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2012XAL040)
-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戴运娜邬沈青韦定广郭秀清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道路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性质之辨析被引量:1
- 2014年
- "一大二公"的苏联模式曾被当作唯一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移植到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中,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弊端的显现已被历史证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发展道路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践表明:判定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准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程度,而不是公有制所占国民经济比例的多少。只有回归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性质。
- 戴运娜
- 关键词:苏联模式社会主义性质
-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落实科学发展观被引量:1
- 2013年
- 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重大战略意义。生态文明的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从思想理论层面来看,二者具有价值追求和发展内涵上的一致性。从实践层面来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等生态文明建设措施,将会极大地促进或推动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 郭秀清
- 关键词:生态文明科学发展观
- “中国梦”进程中的道路选择及其博弈被引量:1
- 2014年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矢志不渝的奋斗与追求;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这一奋斗与追求在不同时期的反映。民族独立与解放基础上的工业化、现代化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然而却存在不同的道路选择;在中国曾经有过资本主义、殖民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三种不同的道路,经过激烈的斗争与博弈,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化、现代化道路;而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上,又经历了从"苏联道路"到"中国道路"的艰难转变,从而终于为中国梦的实现开辟了光明灿烂的前景。
- 邬沈青韦定广
- 关键词:中国梦社会主义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