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1YJA630176)

作品数:11 被引量:65H指数:4
相关作者:杨上广王春兰吴柏均刘淋查波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6篇社会学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城市
  • 3篇人口
  • 3篇大城市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空间结构
  • 2篇长三角
  • 2篇长三角区域
  • 1篇中国区域发展
  • 1篇人口调控
  • 1篇人口分布
  • 1篇人口空间
  • 1篇人口迁移
  • 1篇人口再分布
  • 1篇人口增长
  • 1篇人口总量
  • 1篇上海人口
  • 1篇实证
  • 1篇实证分析
  • 1篇碳排放
  • 1篇中心城

机构

  • 10篇华东理工大学
  • 5篇上海市人口与...
  • 4篇华东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杨上广
  • 8篇王春兰
  • 2篇吴柏均
  • 1篇查波
  • 1篇杨昊
  • 1篇刘淋

传媒

  • 3篇学习与实践
  • 3篇城市观察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社会科学
  • 1篇城市规划
  • 1篇中国名城

年份

  • 4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城市外来人口分布态势的分析与启示——以上海为例被引量:4
2013年
随着都市区这类新型城市化空间形态的发展,对大城市外来人口问题的研究不应仅仅停留在总量变动的探讨和空间无差别化的政策设计。近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海外来人口分布正扩散到全市的各个区域,呈"面状侵入"的发展态势,其中远郊区外来人口增长最为突出。外来人口与上海市户籍人口居住空间的交叉、重叠、渗透将普遍出现在全市各个环带。外来人口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结构特征在都市区内部均呈现比较明显的环带差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大型居住区规划建设等对外来人口分布变动产生较大影响。二元城市管理模式下,外来人口公共管理与服务的压力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为此应设计一套具有空间响应性的公共管理与服务机制。上海各类属性外来人口的空间分布也呈现明显的环带差异特征,这些都是将来精细化政策设计的现实依据。
王春兰查波
关键词:外来人口
上海家庭总碳排放空间格局与影响因素研究
2015年
低碳城市正成为我国大城市绿色发展转型的治理策略之一。从家庭总碳排放(生活碳排放和出行碳排放)的视角,利用1054份上海家庭碳排放调查样本问卷,探讨上海家庭总碳排放的空间格局、影响因素及低碳治理策略。研究表明,上海家庭总碳排放呈现如下规律:生活碳排放空间差异不明显、出行碳排放有较大差异、家庭碳排放呈倒"U"型空间格局、家庭碳排放全局相关性不强、家庭碳排放存在局部自相关、家庭碳排放存在冷热点。计量分析显示,住房类型、是否有汽车等因素,是影响上海家庭碳排放的主要因素;典型片区分析显示,居住区位公共资源配置状况深刻影响家庭碳排放。从家庭低碳减排视角研究发现,上海低碳城市建设应在空间上合理地配置医疗、教育、轨道交通等公共资源,从而降低上海家庭出行碳排放和总碳排放。
杨上广王春兰刘淋
关键词:影响因素
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演化研究
2013年
本文从规模、结构、效益、基础设施、城镇化水平、居民消费水平等方面,选取了21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和层次聚类法,通过1990年、2000年、2010年等时段数据的比较分析,探讨在全球化"时空压缩"背景下长三角中心城市的演化特点和演化规律。研究发现,长三角16个中心城市呈现出城市规模、发展水平和空间结构不断演化特点,并且由于资源、环境、区位、基础、历史以及经济发展模式等原因,呈现出演化差异。在区域发展进程中,中心城市应该优先发展。
杨上广吴柏均
关键词:空间结构
上海家庭出行碳排放基本特征、空间模式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2
2014年
伴随着人口、私家车等不断增长,中国大城市家庭出行碳排放在逐年增长,因此,如何降低出行碳排放成为低碳城市建设一项重要议题。本论文利用1 054份上海家庭碳排放的问卷调查结果,结合上海人口普查、经济普查等相关经济社会数据,分析了上海家庭出行的行为模式、家庭碳排放的基本特征、空间模式和影响因素等相关问题。研究发现,上海家庭出行模式呈现居住区位、住房类型和收入水平等差异。上海家庭通勤时间和通勤距离呈现倒"U"型曲线,即从市中心向外,呈现由低到高再低的格局。上海家庭出行碳排放呈现出类似出行模式的倒"U"型曲线,中心城区和远郊区为低碳区,高碳区呈环状分布于近郊区。家庭出行碳排放呈现高值聚集现象。家庭出行碳排放冷点区域十分显著,呈环状出现在中环线附近;热点区域主要位于浦东新区,同时嘉定安亭片区出现几个零散的热点。从计量模型中可知,上海市家庭出行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是否有汽车和住房的形式。调查显示,等车时间过长、换乘不方便、速度太慢、拥挤、价格不合理和车站距离太远是不少居民不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原因。当前,上海居住开始郊区化,但就业、医疗、教育等资源仍然集中于中心城区,造成了资源配置与居住空间的不匹配,形成了高的出行时间和距离以及出行的高碳排放。未来上海市应重点疏解核心、边缘城区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在新城高标准配置优质公共资源,形成多中心、多节点的空间模式;应鼓励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快速轨道交通等低碳交通体系;在完善市内轨道交通的同时,应加大中心城区轨道交通向郊区延伸;应加强地铁站点与公共汽车的顺畅换乘,等等。
