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20122513A02)

作品数:26 被引量:167H指数:7
相关作者:许爱娥黄骏洪为松李晓文祝逸平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中医药大学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白癜风
  • 8篇细胞
  • 7篇黑素
  • 5篇治疗白癜风
  • 5篇疗效
  • 5篇黑素细胞
  • 4篇皮肤
  • 4篇细胞移植
  • 3篇动物
  • 3篇皮肤镜
  • 3篇显微镜
  • 3篇显微镜检
  • 3篇显微镜检查
  • 3篇小鼠
  • 3篇镜检
  • 3篇黄褐斑
  • 3篇共焦
  • 3篇黑素细胞移植
  • 3篇发病
  • 3篇发病机制

机构

  • 15篇浙江中医药大...
  • 12篇杭州市第三人...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作者

  • 22篇许爱娥
  • 5篇黄骏
  • 4篇洪为松
  • 3篇傅丽芳
  • 3篇王遂泉
  • 3篇卢良君
  • 3篇李晓文
  • 3篇祝逸平
  • 2篇林福全
  • 2篇尉晓冬
  • 2篇周妙妮
  • 2篇李情
  • 1篇郑冬娣
  • 1篇张迪敏
  • 1篇吴辛刚
  • 1篇吴佳丽
  • 1篇王翠
  • 1篇李阳
  • 1篇樊奇敏
  • 1篇汤慧娟

