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GYHY201006012)

作品数:8 被引量:73H指数:6
相关作者:何清王旭霍文杨兴华马禹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塔克拉玛干沙漠大气环境观测试验站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塔克拉玛干沙...
  • 2篇地理分布
  • 2篇云图
  • 2篇中尺度
  • 2篇中尺度对流
  • 2篇中尺度对流系...
  • 2篇沙漠腹地
  • 2篇生命史
  • 2篇塔克拉玛干沙...
  • 2篇红外云图
  • 1篇日数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输沙
  • 1篇铁路
  • 1篇热通量
  • 1篇涡动
  • 1篇涡动相关仪
  • 1篇孔径
  • 1篇兰新铁路
  • 1篇雷达

机构

  • 4篇中国气象局
  • 3篇新疆维吾尔自...
  • 2篇塔克拉玛干沙...
  • 1篇兰州大学
  • 1篇成都信息工程...
  • 1篇新疆大学
  • 1篇石河子地区气...
  • 1篇和田地区气象...

作者

  • 4篇何清
  • 3篇王旭
  • 2篇霍文
  • 1篇夏祎萌
  • 1篇刘海涛
  • 1篇刘新春
  • 1篇马禹
  • 1篇刘艳
  • 1篇郭金强
  • 1篇杨兴华
  • 1篇王存亮
  • 1篇魏勇
  • 1篇雷薇
  • 1篇王昀
  • 1篇杨新林
  • 1篇任莉莉
  • 1篇李绣东
  • 1篇杨建成
  • 1篇李军