杨上广王春兰刘淋
关键词:影响因素
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及管理转型响应研究——基于上海的实证分析被引量:4
2012年
城市人口空间结构的演变,为新型城市人口管理与公共服务提出新的挑战。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上海多中心城市结构显露出来,各类属性人口的空间分布也呈现较为清晰的城郊差异特征。城市空间规划失灵背景下城市管理服务转型问题突出,城市新二元社会背景下空间无差别化政策设计存在缺陷,管理服务存在空间错位以及供需不匹配。新型的人口管理不仅需要考虑人口的总量特征和结构特征,人口空间分布的"演变态势"与"空间差异"也应成为城市人口科学管理必须加以考虑的基本要素。应构建集中管理与分散治理相结合的公共管理新框架,建立城郊一体化公共管理与服务体系,建立人口空间响应性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王春兰杨上广
关键词:人口空间管理转型
中国区域发展与人口再分布新态势被引量:9
2014年
基于人口普查和流动人口调查等数据,探讨中国区域人口再分布新动态。随着中国进入新一轮区域协调发展阶段,在诸多因素影响下,中国区域人口再分布出现了人口由"东南沿海单向集中"转向"多向集中"、人口迁移的地理临近效应弱化、中西部地区劳动力吸纳效应显现、大城市对外来人口的"粘性作用"尚存等特征。新形势下东部地区大城市人口调控工作要以"调"代"控",重在调整人口结构,使之适应新一轮服务型经济发展的需求。中西部地区重点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协调关系,防止"隐形城镇化"等问题。
王春兰杨上广
关键词:人口再分布
长三角区域空间结构演化与治理研究--基于区县空间尺度的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本文探讨在融入全球经济—城市体系进程中,在全球化与本土化双重作用下,长三角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格局、演化规律和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空间结构演化既有延续性,又有差异性和演化性,长三角空间结构将呈现"核心—外围"结构明显、空间一体化加强等演化趋势。在制定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相应政策时,应该考虑经济发展的空间演化规律,建立以县级城市为核心的城乡一体空间结构是区域微观治理的一种策略选择。
杨昊杨上广吴柏均
关键词:空间结构长三角
上海产业发展与人口增长的联动效应及其对人口调控政策的启示被引量:6
2015年
近年由于特殊的政策因素,特大城市常住人口增长与人口调控再次引起各界关注和争议。以上海为例,研究基于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的客观分析,以及典型产业区人口劳动力动态调研,发现伴随产业发展而形成的人口劳动力集聚效应已经进入相对下滑阶段,"以业控人"为主导的特大城市人口调控政策目标与实际效果也有可能背道而驰。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适时转换人口调控思路,加快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制度建设,完善现居住地人口配套服务机制。
王春兰杨上广
关键词:产业转型人口调控
上海市参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考与策略选择被引量:1
2015年
本文以上海为例,在对上海参与西部开发十多年来的做法和成效回顾基础上,探讨新形势下上海参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应该注意的基本原则、几个关系、战略选择与策略选择等相关问题。研究表明,根据西部不同地区的基础和情况,上海在参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时,上海应在以互利双赢为前提,选择非均衡协调合作战略。上海参与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基本原则应坚持对口支援与共同合作相结合等基本原则、应理顺"对口支援"和"区域合作"等关系。在策略选择应注重重点经济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地区和对口支援地区不同区域的工作策略。
吴文杨昊杨上广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上海人口郊区化与新城发展动态分析被引量:26
2015年
跟踪研究2000-2010年期间上海人口郊区化态势,以及嘉定、松江、青浦、南桥、临港等5个郊区新城的人口集聚状况,发现上海人口分布变动模式既有延续性也有新变化。具体而言,单中心扩张的基本模式仍未被打破,但城、郊人口密度差异明显缩小,多中心城市结构初露端倪;外来人口郊区化仍然比户籍人口郊区化走得更快、更远,但随着核心城服务业发展,外来人口重新集聚,使得外来人口分布出现"环间塌陷"现象;规划重点发展的新城人口增长势头仍不突出,以城区为核心的多层次、组团式、紧凑式的合理城市空间体系还有待发展完善。
王春兰杨上广
关键词:人口分布郊区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