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Y2110448)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相关作者:吴永平张宁陈维善陈帅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宁波市镇海区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熏洗
  • 1篇修复骨缺损
  • 1篇血浆
  • 1篇血小板
  • 1篇熏洗方
  • 1篇亚群
  • 1篇药方
  • 1篇医院感染
  • 1篇痔术后
  • 1篇痔术后并发症
  • 1篇入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并发
  • 1篇术后并发症
  • 1篇水肿
  • 1篇排尿
  • 1篇排尿障碍
  • 1篇缺损
  • 1篇中药
  • 1篇中药方

机构

  • 2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宁波市镇海区...

作者

  • 2篇吴永平
  • 1篇陈帅
  • 1篇陈维善
  • 1篇张宁

传媒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国骨伤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复创熏洗方不同熏洗浓度对混合痔术后并发症治疗效果的影响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探讨复创熏洗方不同熏洗浓度治疗混合痔术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接受混合痔外剥内扎术的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将12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各32例。A组:复创熏洗方125 m L加水2 000 m L;B组复创熏洗方125 m L加水3 000 m L;C组复创熏洗方125 m L加水4 000 m L;对照组采用清水2 000 m L熏洗10 min;统计4组疗效,于术后第1、3、7、10天对所有受试者疼痛、水肿、排尿障碍等指标进行评分。结果:各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3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B组疗效最佳(P<0.05);各组间术后3、7、10 d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0 d A组、B组、C组3组缓解疼痛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B组效果最佳(P<0.05);各组间术后3、7、10 d水肿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0 d A组、B组、C组3组缓解水肿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B组效果最佳(P<0.05);各组间术后3、7、10 d排尿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0 d A组、B组、C组3组缓解排尿障碍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B组效果最佳(P<0.05)。结论:采用中等浓度(4%)的中药熏洗对混合痔术后疼痛、水肿、排尿障碍进行施治,可提高临床疗效,有效缓解术后疼痛、水肿、排尿障碍。
肖小珠
关键词:混合痔水肿排尿障碍
富血小板血浆修复骨缺损的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2年
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是含有高浓度血小板的血浆,其中含丰富的生长因子,广泛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骨科,用于骨组织、软骨组织和软组织的修复,其中生长因子对骨修复的多个阶段和多个方面都起作用,以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作用最为显著,机制研究也较为透彻。
陈帅张宁陈维善吴永平
关键词:血小板血浆
自拟中药方熏洗联合踝关节双入路治疗老年Pilon骨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对老年Pilon骨折采用踝关节前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治疗并配合自拟中药方熏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46例老年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踝关节前内侧入路联合后外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进行自拟中药方熏洗,对照组仅予相同手术治疗。并随访6~24个月,对临床疗效、复位情况和并发症情况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良率90.47%,高于对照组的72.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解剖复位率90.47%,高于对照组的6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近期并发症率14.29%,远期(术后12个月)并发症率19.05%,高于对照组的32.00%和5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熏洗联合踝关节双入路治疗老年Pilon骨折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重建。
陈茂西
关键词:PILON骨折后外侧入路
骨科医院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变化在骨科医院感染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50例骨科医院感染患者作为感染组,另选取同期在医院进行治疗的50例骨科非感染患者作为非感染组,分析骨科医院感染患者病原菌种类及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情况和细胞因子变化情况。结果 50例骨科医院感染患者共检出病原菌4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8株占57.14%,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20株占40.82%,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真菌1株占2.04%。感染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55.28±3.35)%、CD4^+(34.01±6.32)%、CD4^+/CD8^+(1.52±0.21)水平较非感染组CD3^+(60.21±2.03)%、CD4^+(40.18±7.05)%、CD4^+/CD8^+(1.74±0.25)均明显降低(P<0.05);感染组细胞因子IL-4(2.40±0.23)%、IL-6(3.11±0.35)%较非感染组(2.12±0.27)%、(2.64±0.30)%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CD8^+,IL-17,IFN-γ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科医院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CD3^+和CD4^+水平,细胞因子IL-4、IL-6、IL-17和IFN-γ水平的监测,对患者术后感染情况的评估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王炜陈石玉罗建光戚春潮汪玮徐大波吴永平
关键词:骨科医院感染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