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CSH034)

作品数:10 被引量:115H指数:7
相关作者:罗竖元李萍李浩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师范大学厦门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9篇农民
  • 9篇农民工
  • 9篇民工
  • 6篇返乡
  • 4篇创业
  • 3篇返乡创业
  • 2篇调查数据
  • 2篇新生代农民
  • 2篇新生代农民工
  • 2篇实证
  • 2篇市民
  • 2篇市民化
  • 2篇农民工返乡
  • 2篇乡村
  • 2篇民工返乡
  • 2篇返乡农民
  • 2篇返乡农民工
  • 1篇动机
  • 1篇意愿
  • 1篇择业

机构

  • 9篇贵州师范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

  • 6篇罗竖元
  • 1篇李萍
  • 1篇李浩

传媒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广东行政学院...
  • 1篇陕西行政学院...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返乡创业质量与农民工就地市民化——基于湖南、安徽与贵州三省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6
2018年
现阶段农民工就地市民化不仅是有效缓解大城市对农民工市民化的承载压力,促进中小城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农民工除了留在大城市和返回传统农业之外的第三条道路。文章通过对返乡农民工的抽样问卷调查所获数据资料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其实现就地市民化的有效载体。农民工生存性创业质量和成长性创业质量均对其就地市民化的4个因子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还发现,生存性创业质量和成长性创业质量对农民工就地市民化的影响程度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具体而言,与生存性创业质量相比,成长性创业质量更能促进农民工的就地市民化进程。因此,在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同时,积极引导其从"生存型创业"向"成长型创业"的转变是顺利实现就地市民化的关键。
罗竖元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生存型创业
返乡创业视角下农民工就地市民化的群体差异——基于湖南、安徽与贵州三省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目标,其关键在于引导农民工实现市民化。当前,随着"二次分化"的加剧,农民工在大城市实现"异地市民化"的同时,返回当地中小城镇实现"就地市民化"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现实选择。本研究结果发现,返乡创业是农民工实现就地市民化的有效途径,且返乡创业与非返乡创业农民工在就地市民化程度上呈现出明显的群体差异。
罗竖元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
引导新生代农民工积极创业:主动型城市适应模式的路径选择被引量:7
2016年
要积极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在现有的政策环境下,通过创业实践形成既具有主动适应动机又具有主动适应能力的"主动型城市适应"模式,一是要利用与拓展社会网络,增加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机会,促进其双重网络资源的整合;二是要着力加强创业教育,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能力,促进其职业与心理的多维融合;三是要深入挖掘地域或民族特色文化,丰富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类型,实现其经济与情感的双层嵌入;四是要不断优化创业环境,扶助新生代农民工创业项目,加快推进其城市融入的进程。
李萍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创业
农民工返乡创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互动机制及其助推路径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党的十九大开启了乡村振兴的新篇章,标志着农村的改革和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而农民工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矛盾的重要抓手。一方面我国乡村振兴面临着人才缺失、农民主体性缺失、乡村治理无序、资金短缺等多重困境;另一方面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提供了项目和平台,其政策红利吸引着农民工进行返乡创业;同时,农民工返乡创业又能及时弥补乡村人才缺口,促进乡村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资金保障,并能够改善乡村社会治理。因此,可以通过实施差异化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引导策略,构建多维度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政策环境,开展针对性的农民工返乡创业培训支持等途径来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
王春艳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耦合互动
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模式选择:基于返乡创业的分析视角被引量:27
2017年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目标,其关键在于引导农民工实现市民化。研究表明,随着农民工群体"二次分化"的加剧,返回当地中小城镇实现"就地市民化"已成为农民工一种理性选择。实证结果显示:农民工就地市民化意愿受到农民工创业能力、创业环境与社会网络的显著影响,且农民工返乡创业成为农民工就地市民化的现实选择。因此,农民工市民化的推进应根据不同的群体特征进行分类引导,采取不同的市民化模式。在引导农民工在大城市实现"异地市民化"的同时,积极引导一部分农民工"进城打工学习—积累创业资本—返乡创业实践"模式,加快职业上"去体力化"和身份上"去农民工化"进程,从而顺利实现"就地市民化"。
罗竖元
关键词:农民工返乡创业
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行为与就业质量被引量:22
2015年
通过对湖南、安徽与贵州省新生代农民工的实证研究,探讨择业行为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作用机制与影响程度,并考察市场化程度与劳动力类型对这一因果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择业行为对新生代农民工收入与职业满意度的影响呈现出截然不同的二元路径模式,而新生代农民工择业对就业质量的影响会因市场化程度与劳动力类型的不同而呈现出差异性。
罗竖元
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择业行为就业市场职业满意度
农民工返乡创业环境的结构优化被引量:17
2020年
实证分析发现,农民工返乡创业环境主要由服务环境、政策环境、市场环境和保护环境等4个维度构成,但现阶段其返乡创业环境现状明显地呈现出市场型创业环境的改善滞后于政策型创业环境的特征,且政策型创业环境的势利偏好容易导致扶持政策的错位。因此,优化农民工返乡创业环境要以构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和一体化公共信息平台为抓手优化返乡创业服务环境,遵循政策设计的供需匹配原则优化创业扶持的政策环境,同时坚持市场型创业环境与政策型创业环境改善并重的方针,并营造以返乡创业农民工权益维护和风险预防、补偿机制为核心的创业保护环境。
罗竖元
关键词:农民工创业环境创业意愿
返乡农民工就地市民化的结构、现状及其代际分化——基于湖南、安徽与贵州三省的实证调查被引量:2
2016年
"人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核心目标,其关键在于引导农民工实现市民化。现阶段随着农民工"二次分化"的加剧,引导农民工在大城市实现异地市民化的同时,返回当地中小城镇实现就地市民化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现实选择。返乡农民工的就地市民化由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身份认同和经济适应四个维度构成。目前农民工就地市民化程度不仅在内部结构上呈现出"文化性超前、物质性滞后"的特征,而且在外部结构上也呈现出明显的代际分化趋势。另外,新生代农民工在经济适应这一指标上低于第一代农民工,即使他们的客观收入普遍高于第一代农民工,但是与城市人比较之下产生的"发展型"相对剥夺感客观上严重地削弱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经济适应水平。只有对这些问题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才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
罗竖元
关键词:返乡农民工
流动时间与居住空间: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融入的时空制约——基于厦门市、长沙市与贵阳市的实证研究被引量:7
2013年
通过对厦门市、长沙市与贵阳市农民工随迁子女问卷调查资料的实证分析,我们得出的研究结论有:农民工随迁子女初次流动年龄对其城市融入呈倒"U"形影响;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居住时间越长,就越有机会习得"城市性",并在群体间"接触效应"中"去污名化",从而越有可能实现城市融入;大多数农民工随迁子女居住在"城中村"的这一城市居住分异的"客观事实",导致其社会认同呈"内卷化"趋势,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代际传递的"贫困文化"对其城市融入起阻碍作用。
罗竖元李浩
关键词:农民工随迁子女居住空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