传媒

  • 15篇中华皮肤科杂...
  • 3篇国际皮肤性病...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药理学通...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2篇2013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药治疗白癜风的现代医学研究现状被引量:6
2015年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获得性的以局部或全身皮肤黏膜色素脱失为特征的皮肤病,直接影响患者的容貌,进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白癜风的发病机制不清,存在多种学说如黑素细胞自毁、自身免疫、遗传缺陷、氧化应激、微量元素失衡等,但最终结果是黑素细胞减少、缺失和功能抑制。所以,黑素细胞的损害在白癜风的病机中占重要地位。中药治疗白癜风有确切疗效。借助于其他学科,中药治疗白癜风已研究至分子机制。
李情许爱娥
关键词:白癜风中药动物模型
中药对培养小鼠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影响
2014年
目的建立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体外增殖模型,筛选免疫抑制性中药。方法制备小鼠脾脏单细胞悬液,通过特异性抗体分离CD8+T淋巴细胞,CD3/CD28抗体诱导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分别加入23种中药提取物共培养,通过四唑盐MTS法检测各中药对淋巴细胞增殖的抑制效果,对抑制作用最强的4种中药作12.5。400mg/L的浓度梯度分析。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这4种中药对CD3/CD28抗体诱导CD8+T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的作用。结果23种中药提取物中,14味中药对淋巴细胞增殖有不同程度抑制,抑制作用最强的前4味分别为黄连、黄芩、木香和姜黄,其对CD8+T细胞增殖的50%抑制浓度(IC50)分别约为25、35、50和60mg/L,100%抑制的最低浓度分别为200、100、200、200mg/L。黄芩、木香和姜黄在100mg/L的浓度下对CD3/CD28抗体诱导CD8+T细胞分泌IFN-γ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而黄连对CD8+T细胞分泌IFN-γ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结论成功建立CD8+CTL体外增殖模型,并筛选出对小鼠脾脏CD8+T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4味中药即黄连、黄芩、木香和姜黄。
卢良君王遂泉许爱娥
关键词:CD8阳性T淋巴细胞药物评价临床前中草药细胞增殖
慢性荨麻疹患者甲状腺自身抗体检出情况及其临床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伴有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临床与血清学特点。方法2016年1—12月,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70例慢性荨麻疹住院患者,依据是否伴有甲状腺自身抗体进行分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荨麻疹临床表现、自身皮肤血清试验结果、住院天数、出院转归、血常规、抗体、血清总IgE和IgG。结果7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有26例(37.1%)伴有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44例(62.9%)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较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组风团更大,瘙痒更剧烈(z=4.399,P〈0.001)、持续时间更长(z=4.43,P〈0.001)、发作频率更高(z=7.362,P〈0.001)、更易伴发系统症状(x^2=7.068,P〈0.05)、自身皮肤血清试验阳性率更高(x^2=6.559,P〈0.05)、住院时间更长(t=3.184,P〈0.05)、出院时痊愈率更低(x^2=5.524,P〈0.05)、嗜碱性粒细胞数量更低(t=3.19,P〈0.05)。结论伴有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慢性荨麻疹患者多表现为病情较重的荨麻疹,多伴有自身皮肤血清试验阳性和嗜碱性粒细胞水平降低。
吴佳丽黄骏许爱娥
关键词:荨麻疹甲状腺自身抗体自身免疫嗜碱粒细胞
白癜风黑素细胞移植供皮区同形反应严重程度与疗效的关系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 探讨白癜风黑素细胞移植供皮区同形反应严重程度在评估移植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2008年5月至2016年8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接受黑素细胞(培养或混悬)移植治疗、供皮区出现同形反应的172例白癜风患者,依据供皮区同形反应面积分为两组:部分同形反应组(同形反应面积小于吸疱面积)和完全同形反应组(同形反应面积等于吸疱面积),分析两组的移植疗效及与同形反应相关性。结果 172例供皮区出现同形反应中,部分同形反应83例,完全同形反应89例。部分同形反应组痊愈21例(25.3%),显效17例(20.5%),有效率45.8%,有效率高于完全同形反应组[痊愈4例(4.5%),有效11例(12.4%),有效率16.9%,χ2 = 31.581,P 〈 0.001]。部分同形反应组白癜风稳定时间(18.5 ± 15.3)个月,高于完全同形反应组[(10.2 ± 7.3)个月],t = 4.581,P 〈 0.001。相关分析显示,白癜风稳定时间(6 ~ 11个月、12 ~ 23个月、24 ~ 35个月、36 ~ 47个月、 ≥ 48个月)与同形反应严重程度(部分或完全)呈负相关(rs = -0.322,P 〈 0.001),与复色率呈正相关(r = 0.675,P 〈 0.001)。结论 白癜风稳定时间是影响供皮区有同形反应患者黑素细胞移植疗效的重要因素,同形反应严重程度提示稳定时间长短,可预测移植疗效。
黄骏林福全洪为松傅丽芳尉晓冬许爱娥
关键词:白癜风黑素细胞细胞移植同形反应
肢端型白癜风与散发型白癜风中医证型分布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统计分析散发型白癜风与肢端型白癜风中医证型的分布情况。[方法]将362例白癜风分为肢端型192例与散发型170例,并对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统计其证型分布情况。[结果]白癜风中出现较多的证型为风湿蕴热证(30.1%)、肝郁气滞证(24.9%)、脾肾阳虚证(24.9%)。其中,肢端型白癜风脾肾阳虚证的比例明显高于散发型(P<0.01),散发型白癜风中肝肾不足证(20.0%)的比例明显高于肢端型白癜风的4.7%(P<0.01),湿热蕴结证在肢端型、散发型白癜风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风湿蕴热证是肢端型白癜风和散发型白癜风中的主要证型,肢端型白癜风中的主要中医证型为:脾肾阳虚证(36.5%),风湿蕴热证(34.4%),肝郁气滞证(19.8%);散发型白癜风的主要中医证型为:肝郁气滞证(30.6%),风湿蕴热证(25.3%),肝肾不足证(20.0%)。两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存在差异。
