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2009GG10009062)

作品数:8 被引量:227H指数:5
相关作者:齐伟路超李云强王娜娜王丹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农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营市国土资源局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地形
  • 2篇山区县域
  • 2篇农村
  • 2篇农村居民
  • 2篇农村居民点
  • 2篇县域
  • 2篇景观指数
  • 2篇居民点
  • 2篇GIS支持
  • 2篇村居
  • 1篇地统计
  • 1篇地统计学
  • 1篇地形分析
  • 1篇盐分
  • 1篇盐碱
  • 1篇盐碱地
  • 1篇养分
  • 1篇样带
  • 1篇山地
  • 1篇生态结构

机构

  • 8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农业管...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 1篇东营市国土资...
  • 1篇泰安市国土资...

作者

  • 8篇齐伟
  • 5篇路超
  • 4篇李云强
  • 4篇王娜娜
  • 4篇王丹
  • 3篇闫勇
  • 2篇李乐
  • 1篇蒋文惠
  • 1篇曲衍波
  • 1篇孙瑶
  • 1篇李哲
  • 1篇徐柏琪
  • 1篇商冉
  • 1篇张圣武
  • 1篇宋萍
  • 1篇吴仕明

传媒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地理与地理信...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流域的山区景观格局分析和分区研究——以山东省栖霞市为例被引量:17
2014年
本文以位于胶东半岛中部山区的栖霞市为例,在对整个研究区进行流域提取的基础上,分别统计各流域内的景观指数,并通过聚类分析对整个栖霞市的山区景观进行分区。首先解译2010年Thematic Mapper(TM)遥感影像数据,获得栖霞市景观格局图,以1︰25 000地形图为基础数据源,建立DEM模型,利用ArcGIS水文分析模块将研究区划分为300个子流域。然后根据常用景观格局指数所反映的生态学意义和景观特征信息,并结合研究区内的具体景观结构,选择边缘密度(ED)、多样性指数(SDI)、斑块大小变异系数(PSCOV)、面积加权平均分维数(AWMPFD)和核心区密度(CAD)5个景观指数,并结合各流域的平均高程与空间分布对每一个子流域进行景观格局分析,探讨各子流域景观格局的空间差异,揭示人类活动、自然干扰等各种景观生态机制对区域景观生态的影响。研究结果为:ED值和CAD值随着海拔的增加而逐渐变大,垂直分异特征明显;SDI值呈现出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逐步减少的趋势;PSCOV值随海拔的增加呈现出类似倒"U"形曲线;AWMPFD值不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特征。最后将这5个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同时利用流域主体景观类型对栖霞市进行景观格局分区,各土地利用类型被划分为3个景观生态类型区。研究结果为:一类区面积最小(10.14%),该区域是农作物种植的稳定农业区,景观结构和规模都很稳定,需要继续保护;二类区面积最大(50.93%),各种景观类型呈现空间交错分布,斑块形状复杂,属于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过渡区域,需要加强该区域的土地规划和产业合理布局;三类区面积较大(35.92%),主要集中在中高海拔区域,林地和草坡地居多,开垦难度较大。分区结果能够较好地反映研究区景观生态结构的显著特征与空间分异状况,对栖霞市的土地管理和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曹瑞娜齐伟李乐蒋文惠曹向生
关键词:胶东半岛流域景观指数生态结构空间分异聚类分析
基于样带的滨海盐碱地土壤养分和盐分的空间变异被引量:23
2012年
在黄河三角洲北部刁口黄河故道盐碱地设置一条南北土壤样带,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土壤养分指标(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全盐含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全盐含量的块金系数分别为0.38、0.40、0.50、0.32和0.34,5个土壤指标均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样带上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土壤速效钾与全盐含量的分布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波动式的空间分布.综合土壤有机质和全盐含量,将样带土壤划分为盐大肥低型、盐大肥高型、盐小肥高型3种类型.研究区各土壤指标的空间分布格局与成土母质、土地利用方式、距海距离、道路阻隔等因素密切相关.
王娜娜齐伟王丹秦天天路超
关键词:滨海盐碱地地统计学样带土壤养分
GIS支持下山区县域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研究——以栖霞市为例被引量:81
2011年
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景观指数法和Voronoi图Cv值相结合的分析方法,研究了胶东山区栖霞市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均匀性特征,并探讨了农村居民点在地形梯度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全市农村居民点分布的Cv值为58.84%,空间分布表现为随机分布;唐家泊镇、松山镇、臧家庄镇和翠屏街道4个乡镇的农村居民点呈集群分布,其他乡镇为随机分布;农村居民点分布的优势区间在1~3地形位,随着地形位的增大农村居民点的优势度降低;农村居民点的面积、斑块数目和平均斑块面积随地形位的增大而减少,平均斑块形状指数和平均斑块分维数随地形位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公路是影响山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的重要因素。研究反映了栖霞市农村居民居住习惯的差异,为农村居民点的整治和规划提供了依据。
李云强齐伟王丹闫勇路超王娜娜秦天天
关键词:VORONOI图农村居民点景观指数山区县域
二维与三维景观格局指数在山区县域景观格局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24
2012年
