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220-413504)

作品数:5 被引量:84H指数:4
相关作者:孙立夫杨国亭秦国夫宋玉双张艳华更多>>
相关机构:绍兴文理学院国家林业局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哈尔滨市青年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生物种
  • 4篇物种
  • 3篇蜜环菌生物种
  • 2篇单倍体
  • 2篇地理分布
  • 2篇蜜环菌
  • 2篇倍体
  • 1篇地理
  • 1篇冻干
  • 1篇育性
  • 1篇真菌
  • 1篇生物学
  • 1篇双倍体
  • 1篇培养基
  • 1篇子实
  • 1篇子实体
  • 1篇总DNA
  • 1篇林区
  • 1篇牡丹江林区
  • 1篇菌落

机构

  • 4篇东北林业大学
  • 4篇绍兴文理学院
  • 4篇国家林业局
  • 1篇中国科学院植...

作者

  • 5篇孙立夫
  • 4篇宋玉双
  • 4篇秦国夫
  • 4篇杨国亭
  • 3篇赵俊
  • 3篇宋瑞清
  • 3篇张艳华
  • 2篇田淑敏
  • 1篇裴克全

传媒

  • 3篇菌物学报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森林病虫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7
  • 1篇200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黑龙江省蜜环菌生物种的地理分布概况被引量:12
2007年
自1999年至2002年间对黑龙江省境内几个主要林区中的蜜环菌生物种进行了调查、采集和鉴定,并对其寄主种类和子实体发生规律以及地理分布特点进行了总结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境内至少存在5个蜜环菌生物种,即芥黄蜜环菌Armillaria sinapina,高卢蜜环菌A.gallica,黄盖蜜环菌A.luteopileata,奥氏蜜环菌A.ostoyae和中国生物种F;寄主包括10个针叶和阔叶树种;与其他几种蜜环菌生物种相比较,A.gallica是黑龙江省境内出现概率最大的一个生物种;根据采集经验发现,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子实体发生的主要因子。
孙立夫张艳华杨国亭秦国夫宋玉双宋瑞清赵俊田淑敏
关键词:子实体寄主
蜜环菌生物种和地理分布概况综述被引量:7
2007年
自Hintikka(1973)发现了蜜环菌Armillaria(Fr.:Fr.)Staude的四极性性别系统,使得借助交配测试来研究这个属的互交不育性成为可能(Korhonen,1995)。蜜环菌单倍体和双倍体菌落形态差异的发现,帮助研究者用交配试验进行生物种的鉴定。Kohorhen(1978)和Anderson & Ullrich(1979)分别利用单倍体交配法发现了欧洲和北美洲的蜜环菌互交不育群(intersterility groups),即生物种(biological species)。
孙立夫张艳华杨国亭秦国夫宋玉双宋瑞清
关键词:蜜环菌生物种地理分布不育性单倍体
中国东北地区5个常见蜜环菌生物种的培养特性被引量:3
2007年
选择马铃薯-葡萄糖、松膏Ⅰ、松膏Ⅱ、ShawⅢ和MS共5种培养基,分别对中国东北地区5个常见蜜环菌生物种的单倍体和双倍体菌株进行培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5个蜜环菌生物种在5种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和颜色以及培养基颜色变化等方面表现大同小异。单倍体菌落颜色基本为白色,有菌索产生的菌落易变成浅褐色;双倍体菌落基本上为浅褐色或褐色,壳皮状,随着菌丝生长和菌索形成能力的提高,菌落的颜色也表现出越来越深的趋势,绝大多数培养基不变色。5个生物种单双倍体菌株间在菌丝生长和菌索形成方面存在变化,双倍体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普遍要比单倍体菌丝快,且菌索形成的能力也明显增强,菌丝生长良好的则菌索形成能力也相对较强;每个生物种不同交配类型的单倍体菌株间在同一种培养基上也基本表现相同。在5种培养基中,两个松膏培养基对促进菌丝生长和菌索的形成是最佳选择,其次是ShawⅢ培养基,再次是PDA培养基,而MS培养基则最差。
孙立夫田淑敏杨国亭赵俊秦国夫宋玉双宋瑞清
关键词:培养基菌丝菌落单倍体双倍体
一种高效提取真菌总DNA的方法被引量:64
2009年
在真菌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快速高效地提取质量优良的DNA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使用的真菌DNA提取方法步骤大体相似,主要差别在于采用何种方法来打破细胞壁这一关键环节。常用的破壁方法主要有冷冻干燥研磨法、玻璃珠机械破壁法、酶解法和氯化苄法等(吴志红2001)。通常冷冻干燥研磨法多用液氮来处理。
孙立夫张艳华裴克全
关键词:DNA提取方法总DNA真菌冷冻干燥分子生物学
黑龙江省牡丹江林区蜜环菌的调查与鉴定被引量:4
2003年
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 10个林业局内进行了蜜环菌生物种的调查和标本采集 ,共采集分离出 4 1个菌株 ,用东北 5个蜜环菌生物种与之交配测定的结果表明这些菌株大部分为高卢蜜环菌 ,少数为CBSF。
孙立夫杨国亭赵俊宋玉双秦国夫
关键词:蜜环菌生物种地理分布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