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976033)

作品数:25 被引量:240H指数:11
相关作者:王宇新许莉邓会宁王世昌吴洪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电气工程
  • 11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9篇电池
  • 19篇燃料电池
  • 14篇直接甲醇
  • 14篇直接甲醇燃料...
  • 14篇甲醇燃料电池
  • 9篇质子交换
  • 9篇质子交换膜
  • 5篇电导
  • 5篇电导率
  • 4篇聚合物电解
  • 3篇导电性能
  • 3篇电解质
  • 3篇电解质膜
  • 3篇乙烯
  • 3篇乙烯醇
  • 3篇质子电导率
  • 3篇透过率
  • 3篇配合物
  • 3篇烯醇
  • 3篇醚酮

机构

  • 24篇天津大学
  • 3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作者

  • 24篇王宇新
  • 8篇许莉
  • 7篇邓会宁
  • 6篇吴洪
  • 6篇王世昌
  • 5篇王亚权
  • 5篇李磊
  • 4篇李忠芳
  • 3篇王素文
  • 3篇宋文生
  • 3篇黄绵延
  • 2篇陈华艳
  • 2篇王志涛
  • 1篇郭剑钊
  • 1篇王纪孝
  • 1篇张玉清
  • 1篇王捷

传媒

  • 4篇物理化学学报
  • 3篇高分子学报
  • 3篇膜科学与技术
  • 2篇化工学报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1篇功能高分子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拖拉机与农用...
  • 1篇有机化学
  • 1篇电源技术
  • 1篇材料导报
  • 1篇高校化学工程...
  • 1篇Chines...
  • 1篇Chines...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年份

