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20201102)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3
相关作者:杨开宝刘国彬李景林张国云陈建伟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水分
  • 2篇丘陵
  • 2篇黄土高原
  • 1篇地膜
  • 1篇地膜覆盖
  • 1篇典型小流域
  • 1篇休闲期
  • 1篇栽培
  • 1篇蒸散
  • 1篇蒸散规律
  • 1篇陕北黄土高原
  • 1篇陕北丘陵区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建设
  • 1篇生态效应
  • 1篇生育
  • 1篇生育期
  • 1篇水分环境
  • 1篇水文生态
  • 1篇水文生态效应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3篇刘国彬
  • 3篇杨开宝
  • 2篇李景林
  • 1篇陈建伟
  • 1篇张国云
  • 1篇吴发启
  • 1篇孙宝胜

传媒

  • 1篇生态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干旱地区农业...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黄土高原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水文生态效应(英文)被引量:3
2008年
从流域产流规律及水土保持措施改变引起的土壤水分状况和流域蒸散发的变化等方面评价了黄土丘陵沟壑区泉家沟流域水土保持措施变化对流域水分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过程改变了土地利用结构,对小流域水环境变迁具有很大的影响作用,主要表现在:减少地表径流量,径流模数1996~2000年平均较1980~1985年减少了36.1%;不同治理措施土壤水分状况不同,灌木林地、人工草地和乔木林地均存在深度和厚度不等的土壤"干层";不同地貌部位土壤储水差异很大,阴坡的水分环境优于阳坡,沟底优于峁顶,缓坡优于陡坡;林草措施对流域总蒸散量起着决定性作用,1991~1995年流域林草地面积达到最大,总蒸散量也达到最大,与治理初期相比,总蒸散量累计增加了56.3mm。
杨开宝刘国彬吴发启孙宝胜
关键词: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生态建设
陕北丘陵区农田蒸散规律及对土壤水环境的影响与防治对策被引量:4
2005年
 为了探讨陕北黄土高原农田土壤蒸散规律及水分环境现状,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采用TDR法测定了土壤水分,对陕北峁状丘陵区旱梯田裸露地、作物地以及农田覆盖地土壤水分进行系统监测,并结合野外自动气象哨资料,分析了该区农田土壤水分蒸散规律。结果表明,裸露地周年存在两个蒸发高峰期,年蒸发量占降水量的74.4%;土地空闲期对恢复土壤水分亏缺贡献很大;地面采取部分覆盖(地膜覆盖,覆盖率60%)有利于土壤水分环境的恢复与保护,而采取全覆盖(组合覆盖和秸秆覆盖,覆盖率100%)有利于土壤水分的高效利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高该区土壤水分利用率的有效技术途径:采取双料沟垄组合覆盖技术最大限度地抑制裸露地表的无效蒸发,草粮轮作、避免耕地荒芜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
杨开宝刘国彬李景林高丽
关键词:陕北黄土高原农田蒸散水分环境
双料沟垄组合覆盖对土壤水分时空分布的影响被引量:4
2004年
双料沟垄组合覆盖是适合于黄土丘陵沟壑区旱梯田作物栽培的一种全新覆盖方式。对该措施三种谷子密度的土壤水分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与地膜覆盖和对照相比,组合覆盖具有以下特点:1沟垄水分差异不显著;2时间变化动态滞后于对照,整个生长季土壤含水量均低于对照;3生育期总耗水量大于降水量,土壤水分处于亏缺状态,休闲期土壤储水对生育期耗水贡献很大。并就该项技术的具体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杨开宝刘国彬李景林张国云陈建伟
关键词:土壤水分生育期休闲期种谷地膜覆盖作物栽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