景观格局指数是景观格局分析中常用的定量分析工具,而传统二维景观格局指数却忽略了地形对景观的影响,在定量描述山区景观格局时可能存在一定局限.本文以典型山地丘陵区山东栖霞市为研究区,在地形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面积/密度(类型面积、平均斑块大小)、边缘/形状(边缘密度、景观形状指数、平均斑块分维数)、多样性(香农多样性指数、香农均匀度指数)、聚散性(聚集度)4个方面的8个景观格局指数,比较分析传统二维景观格局指数与三维景观格局指数对山区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定量描述的差异.结果表明:三维类型面积、平均斑块大小和边缘密度与其相应二维指数差异显著,三维景观形状指数、平均斑块分维数、香农多样性指数和香农均匀度指数与其相应二维指数差异不显著,三维聚集度与二维聚集度无差别.由于采用斑块表面面积和表面周长计算三维景观格局指数,采用各斑块的投影面积和投影周长计算二维景观格局指数,所以在描述山区景观面积、密度、边界等指标时三维景观格局指数相对精确,但在测定景观形状、多样性和聚散性等指数时,则与传统的二维景观格局指数差异不显著.三维景观格局指数引入了地形特征,对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的反映相对精确.
路超齐伟李乐孙瑶秦天天王娜娜
关键词:地形分析
基于二维小波分析的丘陵山区景观特征尺度识别
2011年
以胶东半岛具有典型山地丘陵特征的栖霞市为例,选取A、B、C、D、E5个代表性研究样区,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形位指数作为植被和地形景观变量,分别应用sym2和Haar小波基,探讨二维小波分析在景观特征尺度识别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经小波变换,5个样区的景观图像表现出不同尺度和方向的结构特征,NDVI检测出农村居民点、工业用地的典型长宽尺度以及农田景观粒径;地形位指数检测出山体坡长和山脊线之间的距离;在景观相对破碎的B、C样区,小波方差变化幅度大于A、D、E样区,在地形起伏大的E样区,小波方差变化幅度大于A、B、C、D样区;经多尺度特征检验,栖霞山区景观最典型的特征尺度出现在3200m和6400m。研究结果为山区景观格局分析和土地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王丹齐伟商冉吴仕明王娜娜李云强闫勇
关键词:NDVI
基于生态位的山地农村居民点适宜度评价被引量:79
2012年
为了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和公共服务资源优化配置,运用复合生态位对农村居民点适宜性进行评价。根据栖霞市山地特点以及农村居民点用地特征,基于生态位理论,从生态条件、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3方面选取相关指标,选取地形位、坡向、水源影响度、地质灾害作为生态条件的评价指标;生产条件选取工商业用地比例、工商业用地可达性、耕地和园地面积、耕地和园地可达性作为评价指标;生活条件选取农村居民点规模、城镇中心可达性和道路通达度作为生活条件评价指标。采用可达性测算、聚类分析、适宜性评价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适宜性等级,并与提取出的农村居民点用地相叠加,将农村居民点分为重点发展型、适度发展型、限制扩建型和优先整治型4种类型,分别占总规模的35.19%、35.10%、20.29%和9.42%。重点发展型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基础设施较完善,建议有序调整内部结构促进集约利用;适度发展型村庄处于起步阶段,受闲散地较多、土地利用方式粗放的限制,建议盘活存量用地,循环利用旧宅基地和闲置宅基地;限制扩建型受地形复杂、农业生产生活条件较差的限制,建议维持现状,引导人口外迁,推动宅基地腾退;优先整治型受地势较高、生态环境脆弱、离水源较远,交通不便,易发灾害限制,建议村庄搬迁。最后结合研究区山地农村居民点特点提出了不同类型居民点相应的调控模式。研究能够揭示农村居民点的现状和适宜性,为当前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丰富了生态位理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对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秦天天齐伟李云强曲衍波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生态位山地
GIS支持下的山区苹果园地优化布局被引量:4
2011年
栖霞市是中国苹果主产区之一,光、热条件及地形是影响当地苹果分布和品质的主要因素。基于生态适宜性,建立苹果园地单项土地利用优化模式,是栖霞市农业结构调整所需要的。本研究在对光、热条件及地形空间分布模拟的基础上,以土地利用现状类型为景观介质表面,利用GIS的空间信息处理技术,建立了苹果园地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探讨山区苹果园地单项土地利用优化的技术途径。将栖霞市划分为极度适宜区、高度适宜区、适宜区和初度适宜区4个适宜分区,各区的面积分别为20466、38392、97367和41301hm2,极度适宜区和高度适宜区面积占县域面积的29%,苹果园地开发的适宜性较大。MCR模型为当地苹果产业开发和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
闫勇齐伟王丹李云强路超
关键词:空间布局优化
胶东山区景观格局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以山东省栖霞市为例被引量:4
2013年
为揭示山区景观格局分布特征,在ARCGIS和CANOCO for Windows 4.5软件支持下,利用2003年和2010年山东省栖霞市土地利用景观类型图、DEM图和土壤图等数据,建立栖霞市地学数据库,采用CCA排序法,分析了在不同时间尺度下栖霞市土地利用类型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2003年和2010年CCA排序的前4个排序轴的累积景观环境解释量分别为98.8%和98.7%,而且呈现减小趋势;但从景观与环境的相关系数可以看出,2003年比2010年的相关系数大;两年的特征值总量分别为0.572和0.808。(2)环境因子对景观格局分布的贡献率随着时间变化而有所差异;而且2003年和2010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不大,除未利用地外,其他6种土地利用类型空间差异不明显。(3)2003年和2010年土地景观格局和环境因子的关系呈现相似的规律性。对土地利用格局重要性影响比较大的因子主要为日照时数、坡度和海拔;日照时数较长、海拔较低、坡度较小的地区分布的主要是水域、建设用地,而未利用地和草地主要分布在日照时数较短、海拔较高、坡度较大的地区。通过景观格局与环境因子关系研究,揭示了栖霞市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布特征,可以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理论依据,为土地利用格局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宋萍齐伟徐柏琪李哲路超张圣武
关键词:环境因子CCA排序土地利用类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