  • 6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8篇2003
  • 5篇200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燃料电池过程的效率被引量:5
2005年
燃料电池是通过电化学过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文章分析了燃料电池过程的理想效率和实际效率,并讨论了燃料电池与热机联合过程的理想效率和实际效率。燃料电池过程的理想效率随电池工作温度而变化,但包含可逆热机的联合过程的理想效率等于在环境温度下工作的燃料电池的理想效率,与燃料电池工作温度无关。燃料电池的效率不但取决于反应物的种类,还取决于其相态。实际电池效率因极化现象和实际电流低于反应物消耗产生的期望电流而低于理想效率。
邓会宁王宇新
关键词:燃料电池
Meso-5,10,15,20-四(对羟基苯基)卟啉及其配合物的新合成方法被引量:29
2003年
利用混合溶剂法 ,直接用对羟基苯甲醛与吡咯反应合成了meso 5 ,1 0 ,1 5 ,2 0 四 (对羟基苯基 )卟啉 ,探讨了混合溶剂的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其最佳工艺条件为 :混合溶剂配比 (VV)丙酸 :乙酸 :硝基苯 =2∶2∶1 ;在 1 30~ 1 40℃ ,反应时间 60min ;产率达到 39.68% .利用室温固相合成法合成了标题卟啉化合物与Fe2 +,Fe3+,Co2 +,Ni2 +,Mn2 +,Cu2 +等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 ,产率为 87.0 2 %~ 89.64% .利用元素分析 ,UV Vis,IR ,1 HNMR ,对卟啉化合物及其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利用TG DTA研究了它们的热稳定性 .
李忠芳王宇新王亚权
关键词:配合物混合溶剂法对羟基苯甲醛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阻醇质子导电聚乙烯醇-聚苯乙烯磺酸共混膜被引量:9
2002年
制备了聚乙烯醇 (PVA)与聚苯乙烯磺酸 (PSSA)的共混膜 ,并研究了膜的组成、热处理温度、甲醇水溶液浓度等对膜电导率和甲醇透过率的影响。与目前普遍使用的NafionTM膜相比 ,这种由阻醇材料PVA与离子交换材料PSSA共混后形成的聚合物膜既能提高阻醇性能 ,又具有一定的电导率。一种以聚苯乙烯磺酸含量为 17%的膜 ,其电导率可达 3× 10 -3 S·cm-1,但甲醇透过率P仅为 2× 10 -8cm2 ·s-1。如果以σ/P为综合指标 ,则此膜的综合性能比NafionTM膜高约 4
吴洪王宇新王世昌
关键词:甲醇燃料电池聚合物电解质膜甲醇透过率聚乙烯醇共混膜
聚乙烯醇膜的阻醇及导电性能研究(Ⅰ)热处理聚乙烯醇膜被引量:10
2003年
直接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 DMFC)中甲醇的穿透问题是阻碍其发展的瓶颈。为提高膜的阻醇性能 ,采用在渗透蒸发领域广泛使用且具有良好分离效果的聚乙烯醇 ( PVA)为原料 ,制备了热处理PVA膜 ,对其阻醇及质子导电能力进行了研究。PVA膜的阻醇效果较目前在 DMFC中广泛使用的Nafion全氟磺酸膜有明显提高 ,但其自身不具有质子导电能力 ,需外加电解质溶液以提高其电导率。
吴洪王宇新王世昌
关键词:聚乙烯醇膜导电性能阻醇性能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用新型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04年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以其高效、清洁、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等诸多优点正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目前,质子交换膜是制约PEMFC技术应用的一个主要问题.为此,开发性能良好、成本经济的新型质子交换膜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在新型质子交换膜(包括全氟磺酸膜、部分含氟磺酸膜、非氟质子交换膜)方面的研究进展.
李磊宋文生王宇新
关键词: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电能机械强度透过率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中的膜性能比较被引量:8
2004年
制备了磺化聚醚醚酮(SPEEK)和磺化酚酞型聚醚砜(SPES-C)两种质子交换膜,考察了其质子导电和阻醇性能.实验发现,两种新型质子交换膜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和质子电导率,尤其在高温下两种新膜的质子电导率与Nafion膜接近.两种新膜的甲醇透过系数要比Nafion膜的低1~2个数量级.分别以两种新型膜和Nafion115膜为电解质制备了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膜电极,讨论了膜材料的性能对直接甲醇燃料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膜材料的阻醇性越好,电池的开路电压越高;膜的电导率越高,在较高电流密度区域内电池的性能越好.
邓会宁李磊许莉王宇新
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质子交换膜质子电导率
DMFC用PES/SPEEK共混阻醇质子交换膜被引量:17
2007年
将磺化聚醚醚酮(SPEEK,磺化度DS为68.3%)和聚醚砜(PES)两种聚合物共混制得PES/SPEEK共混膜.DSC研究表明两种聚合物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因而共混膜均匀致密,未发生大尺度相分离.PES的混入能有效降低膜的溶胀度及甲醇透过系数.纯SPEEK膜40℃时在1mol·L-1甲醇水溶液中溶胀度达到160%,45℃时就完全溶解,而含30%(w)PES的共混膜在80℃时的溶胀度仅有15%.室温下含20%-30%(w)PES的共混膜的甲醇透过系数为1×10-7cm2·s-1左右,比Nafion115膜的透过系数小一个数量级.尽管80℃下30%(w)PES/SPEEK共混膜的电导率与Nafion115膜相当,但由于共混膜的厚度比Nafion115膜小1/3左右,膜电阻较小,因而其电池性能比Nafion115膜的好.
黄绵延陈华艳郭剑钊王志涛许莉王宇新
关键词: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磺化聚醚醚酮共混膜
磷钨酸/磺化聚醚醚酮质子导电复合膜被引量:27
2004年
A novel inorganic-organic composite membrane based on sulfonated polyether ether ketone(SPEEK) with embedded phosphotungstic acid(PWA) for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s(DMFC) was prepared. IR spectra results indicate that PWA was kept in SPEEK matrix as the Keggin structure. From SEM micrograph, it could be found that the solid PWA were well mixed with SPEEK matrix and showed no agglomeration in the membrane. Proton conductivity of the PWA/SPEEK composite membran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pure SPEEK membrane, and is similar or superior to that of Nafion ○R 115 membrane in the temperature range 80—110 ℃. Methanol permeability of the PWA/SPEEK membrane was considerably smaller than that of Nafion ○R 115 membrane. Because of its high conductivity and low methanol permeability, the PWA/SPEEK membrane seems to be an excellent candidate for DMFC applications.
李磊许莉王宇新
关键词:燃料电池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三羧基丁烷膦酸锆/磺化杂萘联苯聚醚酮复合质子交换膜被引量:2
2007年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perty of sulfonated poly(pathalazinone ether ketone)(SPPEK)membrane of high sulfonation degree,proton conductor zirconium tricarboxybutylphosphonate[Zr(PBTC)]was used and incorporated into SPPEK to prepare Zr(PBTC)/SPPEK composite membranes for direct methanol fuel cell(DMFC).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dditive could reduce the water swelling and methanol permeability of membranes efficiently without sacrificing its conductivity.DMFC single cell performance demonstrated that the 30%(mass)Zr(PBTC)/SPPEK composite membrane was better than the pristine SPPEK membrane for its reduced swelling and consequently improved dimensional stability.
黄绵延王志涛许莉王亚权王宇新
关键词:复合膜直接甲醇燃料电池
过渡金属离子为模板的卟啉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研究被引量:13
2003年
系统研究了以过渡金属离子为模板的卟啉配合物的合成方法,探讨了金属离子加入的时间、加入方式,溶剂各组分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得到最佳工艺参数:金属盐的加入最好在加入芳香醛和吡咯10~15min后,反应混合液的温度降到90℃以下,加入醋酸盐;混合溶剂配比为(2~5)∶(1~4)∶1;反应温度为120~145℃;反应时间为40~80min。并且利用该方法合成了34种金属卟啉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UV-Vis,IR,1HNMR对金属卟啉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TG-DTA研究了它们的热稳定性,利用EPR研究了它们的顺磁性。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产物易于分离、提纯,产率由原来两步合成法的10%~25%提高到35.1%~48%。
李忠芳王素文王纪孝王亚权王宇新
关键词:过渡金属离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