了一种城市地震动参数区划方法新思路:即首先利用专业软件Surfer和ArcGis对区域内的钻孔资料进行处理,构建包含土层厚度、波速分布和建筑场地分类等信息的三维地下模型,并对地表进行场地分区和网格划分。然后在每一场地分区内,选取若干个典型钻孔,进行一维土层地震响应分析,计算结果代表该类场地的地震反应,再根据区域内所有离散点(网格点)的信息,即可获得整个计算区域的地表地震反应结果,进而得到整个区域的地震动参数区划,以及不同加速度峰值的等值线。这一方法可用于计算不同强度地震输入下,区域内地震动的分布,其结果可用于城市震害预测,特别是震后快速评估。
李燕杰丁海平杨朝辉
关键词:土层地震反应
基于影响矩阵及粒子群算法的斜拉桥自动调索被引量:17
2013年
给出一种基于影响矩阵法和粒子群智能优化算法的调索计算方案,能够针对斜拉桥有限元分析或者施工监控索力计算问题实现自动化的索力调整,以替代冗余反复的计算工作.利用编制的程序,对某斜拉桥有限元模型的索力进行了自动调索,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快速地获得合理的群索初始拉力,并使得相对误差控制在2%以内.该自动调索方法为斜拉桥建模分析和施工监控索力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解决思路.
淡丹辉杨通
关键词:影响矩阵粒子群优化算法调索斜拉桥
震后城市地震动场快速评估方法——以福州盆地为例被引量:1
2012年
震后灾情的快速获取是灾后应急的基础,传统的方法是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决定应急方案。受灾程度的分布常以烈度分布图描述,而烈度又与加速度峰值密切相关。本文提出了一种震后地震动场分布快速评估的方法。该方法将主要依据灾区基岩台站的实时强震记录(无强震记录也行)和该地区的加速度衰减关系,再结合该地区各类场地的地震动放大因子,则可快速估计该地区地震动场分布,从而确定灾情,为政府的应急决策提供依据。
丁海平卜超鹏杨朝辉
关键词:地震动场
1604年福建泉州海外地震震级和震源参数的探讨——基于强地震动数值模拟方法被引量:2
2011年
根据历史资料和已有的研究成果,利用两种地震动数值模拟方法对1604年福建泉州海外地震震级和震源参数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经验公式确定了该次地震震级为71/2级和8级时的震源参数,然后基于离散波数法和有限断层地震动随机合成法,并利用基岩与一般场地水平峰值加速度的对应关系,计算了福建沿海8个场点的加速度、速度时程及其峰值,发现:当震级为71/2级时,结果与调查得到的等震线图吻合较好;震级为8级时,吻合程度不高。而后,又采用有限元方法并利用福州盆地的三维地下结构模型,计算了其中2个场点的加速度和速度,结果一致。因此认为:这次地震的震级为71/2级较合理,采用的震源模型也是可行的。
刘中良丁海平
关键词:震级震源参数震源模型地震烈度
地震动有限元模拟方法的精度验证被引量:1
2010年
假定破裂断层到地面覆盖层之间的地壳结构为均匀的各向同性介质,将移动位错源在全空间辐射的地震波作为覆盖层底部的入射波,采用有限元方法进行覆盖层地震响应分析,就能得到考虑断层破裂过程的地震动数值模拟结果。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减小计算区域,从而提高计算效率。本文对基于位错源得到的均匀弹性全空间的解析解和有限元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计算精度。
丁海平罗光财
关键词:活动断层位错地震波数值模拟有限元方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