李晓文邱实李伟许爱娥
关键词:白癜风散发型中医证型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联合皮肤镜在黄褐斑皮损黑素与血管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29
2016年
目的: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RCM)及皮肤镜观察黄褐斑皮损中黑素及血管数量和形态,探讨黑素和血管与皮损颜色的关系。方法用RCM观察135例黄褐斑患者皮损中黑素数量及分布,其中54例患者RCM观察皮损中黑素形态和树突状黑素细胞,皮肤镜观察皮损中血管数量和形态。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黑素和血管与临床皮损颜色的关系。结果135例患者表皮层和真表皮交界处黑素均增加,36例(27%)真皮浅层黑素增加,未发现单纯真皮黑素增加而无表皮增加的情况。54例患者中,黑素数量评分与形态评分呈正相关(r=0.73,P<0.001),血管数量评分与形态评分呈正相关(r=0.87,P<0.001);黑素与血管评分总分呈正相关(r=0.554,P<0.001)。黑素数量、黑素形态、血管数量、血管形态均与皮损颜色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0.39、0.46、0.44,均P<0.05)。结论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和皮肤镜可用于黄褐斑皮损中黑素和血管情况评估,黄褐斑皮损中黑素数量及形态与血管数量及形态均呈正相关,黑素及血管数量和形态与临床皮损颜色亦均呈正相关。
黄骏许爱娥
关键词:黄褐斑
晕痣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17年
晕痣(halo nevus)为色素痣周围出现一圈局限性色素脱失,是一种自发消退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组织病理学主要表现为黑素细胞缺失和以T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症细胞浸润。晕痣发病率约1%,常见于青少年。某些疾病(白癜风、黑素瘤、Turner综合征等)、某些药物和紫外线等因素与晕痣的发病相关。目前治疗手段尚无定论,外科手术或激光等是临床上治疗方法。本文将从晕痣的临床特征、组织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相关疾病、诱因与治疗等方面的现状与进展展开阐述。
胡文婷许爱娥
关键词:晕痣白癜风黑素瘤TURNER综合征药物
自体培养黑素细胞移植治疗白癜风供皮区出现同形反应者的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分析供皮区出现同形反应的白癜风患者自体培养黑素细胞移植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自体培养黑素细胞移植治疗白癜风患者1685例,6个月后观察供皮区同形反应与疗效及其他因素的相关性。结果75例(4.5%)供皮区发生同形反应的白癜风患者痊愈(复色率≥90%)13例(17.3%),有效(复色率≥50%)23例(30.7%);1610例无同形反应组痊愈865例(53.7%),有效1376例(85.5%),经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P〈0.001。75例发生同形反应者中,稳定时间〉48个月、年龄≤12岁、节段型白癜风、移植部位位于面颈和躯干、全身白斑总面积≤100cm。者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均分别高于稳定时间12—48个月、年龄≥18岁、非节段型白癜风、移植部位位于四肢及全身白斑总面积〉100cm。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培养黑素细胞移植治疗稳定期白癜风时,供皮区发生同形反应者的疗效较差,且疗效与白癜风稳定时间、年龄、白癜风型别、移植部位、全身白斑总面积有关。
黄骏章玲玲洪为松傅丽芳尉晓冬林福全许爱娥
关键词:白癜风细胞移植黑素细胞同形反应
茶多酚、吡美莫司、他克莫司外用对莫诺苯宗诱导白癜风样模型小鼠的疗效比较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 探讨茶多酚、吡美莫司、他克莫司对莫诺苯宗诱导的白癜风样模型小鼠的疗效差异.方法 45%莫诺苯宗诱导C57BL/6三周龄雌小鼠脱色,建立白癜风样动物模型.并研究他克莫司、吡美莫司、茶多酚对白癜风样模型小鼠脱色的治疗效果.通过肉眼观察毛发脱色及脱色面积,实验结束后取非用药部位脱色皮肤行组织学检查,HE染色检测淋巴细胞浸润情况,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RCM)观察小鼠皮肤的黑素和黑素细胞,免疫荧光检测CD8+T细胞.结果 模型组小鼠在用药部位及非用药部位均有脱色现象.他克莫司组、吡美莫司组、茶多酚组小鼠脱色减少,出现时间晚和面积指数均较模型组低;且用药部位脱色斑局部淋巴细胞和CD8+T细胞浸润减少.其中他克莫司组疗效优于其他组.结论 他克莫司、吡美莫司、茶多酚对白癜风样模型小鼠均有疗效.
李情祝逸平许爱娥
关键词:茶多酚他克莫司吡美莫司
医院与家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白癜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比较医院与家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白癜风的疗效及患者接受度。方法 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收集80例白癜风患者,随机分为家用光疗组和医院光疗组,每周照射2次,疗程均为36次。疗程结束后评估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接受度。结果 最终完成治疗家用光疗组39例,医院光疗组37例。家用光疗组面颈、躯干、四肢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2.5%、48.6%、42.3%,医院光疗组分别为66.7%、55.9%、48.6%。两组相应部位疗效、皮损初始复色累积剂量、疗程结束累积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家用光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5%)显著高于医院光疗组(24.3%,P〈0.05),家用光疗组单次治疗耗时(27.95min)短于医院光疗组(129.73min,P〈0.05)。家用光疗组接受度随疗效增加评分升高(β=0.483,t=4.573,P〈0.001),随治疗耗时的增加降低(届=-0.569,t=-5.831,P〈0.001);医院光疗组接受度随疗效增加上升(β=0.758,t=7.547,P〈0.001),但与治疗耗时无显著相关性(β=-0.204,t=-2.030,P=0.05)。结论 家用光疗和医院光疗两者可互为补充,针对不同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可增强患者依从性,是提高疗效的必要条件。
雷杰豪樊奇敏许爱娥
关键词:白癜风紫外线光疗法家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