传媒

  • 3篇干旱区资源与...
  • 2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干旱气象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风沙流输沙特征研究被引量:24
2011年
利用多种积沙仪,通过野外实时输沙观测,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的地表风沙流特征进行了分析,结论如下:(1)100 cm高度范围内,总输沙量的63.1%分布在20 cm高度内,72.4%分布在30 cm高度内,随高度的增加,输沙量呈负指数函数下降;由此可见,该地区的风沙活动主要集中在近地面20~30 cm高度范围内;(2)风沙流中跃移、蠕移输沙量的空间分布与风向频率分布存在显著的不一致性,蠕移沙量约占总输沙量的11.6%;(3)沙漠腹地风沙流输沙的粒径以细砂为主,各高度层细砂所占比例均达97%以上;风沙流输沙平均粒径随高度增加而减小,沙尘的含量随高度增加而加大。
杨兴华何清艾力.买买提明
关键词:塔克拉玛干沙漠风沙流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LAS和EC观测感热通量对比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利用2009年6月20日至7月3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地—气相互作用观测试验中的大孔径闪烁仪(LAS)和涡动相关仪(EC)观测资料,对LAS和EC在流动沙漠地区观测的感热通量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LAS和EC测得的感热通量变化趋势一致,两者有很好的相关性。总体来看,LAS的感热通量测量值大于EC测得的感热通量值。如果LAS和EC测量的允许差异|△H|≤50 W/m2时,LAS和EC测量结果无显著差异的频率达79%左右。因此,LAS完全适用于流动沙漠地区大尺度的感热通量的观测研究。
艾力.买买提明何清霍文刘新春
关键词:涡动相关仪塔克拉玛干沙漠感热通量
新疆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地理分布和生命史被引量:17
2012年
中尺度对流系统(MCS)是夏季造成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重要天气系统,高时空分辨率的静止卫星红外云图是监测MCS的主要手段之一。结合新疆的实际情况,将中-β尺度MCS的最小尺度定义为1.0~3.0个纬距。利用1998-2002年日本第5代地球静止气象卫星(GMS-5)逐时红外云图数字资料,采用红外云图增强和图像叠加处理技术,对发生在新疆的MCS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新疆MCS的地理分布特征和生命史特点。结果表明:(1)5 a内新疆没有出现中-α尺度MCS,出现了111个中-β尺度MCS。MCS具有年际不均衡性,1998、2000年为多发年,2002年为少发年。新疆有两个明显的MCS集中区,一处在伊犁河谷东边天山山脉的迎风坡,另一处在西天山东侧背风坡的柯坪附近,北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MCS发生的很少,而南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有MCS的活动。(2)MCS主要出现在春末和夏季,秋冬少见。6月最多,占总数的34%,其次是5月和7月,分别占总数的25%和15%,与新疆沙尘暴、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的高发季节相对应。(3)多数MCS形成于午后到午夜,夜间至凌晨消散,持续4~6 h,有明显的夜发性。发生在新疆的MCS维持时间较短,这与新疆水汽供应较少有关。(4)新疆MCS的形状规则,圆形和椭圆形各占一半。绝大多数MCS是由对流泡发展而成,尺度较小。(5)给出了3个发生在不同地区的MCS个例,用以展示新疆MCS在发生和发展过程及其云顶黑体温度分布上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
王旭马禹
关键词:红外云图中尺度对流系统地理分布生命史
新疆和田“2010.3.12”区域性黑风能量及不稳定条件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地面自动站观测、MICAPS预报产品以及NCEP/NCAR 1°×1°再分析资料,对2010年3月12日发生在新疆和田地区的一次区域性黑风天气过程进行能量和不稳定条件诊断分析。结果表明:(1)纬向转经向环流的调整和中、低空不断加强的西北锋区结合地面强冷锋的配置结构为黑风天气的暴发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背景;(2)黑风天气暴发在高能且极不稳定的大气环境条件下;(3)代表能量和不稳定条件的螺旋度、有效位能、对流抑制指数、粗理查森数和假相当位温在时间、落区、强度上与黑风天气的演变极为吻合,具有很好的预报指示意义。
刘海涛何清杨新林李绣东任莉莉艾力.买买提明霍文
塔克拉玛干沙漠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云图增强和图像叠加的方法,通过对1998-2002年5年GMS-5静止气象卫星红外云图数字资料的普查,共获得33个发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中-β尺度的对流系统(MCS),研究了MCS的地理分布及生命史特点。结果表明:空间上沙漠西部和北部是MCS的多发区,季节上,MCS主要出现在春末和整个夏季,以5月最多。时间上MCS具有明显的夜发性,多数MCS形成于午后到午夜(16:00-1:00),夜间至凌晨消散,持续4~6h,生命史偏短。
马禹王旭
关键词:红外云图中尺度对流系统塔克拉玛干沙漠地理分布生命史
东疆兰新铁路沿线大风特征及风压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选取东疆兰新铁路沿线及周边8个气象站的大风资料,分析了东疆兰新铁路沿线近50a(1961-2010)大风日数的空间分布及其年、季分布特征,计算了50a一遇和100a一遇的最大风速和风压。结果表明:大风日数中心集中在"三十里风区"的达坂城地区和"百里风区"的十三间房地区,年、季变化明显;铁路沿线50a、100a一遇和实测最大风速与风压出现在十三间房地区。此外,还对东疆兰新铁路沿线的防风问题给予了一定的建议。
夏祎萌何清李军刘艳
关键词:大风日数风压
阿勒泰地区白灾的等级划分及致灾暴雪的环流特征被引量:6
2014年
利用1960-2010年冬季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站观测资料、灾情报告、欧亚高空和地面资料,对阿勒泰地区白灾等级和一次致灾暴雪天气的分析表明:(1)积雪厚度和低温的持续时间决定了白灾的危害程度,阿勒泰地区白灾划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级别。51年内阿勒泰地区遭受的白灾轻度11次、中度4次、重度6次,白灾主要发生在浅山、丘陵和河谷一带。(2)2010年1月6-7日阿勒泰地区致灾暴雪天气的主导系统是高空500hPa阻塞高压,西伯利亚冷涡和中亚低槽是影响系统。高空偏北气流、中层西南气流、低层偏东气流在阿勒泰地区的汇集,增加了暴雪天气的斜压性和不稳定性,暴雪落区上方伴有强烈的上升运动。
马禹王昀王旭
关键词:白灾环流特征
准葛尔盆地南缘春季一次强冰雹天气的综合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常规气象探测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结合石河子地区和兵团农六师的高密度自动站网资料,对2010年5月2日在准葛尔盆地南缘发生的一强冰雹天气过程,从天气形势、云图、物理量场和雷达回波演变特征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冰雹天气出现在对流不稳定层结条件下,中高层干冷、低层暖湿,水汽条件充沛,0℃层和-20℃层的高度适宜,同时具有强的垂直风切变。多普勒雷达能很好地监测冰雹天气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50 dBZ强回波区和穹窿结构的出现,中气旋和逆风区的出现,垂直累积液态含水量(VIL)增加以及风暴跟踪信息(STI)预警等都对冰雹天气的出现具有指示意义,对今后的防雹减灾工作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魏勇王存亮杨建成雷薇郭金强
关键词:冰雹环境场雷达产品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